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
11307000000029

第29章 误区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

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孩子之间为何有那么多的冲突?为何父子之间变得那样不好理解和沟通?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不少的父母往往想将自己往昔失去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孩子来补偿、实现,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强行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学习。父母越是不得志,对孩子的期望值就越高;父母越是壮志未酬,越是希望在孩子身上得到补偿,老想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让孩子去实现。

的确,鉴于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原因,我们有不少家长失去的东西很多。例如,有的家长期望值并不高、但是就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实现不了;有的家长本有很高的天赋,但是社会环境突然发生变化,自己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有的家长本有某方面的潜能,但是由于缺乏懂行人的指点和培养,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最后只能是以遗憾告终……于是,在这类家长的潜意识里,就深深地烙上了一个不容易解开的“结”,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来实现自己在青少年时代没有实现的期望。家长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一定非要让自己的孩子来实现。孩子能否实现自己的愿望,还要看孩子的条件和素质。

如果孩子的兴趣、爱好与父母的期望一致当然最好。但是,如果子女的兴趣爱好和想法不符合父母的愿望,那么,作为家长怎么办?是强迫孩子,还是应该努力为孩子创造一块自由驰骋的天地,让他们在自己所喜爱的领域里充分发挥才能?答案自然是后者。家长决不能越俎代庖,强人就己。那样,不仅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还会使孩子的智慧幼芽刚一出土就遭到损伤。

作为家长,对往昔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各种遗憾,还是应该理性地对待:一是不要凭一时的冲动,更不能强迫自己的孩子接受;二是即使发现孩子有可能实现自己以往没有实现的遗憾,也要选择一条比较科学的合理的方法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望和兴趣。

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让孩子能充分地发展,而不是被别人设计好的框子限制住。不然,他们也会同你们自己一样,在补偿父母遗憾的同时,也就留下了自己的遗憾。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权利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和前途。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让孩子能充分地发展,而不是被别人设计好的框子限制住。不然,他们也会同你们自己一样,在补偿父母遗憾的同时,也就留下了自己的遗憾,而他们的遗憾又由谁来补偿呢?

因此,为人父母者,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些。从精神上给孩子关爱和关心,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愿望成才,而不要一味地强行让孩子按照父母设计的轨道生活。企图将孩子童年倾注在父母精心设计的成才模具里,驯化为另一个自己的想法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