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长如何做孩子才会学
11303100000020

第20章 表扬孩子的异想天开

一位家长在给孩子讲解玫瑰的知识后问他:“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孩子想了想,回答说:“美丽的花,但是有锋利的刺,如果能培育出不带刺的玫瑰就好了。”

“你胡思乱想些什么!玫瑰花不带刺,真是异想天开!”家长怒斥道,孩子像犯了错似的马上低下了头。

平常教育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在大多数父母眼中,按要求思考回答问题的孩子是好孩子,“异想天开”的孩子是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的“坏”孩子。于是,很多孩子有奇思妙想时也不愿说、不敢说。

长此以往便养成了不思考、懒于想象的习惯,这样就禁锢了孩子的想象空间和发散思维,这样的方式教出的孩子是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有这样一则故事:

某晚,美国一年轻的母亲在厨房洗碗,她年幼的儿子独自在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

母亲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感到很奇怪,便大声问他在干什么。

天真无邪的儿子回答:“妈妈,我想蹦到月球上去。”

这位母亲并没有像其他父母一样责怪孩子不去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说:“好啊,不过一定要记得回来呀。”

神奇的事还是发生了,在1969年,这个孩子长大了,他真的“蹦”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

父母对于孩子的奇思妙想不要阻挠,而要想办法让这些想法成为切合实际的理想,那么孩子就离成功不远了。

还有一个例子:

一个外国小男孩在家里照顾他的妹妹珍妮,他无意中发现了几瓶彩色的墨水,那些瓶子对他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小男孩忍不住打开瓶子,模仿着妹妹的样子开始在地板上洒,他把室内各处都洒上了墨水污迹,家里脏乱不堪。

当他母亲回来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但她同时看到了地板上的那张画像——确切地讲是一片乱七八糟的墨迹。

母亲没有斥责而是惊喜地说道:“啊,那是珍妮!”然后弯腰亲吻了儿子。

这个男孩名叫本杰明·威斯特,后来成了一名著名的画家,他常常骄傲地对人们说:“是母亲的亲吻使我成为画家。”

生活中,小孩子往往会冒出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讲一些大人看起来很荒唐的话,这时,一般家长会认为他们是异想天开。

不是吗?有多少人会认为阿姆斯特朗想蹦到月球上去的想法是多么的荒唐可笑,而威斯特往地板上泼墨水则更应该受到呵斥。

但他们两位聪明的母亲并没有这样,而是从孩子的行为中发现了他们的梦想和潜在的天赋,肯定和表扬他们,从而呵护了儿子的梦想,并且促使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所以,作为家长,就应该关注和肯定孩子的梦想,哪怕孩子是在异想天开,因为孩子今天的梦想很有可能就是明天成功的基石。

某杂志曾经登过这样一则故事:

画一个圆圈在黑板上,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反应截然不同。

问幼儿园的孩子:问题一提出,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有的说是苹果、有的说是太阳、还有的说是气球……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问中学的孩子:在老师的一再鼓励下,几个成绩好的孩子才回答说是圆、英语字母“O”、数字“0”。

问大学生:全班没有一个人站起来回答,最后老师让班长回答,班长站起来想了想说:“可能是个‘O’吧。”

从这则故事中不难看出,有多少孩子的想象力在成长中不知不觉地被扼杀了。

翻杂志,也会不经意看到这样一个案例:

某中学音乐课上,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提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老师用热情的声音开门见山地引入新课,在简单的介绍了塔什库尔干草原的地理位置及居住在草原上的塔吉克族后,为了给音乐作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老师播放了幻灯片“草原风光”背景音乐是小提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并让学生边欣赏边思考: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你的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伴随着小提琴优美的旋律,同学们有的闭着眼睛听,有的随着音乐的节奏摇着头或摆动着身体……

欣赏完毕,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一位同学抢先说:“听着音乐,我仿佛来到了美丽的塔什库尔干草原,看到草原上飞驰的骏马,成群的牛羊,美丽的蒙古包。”

又一位同学站起来说:“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小提琴优美而华丽的音色把我的思绪带到了美丽的大草原,我闻到了蒙古包里飘散出来的奶茶的香味,听到了牧民们高亢嘹亮的歌声。”

还有一个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大声说:“我觉得前面部分音乐的节奏比较舒缓,像牧民在草原上一边放牧一边在纵情高歌,后面节奏紧凑,像是牧民们围在一起欢快地跳舞。”

老师被同学们精彩的描绘所陶醉,刚想做总结发言,忽然,班上平时不善言辞的一个男孩子手举起又放下,一副欲言又止、犹豫不决的样子。

老师请他站起来说说听了这首乐曲的感受。

全班同学都把目光投向他,他问:“我还能说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感受啊?”

童年是多梦的季节,孩子是情感的种子,他们的心中充盈着想象的激情,蓄积着创造的欲望,扑棱着翻飞的诗性。表扬孩子的每次“异想天开”,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属于自己梦想的天地里任意翱翔,那将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当然可以,请你大胆地说吧!”老师鼓励他。

“听着音乐,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群阿拉伯商人牵着骆驼在茫茫的沙漠上行走。”

“哈哈……”教室里面发出哄堂大笑,进而有些同学开始窃窃私语,老师用目光和肢体语言暗示大家继续听他说下去。

“走着走着,忽然前面出现了手持大刀面目狰狞的强盗,他们要抢商人的钱财。这首乐曲中间部分速度加快,节奏紧缩,就是描述了他们之间打斗的经过。这时有一个商人机智勇敢、武艺高强,而强盗们都不是他的对手,最后,只好逃之夭夭。于是阿拉伯商人又继续向前行进,音乐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

教室里一片哗然,不少同学脸上充满了嘲讽的表情,一些同学在小声议论:“想到哪里去了,简直是天方夜谭……”

看到这个情景,老师敲了两下铃鼓,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并用热情的语气高声地说:“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他想象力很丰富,很神奇,很有创意。希望大家也要像这位同学一样,自由地想象,大胆地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感受……”

这时那位男同学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同学们用佩服的目光重新投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