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会说话的女人惹人爱全集
11304300000019

第19章 诗词,让语言更有意境

中国人是一个爱诗、爱词的民族。古往今来,多少大诗人、大词人为我们留下了无数传颂不衰的瑰丽诗篇。

诗歌的语言简单,但意境却深远,很多时候,当你潜心去读那些美丽的句子时,你会被那些句子里每个字的灵气所感动,那一句句美丽的句子像一幅美丽的图案,显现在你的眼前,让你不由自主地走进去,你会随着它向前,向前。它又像一声声绝妙的悠悠笛声从竹林掩映的乡村间小路飘来,吸引你去寻觅、寻觅……它更像潺潺的流水,叮咚!叮咚!敲击着你的心,你真的不能自拔了,会去一遍遍体味这些句子的神韵,咀嚼句子里的每个跳动的字……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读一首首诗词,不正是欣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使人仿佛置身于“风掣红旗冻不翻”的冰天雪地塞外高原;“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不禁为作者的豪迈气概与博大胸怀而“竞折腰”!“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我们仿佛闻到了那卓尔不群令人起敬的一股沁人清香……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写尽了孤独;“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充满了伤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展现了洒脱与快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透露着生命的豪气……

诗词是感情火山的爆发。鲁迅指出,“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诗人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我国诗词中,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字字如血句句含泪,感人至深。欣赏诗歌当从感情入手,写作更须“发诸真情”。诗人韩瀚以“带血”的语句,歌颂与政治强权抗争的女性张志新,批判那个扭曲的年代扭曲的人格:“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使所有的苟活者,失去了——重量。”慷慨悲凉,震撼心灵,如岳飞《满江红》,“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读读诗词,更会懂得真情才有真语。

常常觉得腹中空空而开口无言吗?那就读一读诗词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原来,平常事物,也可信手拈来,皆成妙章。“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将豪迈胸怀,化为鲜明形象,的确感人肺腑铿锵有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初唐豪情壮志,岂不使你回肠荡气心灵为之震撼,感受深刻而汩汩涌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岂不引起你的柔情万种思绪千般,岂不催你提笔写下绵绵惆怅切切心语?

女孩喜欢诗词,大抵是因为那些句子里描写的一种意象,简单轻盈,朦胧婉约,品之如饮香茗,耐人回味。加之视角的新颖与跳跃的节奏感,让诗词如多彩的画卷,亦如律动的舞蹈,诱惑着人的心扉。

喜欢是基础,妙用活用才是更高的境界。近代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当中用了三句诗词来表达三种意境,从而说明成大事者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为“无言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为“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种境界,三句诗词,这是多么简练的概括。仅仅用了三句便将创业时的无人理解,创业中的劳苦,创业成功的喜悦写了出来。而且不仅仅于此,其实不论是在创业,还是做学问,还是其他的,都可以用这来形容。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

谈话中如果能妙用诗词,你的语言就不会再干巴枯燥。送别时,吟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失败时,吟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奋斗中,吟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功时,吟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既富有形象性,又充满感染力。不需要多说,你的情意已圆满传达。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那些脍炙人口的词作,精美绝伦,但凡稍通文墨的中国人,没有不喜欢唐诗宋词的。女孩经常细细地品读诗词,透过那些篇章,你会看到那条铺满鲜花的田园小径,看到那座照亮旅途的航海之灯,看到那扇瞩望环宇的心灵之窗。

会说话的秘密

轻吟浅唱,徜徉在这诗意的生活里,既能静静地感悟着生命之美,又能使话语精彩绝伦、熠熠生辉,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