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臭椿生理生态学特性及在混交造林中的应用
11307400000007

第7章 造林技术

臭椿适应性强,除重盐碱地和低湿地外,均可选作造林地。臭椿的造林方式分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两种。在立地条件一般的情况下,多采用植苗造林,春秋两季均进行,在干旱多风地区多采用截干造林;立地条件较好的阴坡或半阴坡也可直播造林,多在春、雨、秋三季进行。

(一)植苗造林

臭椿多以春季植苗造林,根据造林目的,选择不同规格的移植苗(胸径3~10cm),提前整好地。西北地区多用截干造林,干高2.5m左右,栽植深度以超过根茎2~3cm为宜。北方地区也可于10月下旬后秋季截干栽植,栽后立刻灌冬水。生产中提倡植苗造林方式。臭椿喜光,选林密度不宜过大,可根据林种、立地条件确定。

(二)直播造林

在春季、雨季进行直播造林。选择土壤湿润、土层深厚的造林地,开沟播种,沟宽5~6cm,深3cm。

(三)绿地种植

在城市绿化中,臭椿可采用孤植、丛植、行列种植等配置方式。

单株栽植:臭椿具有通直高大的树干,伞形成半球状的树冠,光滑的树皮,具有独特的观赏特点。单株栽植既可观赏个体美,又可起到遮阴作用。

丛植:一般2~3株对植或配置形成树丛,既可以庇荫,也可以形成优美绿地景观。

行列种植:臭椿枝叶繁茂、冠大荫浓,可在道路两侧、街道两侧成排行列栽植,配置成行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