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长如何做孩子才会学
11303100000052

第52章 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孩子即使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可如果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即便拥有再好的条件,也会在困难面前败下阵来,甚至沦为生活的牺牲品。温室里的花朵是不堪风雨打击的。家长不能越俎代庖,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而应该鼓励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培养孩子方面,父母不应是孩子成长的“拐棍”,而应是向导。

现在,有些地方举行白领大龄青年的“相亲会”,结果大龄青年来得很少,父母来得倒是不少——代自己的子女“相亲”来了。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人觉得很奇怪。无独有偶,在一些学校也出现了类似的奇怪现象:经常有学生的奶奶、外婆到班级里代自己家中的“小皇帝”值日。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就不难看出,有些孩子的独立能力很差。

如今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再加上家庭条件的改善,父母对孩子关爱有加,都希望孩子能够开心、快乐、幸福地生活。但是,个别家长盲目地为孩子思前顾后,为他屏蔽所有痛苦和挫折,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在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完善的物质条件下,孩子会无忧无虑地健康成长。可是,这样做往往导致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都很差。

苏珊是一位老师,在柏林的一所幼儿园任教。有一天,她的儿子要和同学一起出去郊游,临走的时候,苏珊发现孩子忘了带食物。但是苏珊并没有提醒孩子,郊游回来之后,孩子已经饿得不行了。

这时候,苏珊才问孩子是怎么回事。孩子有气无力地说:“我忘记带食物了。”

苏珊帮助孩子分析了忘记带东西的原因,然后拿来了食物,对孩子说:“你能告诉我,以后你应该怎么做吗?”

孩子想了想,说:“我想以后再出去,我要开一个单子,办完后检查一遍。”

试想,如果习惯性地为孩子准备好一切出游时的用品,生怕孩子忘记什么而受苦,这样孩子就永远都意识不到自己应该怎么做。

有的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太娇气了,依赖性强,吃不起苦。但是,真正要让孩子去吃苦,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做到呢?很多家长不是舍不得,就是担心孩子累坏了。

关爱孩子是必须的,但应该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他一定的责任感,万不可事事包揽,越俎代庖。父母可以帮助孩子,但不可完全替代孩子。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地面对他人、面对学习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增长智能与能力,这才是家长应该做的。

在平时,只需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可以使孩子轻轻松松得到培养。当然,这不是主张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发挥父母的主导作用,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父母的责任是适时协助和指导,这才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有一个跛脚的小男孩,每到星期六和星期天下午,都要自己带着拖把、抹布等劳动工具在楼道打扫卫生,从来没有间断过。

开始,大家还以为这个小男孩是为了打工才在社区里劳动的,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他这样做完全是义务劳动。

这个小男孩叫约翰,只有9岁,由于左脚有些残疾,因此平时上下楼都不方便,但是他还是拖着沉重的劳动工具劳动,每次都累得气喘吁吁。尽管如此,他还是拒绝别人的帮助。更令人惊诧的是,他的这些行为却得到了母亲的鼓励。

对这名母亲的做法,有人难以理解,说:“毕竟是一个身有残疾的孩子,他需要更多的照顾与关怀,作为孩子的母亲,为什么鼓励孩子这么做?”

那位母亲摇了摇头,很平静地说道:“作为母亲,我是最能体会孩子感受的人,也最明白孩子行动的不便以及劳动的艰难,但我决不能去帮他,因为我不想让孩子觉得自己可怜。他要的不是更多的照顾,更不是别人的怜悯与同情,而是对自己负责。”

优秀的家长不是给孩子多少保护或者金钱,而是应该给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与成长契机,让孩子学会坚强地生活,发展自己的能力,对自己负责。

事实上,绝大多数孩子在童年的时候都愿意做这做那,只是有些家长不经意阻止了孩子能力的发展。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分心于其他事务会影响学习;有的家长则担心孩子做事会伤害自己;还有些家长则觉得,孩子即便愿意做事,也不能把事情做得圆满,与其让他们“浪费精力”做出没品质的成果,还不如自己直接为其代劳。于是,孩子们的锻炼机会就这样被剥夺了。家长不知道,自己一片“好心”却导致了孩子过强的依赖性。

因此,父母要尊重孩子自助自理的愿望,不要越俎代庖,而应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其从中得到锻炼。不过,锻炼孩子的独立意识与自理能力还需要时间和耐心,不可操之过急,因为毕竟孩子年龄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