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
11307000000082

第82章 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学习和记忆解决的是在人脑中贮存知识的问题。经过实验、研究所创造的新知识,如果只是创造者个人进行记忆,意义就不大了。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布,让更多的人理解、记忆,进行学习,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因此,表达能力是一切人才所不可缺少的能力。表达能力分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种。要想将来有所建树,必须努力提高表达能力。

有不少孩子,在公众场合讲不好话。明明是经过准备的,一到台上,脱离稿纸,就讲得结结巴巴,词不达意。影响口头表达的原因是什么呢?表达能力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思维的敏捷和思路的清晰与否。讲话和写文章不同,不能停下来多作思考,必须一句接一句地说,这就要求思维敏捷,前后连贯,不能结结巴巴;要求思路清晰,语句具有条理性。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思维敏捷,来自于人的丰富知识。你所掌握的知识越多,讲话的时候思维就会越活跃、越敏捷,因为各种知识会使你触类旁通,左右逢源,毫无思维阻塞的感觉。思路清晰,来自于对所要讲的事物的熟悉。

第二,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与讲话者掌握的词汇量有关。很简单,话是由词组成的,掌握的词汇量大,讲起话来就可以选择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的词语,也不会出现由于选不到适当的词语而语塞结巴。

第三,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也受讲话者讲话时的心情稳定与否的影响。一般人在公众场合、大场面的情况下,容易由于担心讲不好而产生心慌,心情镇定不下来。这是由于讲得次数少的原因,只要多练习是可以慢慢克服的。

针对上述三种因素,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就明确了。首先要博览群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加自己的知识量。讲话之前做好准备,充分熟悉要讲的内容。

其次,就是多讲,在各种场合下主动地讲。课堂上踊跃发言,开小组会或班会时积极发言,哪怕给班上的同学们读读报也可以。看完电影、小说或听过新闻广播之后,主动地向同学复述电影、小说或新闻的情节内容。学校里举办的朗诵会、讲演会、讨论会等集体活动,都积极主动地参加。这样,思维就会逐渐敏捷,口齿就会逐渐伶俐,就会逐渐适应各种陌生的大场面而不心慌。其实当众发言次数最多的场合是课堂。争取课堂发言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最简单易行的办法。

常州市新闸中学初三班的小琴同学就善于利用课堂发言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她说:“每当老师的问题一提出,我的思维就活起来了。有时候为了答好题,我连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小学里学的知识都用上了,这样就训练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争取发言,就得很快作出反应,举手慢了会被别人抢了先,所以促成我养成快速思考的习惯。”

书面表达能力训练法是写文章。书面表达能力,就是写作能力。怎样提高写作能力?郭沫若有一段话:“多体验,多读书,多请教,多练习,集中注意,活用感官,尊重口语,常写日记,除此之外,别无善法。”这些确实是学写作的经验之谈。孩子在学校里学作文。那当然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了。但仅仅靠两个星期写一篇作文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因此,孩子在课外还应练习写作。练习的方法就是刚才所引的郭老的那句话。如果简单一点,可以缩成九个字:多读、多写、多改、不怕难。

多读。就是多读名家著作,多读规范的作品,找来几篇极好的文章,“依样画葫芦”。一开始写作总是这样的。这叫模仿,书法上叫临帖,绘画上叫临摹,都是一个意思,讲的也是一样的道理。有的同学也在读,但效果不大,那是因为他不会读。为了学写作去读范文,就不能从情节上、内容上去读,而应当看其是怎样的结构、如何的顺序、使用的语言等。虽不是每篇文章读后收获都很大,但总应有所得,哪怕揣摩出一点收获也是可取的。

多写。所有谈写作的文章都要说这一点。写作能力确实是在多写中练出来的。初写的时候,可能写不好,不足为怪,不要爱面子,任何会写的人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多改。多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每次写过之后都要进行修改。写而不改,写得再多,等于没写。在修改的过程中,大脑得到反馈信息,知道了这次写得好的地方是怎样写好的,写得差的地方是怎样写差的,怎样写又是要不得的。下次再写时,这次写得好的办法就可以发扬,写得不好的就设法避免重犯。要不怕丑,敢于把自己写的文章给别人看,让人家挑毛病;要敢于删改,哪怕全部推翻都可以。

当然,修改也有方法。不要一边写一边改,写完之后再改;不要刚写完就改,放上三五天之后再改;改的时候,要先从全局着眼,从整个文章的主题、材料、结构上看,要核对引文,然后再在语言文字上斟酌。

最后是不怕难。就是说不要急于求成。写作能力的提高不能速成。因为懂得了写作知识,并不等于你会写作,因此要不怕困难,勤奋练习,逐步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