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
11307000000103

第103章 让孩子的身心健康

处于花季的孩子应该充满欢笑与喜悦,但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心理压力过早地降临到他们的身上。他们要面对过重的学业负担、升学的巨大压力,以至于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各种心理偏差或疾病的发生。但许多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认为孩子身体强壮没有什么疾病就是健康,即便学习上出现什么问题也与身体状况无关。其实,孩子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只有同时具备了健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才能称得上是健康。所以,即便孩子看上去身强体壮,如果连续6个月以上出现下列情况,家长则要及时为孩子进行心理咨询:

一是虽然智力正常,但存在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行为异常(如说谎、逃学、小偷小摸)等特征,则有可能属于多动症。这种情况以男孩子居多,一般约为女孩子的4~9倍。

二是对学校过分恐惧,想方设法找各种借口逃学,甚至拒绝上学,有的则在上学前或上学时出现心慌、头痛、腹痛、呕吐、尿频等症状。一般多见于7~12岁的孩子。

三是每天排尿次数明显多于同龄的正常孩子,但排尿总量不增加,尿常规检查也没有什么病症,多属于神经性尿频。这种症状多发生于5岁左右的幼童。

四是对某种特定情境下的人物、动物和事物(如小动物、某个人、某类事情等)产生强烈的恐惧或紧张感,即便是安抚、劝慰、引导也不能消除这种情绪,有时虽然心中知道不必害怕,但一到特定的情境中又情不自禁,难以控制自身的害怕情绪,这是“孩子恐惧症”的一些表现。

五是较长时间内出现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动作迟缓等,同时还存在睡眠障碍、学习成绩下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和身体不适等症状。这是孩子忧郁症的表现,多见于10~14岁的孩子,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疏导,程度会不断加重,个别年龄较大的孩子在某种诱因下还会出现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

孩子的许多心理问题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父母经常争吵、父母离异、父母一方有恶习、家庭经济困难等。孩子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该如何进行?

1.家长要了解有关青少年心理学方面的常识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其心理特征是不同的,其认知发展规律也是不同的。初中阶段的孩子正是处在由孩子期向少年期过渡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是孩子心理发展大变化的转折期,在整个心理发展上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高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年初期,是人生道路上最宝贵,最充满生机具有向上发展趋势的时期。青少年尤其是高中生,已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追求。

家长如能针对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就会避免与孩子发生冲突。特别是处在初中年龄阶段的孩子,独立的意识特别强,自以为他们什么都明白了,可事实上不完全是他们所想的那样,又听不进去家长的劝告,在此情形下,家长如果采取过激的行为,只能是把孩子推得离自己越来越远。于是发出孩子越大越难管的感慨。

其实,家长本身的想法就是错误的。只意识到孩子大了,而没有意识到自己管理教育孩子的办法也应该变一变。于是与孩子发生冲突,甚至对立也在所难免。因此作为家长了解有关中学生成长的心理特征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不光关系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

2.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也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话一点也不错。自孩子出生,与之关系最密切的便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在孩子时期孩子最崇拜的是自己的父母。我们不常听见大人叫孩子吃饭,小孩子便说:“我多多吃饭,将来能长得像我爸爸一样高。”

在孩子的眼里,爸爸是最高的。因此家长对家庭、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无一不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很难想象一个心理异常,或心理不健康的家长能教出一个人格优秀的孩子。所以说,家长要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当批评孩子有某方面缺点的时候,先想想自己有没有。如果有首先从自己改正,这或许比训斥孩子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3.发扬民主作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最苦恼的是自己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其实问题的出现也不是一天形成的。我们先听听孩子怎么说:“我不爱同父母说什么,因为无论我说什么,他们一定反对,甚至会借此教训我一顿。”

原因是很清楚的了。父母在家庭的作风是不能聆听孩子的意见,甚至断然否定孩子的意见。即就是孩子的意见不正确,处理方法也过于简单了。家长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忘记了孩子也是有独立个性的人,他也有被尊重、被理解的心理需求。

因此,在现代社会,不光是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就是在处理家务事情的时候,有意识的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他们作为家庭成员的权利。这样就营造了一种民主的家庭氛围。这不仅为以后处理孩子的问题打好了基础,也使孩子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去聆听别人的意见,不会成为固执己见的人,或毫无主见的人。

4.家庭成员教育孩子意见不一致,是家庭教育中的大忌

孩子犯错误,往往是爸爸在批评的时候,妈妈护着;或者是妈妈在批评的时候,爸爸护着;或是父母在批评的时候,爷爷奶奶护着。这样不仅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反而使孩子有机可乘。因此当孩子真的犯错误的时候,家庭成员教育孩子的意见要一致。即使意见不一致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争论,或直接当着孩子的面否定对方的意见。这不仅使孩子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会愈演愈烈。

5.教育的方式要适当

自古以来,宠子必骄,骄子必败。所以溺爱是家庭教育中的大敌。特别是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容易滑入溺爱的泥潭。关键的问题是道理大家都明白,可真正做得过程中大家就都忘记了。这是特别要注意的。还有一类家长,对孩子又特别的严厉。

比如孩子在外面同别人打架了,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先打自己孩子一顿。自以为自己绝不宽容孩子的过错,孰不知,过犹不及,这样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么使孩子唯唯诺诺,不会据理力争,以保护自己,要么使孩子撒谎为自己辩解。以上两种作法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作法应该是既正确的处理了孩子的问题,又让孩子学会了如何处理问题。

6.注重个性化教育

人常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都要求老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因此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要注重个性化。自己的孩子绝不同于别人的孩子。不要只看到别人孩子的优点,而只看到自己孩子的缺点。家长与子女接触最多,根据平时的观察,可以更多的发现孩子在成长中的不同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家长应采取积极认同和理解的方法,而非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更好地把精力用于学业。

7.随时注意观察,及时与孩子沟通

家长在忙自己的工作时,也别忘记了自己的孩子。要做一个细心人,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随时注意观察,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比如高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早恋,细心的家长应该从孩子的言行装扮中发现,及时采取谈话的方式,真诚地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而绝不是围追堵截。同时也可以同老师联系共同采取合适的方法,帮助孩子走出这一片沼泽地。

总之,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家长不但应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丰富知识的人,还应该使孩子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的健康或许比拥有丰富的知识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