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长如何做孩子才会学
11303100000069

第69章 培养孩子的好品格

常常听到家长抱怨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下面的故事也许能让家长从中得到启示。

美国专家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选出50位成功人士,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实验方式是:专家分别写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小时候母亲对自己的影响。

不久,专家便收到了不同的回信,其中有两封回信给专家的印象最深刻。一封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的一位服刑犯人,他们谈的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

“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最大的苹果,谁都想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漂亮,谁就可以得到它!”

“我们兄弟三人开始了比赛,为了得到最大的苹果,我尽了最大的力量去修剪,力争比弟弟做得更好,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这件事使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想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须争得第一。”

监狱的服刑者是这样写的:

“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上了那个大的,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要开口,弟弟却抢先说:‘我想要那个大的。’妈妈听了,把眼一瞪,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夸我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并把那个大苹果奖励给了我。我于是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懂得了说谎可以得到实惠。从这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被送进了监狱。”

两件小事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也反映了不同的教育方法给孩子带来的不同命运。诚实的孩子长大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撒谎的孩子却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熏陶和培养他们的良好品格。

“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品德好坏之差。”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塑造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这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动,对人类利益有多大的作用,这就要求孩子不光要有聪明智慧,还要尊重并遵守社会规范。

这些价值观、社会规范包括:诚实、勇敢、自律、忠诚、可信、谦虚、礼让、尊重他人、分享、无私、公正。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孩子们都在有意无意地接受这些价值观的熏陶。

对于孩子价值观的培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长期培养,点滴做起。

良好的品格,可以使一个人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于正道,让自己和他人同时受鼓舞和启迪;不良品格则可能把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引上歧途,让自己和他人同时陷入痛苦和沉沦。所以,培养一个好品格,对人生至关重要。

专家们提出,21世纪的人应具备如下的品格特征,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这些特征包括:

①要善于与他人相处,要有互相合作精神。乐于与人交往,乐于接纳别人,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

②能正确地认识现实,接受现实。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

③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④能够经常保持乐观、愉快的主导心境。能够微笑面对生活。无论遇到高兴的或悲伤的事情,他们都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可是,有关研究却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孩子身上有许多不良的品格特征。通常表现为不尊重长辈、任性、不合群、不容易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缺乏友爱、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粗暴、依赖性强,对困难、新的环境和陌生人表现出害怕、怯懦,喜欢听表扬,经受不起挫折等等。如果这些不良的品格特征不能及时得到矫正。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良好品格的塑造和不良品格的矫正应该从小做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前时期是品格初步形成的时期,虽然幼儿的品格特征还没有定型,但这是他们未来品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幼儿品格的形成与家庭环境、社会、学校(幼儿园)的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社会、学校(幼儿园)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始终具有独特的作用。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也是最基础的教育。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最先接触的人就是父母,父母以启蒙教育的角色成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正是在父母的关怀和教育下,才开始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特别是孩子最初的良好品格的形成、培养。都是家长教育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