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足月到分娩时,胎儿不能顺利娩出,就称为“难产”。现代医学论述难产有产力异常,产道异常,始儿、胎位异常等原因是一致的。所谓产力是指促使胎儿自宫内娩出的一种动力,包括了宫收缩力及腹压两方面的力量。其中以子宫收缩力为主。正常子宫收缩有一定的节律性、强度和频率,如果产道及胎儿、股位均正常,仅子宫收缩失去其节律性或强度,频率有所改变,影响产程进展而致难产者,为产力异常。产力异常,可分为子宫收缩乏力、收缩不协调和收缩过强三种。另外,腹压乏力,亦可使产程延长。
难产与顺产,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互相转化的。例如有的产妇虽然骨盆狭小,胎儿中等个,但子宫收缩力强,在医护人员的紧密监护下,也可能顺利分娩。反之,有的孕妇虽然骨盆大小正常,但胎儿过大,或是虽然骨盆、胎儿都在正常范围,但临产前休息或睡眠不好、产程时间长、产妇疲劳无力,有时也能造成难产。所以难产是受三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特别是在分娩过程中难产和顺产是常有变化的。
避免难产关键在于以下两方面:
1.定期做产前检查,一旦确诊妊娠就应进行产前检查。医务人员在做产前检查时,不仅要查胎位,还要注意检查产道是否异常,如发现骨盆狭窄,应该及早确定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胎位不正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要由医务人员帮助。
2.临产入院后,产妇要注意适当的休息和饮食,心理上不要过分紧张和恐惧;医护人员则要仔细观察产程时的情况,正确判断,及时处理。另外,正确处理难产,有赖于医护人员的经验,决不能在产程过程中轻易用催生针,特别是肌肉注射催产素一类的催生针,在胎儿娩出前是绝对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