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长如何做孩子才会学
11303100000017

第17章 夸奖让孩子的能力在自信中成长

有一首名为《如果》的小诗,诗中这样写道:“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赞美中,他就学会了自信——”是啊,赞美犹如一注激流,冲击着孩子们的心灵,赞美犹如一缕春风,温暖着人们的胸膛,赞美像一口清泉,滋润着无数干渴的灵魂,唤醒了多少失望心灵。

是赞美让平凡的人生变得精彩,然而,如今的父母对孩子往往期望较高,常常在孩子面前摆出一副长者的面孔,以为这才是教育,却不知孩子渴望得到赞美。一位哲人说过:“只有真实的赞美才最能打动人的心灵。”可见赞美能给我们带来奇妙的教育效果。

赞美是为了增强孩子的行为,所以你必须特别强调那些使你满意的具体行为,你的赞美越具体,孩子对哪些是好的行为就越清楚,遵守这些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适宜的赞美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孩子是非观念模糊,自控力差,因此成人的引导、奖励与赞美至关重要,赞美能给孩子以他所需要的价值感、信任感和自信心,可以强化儿童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欲,激发孩子尝试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以求获得更大的成就。

美国的一些幼教专家专门就夸奖这个课题进行了研究。他们为幼儿园的孩子设计了一些非语言性的难题。当孩子们完成后,他们对其中的一部分孩子说:“你们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而对另外的一部分孩子却说:“你们答对了8道题,你们确实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了。”在此之后,立即给这些孩子两种新任务让他们选择:一种是较容易完成、并有把握做得非常好的任务;另一种是比较难完成、并有可能会出点小差错,但能够从中学到一些重要的新技能的任务。

接下来专家看到,那些被夸奖为聪明的孩子中的一大半都会选择较容易完成的任务,因为他们只想再次得到聪明的夸奖,不想承担失败或出错的风险。而那些被夸奖付出努力的孩子几乎都选择了比较难完成的任务,他们对挑战新事物很感兴趣。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如果你总是一味地夸奖孩子聪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把一切好的结果与脑子聪明画等号,今后他做成了一件事情就会认为自己很聪明。如果遇到了挫折,他则可能以此判定“我不聪明”,还会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只有当你为孩子付出的努力而夸奖他时,他才会明白父母最看重的是他付出的努力,他愿意在父母的鼓励下加倍努力,寻求更多的挑战。

夸奖孩子也是有学问的。儿童心理学家们通过深入的研究,把夸奖、赞赏儿童的方式分为三种:

(1)个人取向

针对儿童的个人特质的夸奖,常说:“你真棒!”“你真聪明!”这种夸奖方式对孩子起到的效果最差。因为,常受到父母用个人取向方式夸奖的孩子,遇到新的任务时,更愿意挑选那些能使自己成功的任务,以换取再次的夸奖,想永远当大人眼中的聪明宝宝。他们害怕失败,也总是逃避有困难的任务,实在躲不开的话,他们多数会放弃努力,甩手不干了。

(2)过程取向

针对儿童完成任务的过程所做出的努力和运用的智慧来夸奖,常说:“你真努力!”“你的方法很好!”这种夸奖方式起到的效果最好。因为,儿童常常听到父母这样的夸奖后,不会感到有压力,既不会因为一个小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会碰到一次失败而灰心丧气。他们能够正确面对失败和错误,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任务都会自己加倍努力坚持到底,试着用各种方法和窍门去攻克难关、完成任务。他们把心思放在提高自己的技能上面,并不在乎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如何。

(3)结果取向

针对儿童完成任务的结果去夸奖,常说:“你做对了!”“你干得很棒!”这种夸奖方式起到的效果比过程取向的夸奖要差一些。因为父母仅就儿童某次行为成功的结果去夸奖,使他们觉得好的结果是最重要的,“如果下次我失败了,我就是愚笨的。”因此,当他遇到失败时,就会变得沮丧、自我价值感降低,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减弱。

可以说,个人取向和结果取向的夸奖方式,都存在严重的欠缺,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不利。父母夸奖孩子应该多采用过程取向的方式,引导幼儿关注完成任务的过程,肯定他们努力完成任务而开动脑筋所付出的辛劳和技能。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父母以孩子的言行做出正确的评价,并经常予以赞美,就会产生一种良好的气氛,有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积极的关系,使彼此之间更亲近,产生信任感,数子十过,不如赞一长。年轻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忘记赞美你的孩子。请不要吝啬赞美,因为赞美是春风,它使人温馨和感激;请不要小看赞美,因为赞美是火种,它可以点燃心中的憧憬与希望。赞美是春风,让人温暖和感动。赞美是激励,它能充分体现学生心中美好的憧憬和理想。生活和人生需要赞美,孩子们需要热情鼓励。我们应当学会赞美,一个善于把赞美献给孩子的父母,一定是一个时刻快乐、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