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
11307000000098

第98章 关注孩子的心灵

一次偶然的考试失常,让重点高中学生小路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从此,焦虑、压抑、失眠缠上了他,原本很好的学习成绩也直线下滑,最后小路竟然因为觉得升学无望而拒绝再去上学。心理学家认为,小路患上的是一种叫作“学校恐惧症”的心理障碍。在青少年活跃而不稳定的青春期阶段,由于心理和生理尚未成熟,在面对压力和挫折的时候,很多孩子会出现心理障碍。目前,在该医院接治的患者中,青少年的比例已经达到40%。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卫生,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心理动荡的青春期,是亟待引起家长乃至全社会重视的问题。

14岁的阿力是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少年”,逃学、打架、泡吧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父母劝过他、骂过他、打过他、关过他,能用的办法都用了,伤心的母亲甚至要给他下跪,可他还是无动于衷。绝望中,父母把他送到了心理卫生医院。在对阿力的成长过程进行细致的梳理时,医生们发现,阿力小时候,父母忙于做生意,把他交给爷爷奶奶照看。后来,虽然父母把阿力接回了家,可由于长期缺乏沟通和交流,阿力与父母的感情疏远了,父母迟来的关爱已经无法消除他强烈的逆反心理。经过医生的系统心理辅导,阿力渐渐消除了对父母的敌意,不再偏激。

他说:“其实我并不想当坏孩子,只是不喜欢父母管我的方式,有时甚至想报复他们对我的忽视。现在我知道自己的方式是不对的,他们还是很爱我的。”正读高中的小云刚被送到医院时,整天几乎一言不发。她是因为与同班一名男生超出友谊的感情而引发心理障碍的。一边是渴望得到释放的萌动情愫,一边是家长和老师的严厉责骂,夹在中间的小云在极度矛盾和痛苦中,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随后,她将自己的心灵完全封闭起来,拒绝与父母和老师进行任何交流。

专家认为,由于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一旦遇到感情问题往往会特别投入和专注,难以自拔。在面对家长和学校的干涉时,有的孩子甚至采取出走、自残甚至自杀等极端的方式来反抗。在13岁到18岁这一阶段,孩子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有突飞猛进的变化,对性与情感的好奇是正常的。只要家长仔细观察、正确引导,他们一般都会平稳度过人生这一重要的转折期。

有一位家长曾经到心理卫生医院咨询这样一个问题:他的女儿微微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几乎从没让父母操过心,但是前不久因为一点小事与好朋友闹翻了。在大人的眼里,这不过是一件小事,可微微却很烦恼,吃不香睡不好,总感觉朋友们在孤立她,后来甚至别人的一个眼神都会引起她的不安,认为是在讲自己的坏话。

直到这时,家长才重视起这件小事造成的后果。这样的心理障碍其实很常见,只是程度不同。专家认为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都会特别在意朋友对自己的看法,这是因为青少年的人格还没有完全独立,因此他们特别需要得到身边小团体的承认和接受。这种归属感是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一旦感觉到被排斥和孤立,孩子心灵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和伤害。家长应该注意教孩子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医生的帮助下,小路、阿力、小云和微微都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青少年是充满生气的,但也是脆弱的。在关心青少年身体发育的时候,关注他们的心灵世界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