面对以上担忧时,准妈妈往往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身边能够有家人的陪伴。此时需要家人关心体贴准妈妈,协助准妈妈适度饮水、适当进食、擦汗、如厕等,并主动与准妈妈交谈,分散她对阵痛的注意力。无论准妈妈的情绪状态是恐惧,焦虑,还是烦躁易怒,都要温柔的进行鼓励,给予生理上、心理上、情感上的支持。
准爸爸们这时还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不能受到准妈妈的情绪影响,做出一些失去判断力的行为。一旦产程进展不顺利,更需要准爸爸静下心来,与医生进行充分交流沟通,制定最安全的分娩方案。此时切忌盲目激动,互相指责,或是妨碍医生进行正常的医疗活动。
分娩对大多数产妇来说,既有冒险的感觉,令人兴奋,但又不能确定在分娩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因而给她们带来更多的不安和惊慌,感觉犹如身处在悬崖边。尤其是初产妇,由于缺乏分娩的经验,加之周围亲朋好友对分娩疼痛的夸大,使她们对分娩更充满了恐惧。
这个时候,准妈妈会对家人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希望他们一直陪伴在身边,一旦家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暂时离开,准妈妈容易发生情绪波动,对身处陌生的生产环境感到孤独无助;而医护人员的语言则对准妈妈有明显的暗示作用。亲切良好的语言使准妈妈精神振奋,消极的语言则导致心情烦躁,产痛加重。此时准妈妈要进行适当的自我调整,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告知医护人员真实的想法,通过与医护人员的交谈,适当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
所以,在产程中,准爸爸们要做到如下几点:
耐心倾听准妈妈的抱怨、唠叨。
了解准妈妈对分娩的态度、心情和情绪变化。
尽可能鼓励产妇多走动,促使胎头下降,缩短产程。
看护产妇喝水、进食、及时排尿。
不断给予产妇表扬和鼓励。
帮助产妇经常变换体位,站、蹲、走,避免平卧位。
指导产妇做深呼吸,使她的精神安定、放松。
跟医生多交流,并随时告知产妇产程的进展及胎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