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长如何做孩子才会学
11303100000038

第38章 尊重孩子,相信孩子

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更容易与父母合作,待人友善,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和习惯。

依赖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一方面想独立自主,不希望父母对他的行动加以干预;一方面又特别依赖父母的爱和关注。对于此时的孩子,家长不仅要鼓励锻炼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能力,还要适当满足他们的依赖之情,稳定他们的情绪,使他们更大胆地走向独立。当孩子到了有自理能力的年龄,家长仍然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就容易导致孩子出现依赖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家长打击儿子的现象。如孩子大声唱着跑调的儿歌,爸爸不耐烦地说:“哎呀!你不要再唱了,难听死了。”孩子拿回99分的卷子叫父母看,妈妈却说:“才99分,怎么搞的?”孩子主动帮忙洗碗,妈妈却说:“别给我帮倒忙啦!”父母的这种做法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甚至无法接纳自己,感觉自己不被爱也不可爱,只会让父母失望和讨厌,渐渐地孩子就可能失去自信。

事实上,孩子往往比父母想象的更能干。他们有很大的潜力,只要父母对他们抱有信心,尊重他们独立的个性,给他们独立的空间和机会,孩子就会做出让父母惊讶的表现。

美国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小时候,被认为是一个永无出头之日的人。不管出了什么事,比如:母牛从牧场上跑了,葡萄架被弄得一塌糊涂,或者一棵树不知什么时候被砍倒了,人人都会怀疑,这一定是拿破仑干的。不仅如此,而且所有的怀疑都有各种绘声绘色的证明!母亲死后,父亲和兄弟们都认为他是不可救药的,把他当做坏孩子看。既然大家都这样看待他,他更不能让众人失望。

后来,父亲再婚了。关心拿破仑的人都担心继母是哪一种人,拿破仑本人认为新母亲不会对自己好一点的。继母进入家门第一天,她走遍每一个房间,高兴地与每个人打招呼。她走到拿破仑面前时,拿破仑双手交叉,叠在胸前,凝视着她,眼中没有丝毫欢迎的表情。父亲说:“这是拿破仑,是众多兄弟中最坏的一个。”继母听后,微笑着把双手放到拿破仑的肩上,和蔼地看着他的眼睛,说:“这是最坏的孩子吗?完全不像,他像是这些孩子中最聪明的一个,而我们所要做的一切,无非是把他所具有的伶俐品质发挥出来。”

从此以后,继母总是不断鼓励拿破仑依靠自己的力量,制定大胆的计划,坚毅地前进。后来,继母的鼓励成了拿破仑事业的支柱,她的教导和鼓励成就了拿破仑。

在父母兄弟眼里是坏孩子的拿破仑·希尔,却在继母的信任和鼓励下成为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可见,父母尊重孩子,对孩子抱有信心,让孩子沉浸在温暖而可靠的信任中,就会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的意识,激发孩子努力去做得更出色。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不是家长单方面的教育过程,而是与孩子互动的过程。通过与孩子的谈话、交流、沟通,更加尊重、理解、信任孩子,坚信孩子有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对孩子道德、习惯的形成,学习兴趣、热情的激发,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更应该重视自己的责任,注意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把他们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孩子都活泼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新奇,有着浓厚的探索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比起女孩,孩子更加自信勇敢,积极乐观,他们自主而富有个性。但是,孩子也更顽皮、难自控、散漫、懒惰,家长应该在尊重、理解、相信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帮助、鼓励和塑造。

首先,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让他自己做主。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点就是大人围着孩子转,父母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实施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沿着父母设计好的成长轨道一步一步地前进。有时,父母确实需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限制,如一些危险动作,但是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还是需要父母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做主,即使他的做法可能在大人看来稀奇古怪,不可思议。通过孩子亲自执行决定的过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其次,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充满信心。信任孩子就要支持鼓励孩子,当孩子试图尝试某件有益的事情时,父母不要断然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的开端,对于孩子,没有什么比父母的信任更可贵。让孩子处在一个不断受到激励的氛围中,他就会感到自信、从容不迫,发挥出自己最高的水平。家长不要随意责备、消极评价孩子,这样会给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再有,常带孩子一起接触大自然,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探索欲。让孩子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可以发展孩子的语言、想象等综合能力。让孩子去了解世界,去听,去看,去触摸,去想,开阔视野,发掘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探索欲。同时,父母在和孩子一起活动的过程中,与孩子有了更多的交流,对孩子也会有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