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机智故事
11302700000007

第7章 寸长条幅书万言

清朝乾隆年间,皇上驾前有两个中堂,一满一汉。满中堂和绅,汉中堂刘墉。汉中堂刘墉字写得非常好,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

一次,散朝之后,乾隆留和坤、刘墉在他书房吃饭,饭后陪他聊天。乾隆问和坤:“和爱卿、国事办完回到府中做何消遣?”和坤善于阿谀奉迎,忙说:“奴才在家没有事,也就是练练字。”乾隆又问刘墉:“你在家没有事时做何消遣?”刘墉素来看不惯和坤的那一套,就说:臣在家无事时,光睡大觉,从不练字,臣的字早就练成了。”

喜爱书法的乾隆一听,心想:谁敢说自己的字练成啦?真是好大的口气。于是就问:“你什么字练成啦?楷、草、隶、篆哪一种?”刘墉故意问:“您问大个的还是小个的?大个的可着北京方圆四十里我能写一个字”。“小的可在一个苍蝇头上写四十七个字。”乾隆心想,让他写大的,他一定会向我要纸和笔,我到哪儿去弄那么大的纸和笔?于是,乾隆灵机一动,说道:“刘爱卿,既然你能在一个苍蝇头上写下四十七个字,朕这里有五分宽一寸长的条幅。你在上边写上一万个字不会很难吧?你和和坤两人都写。谁要写得上来,朕当有赏。”

和坤面有难色,心想,这么写,就是让我点点儿也点不到一万,纸就成黑的啦,于是,低下头说:“奴才写不了。”乾隆转过头,伸手拿起笔往墨水里一蘸,轻轻往外一提,墨水顺着笔尖向下直流,然后笑着说:“刘爱卿,你写!”

刘墉一见,不慌不忙地接过笔,转身用力一甩,墨水全甩在了地上,背过身去不让乾隆看见,不大一会儿就写完了。

乾隆奇怪地接过那张纸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明明十二个字,可乾隆明白自己输了。于是,灵机一动,又说:“很好,朕自当赏你。”说完,他把大拇指上戴着的祖母绿扳指儿摘下来说:“刘爱卿,朕将这扳指儿赏给你。”刘墉一听,心想这下可坏了,这扳指儿一旦收下可是要掉脑袋的,不收吧,岂不是抗旨不尊。

刘墉忙说:“臣谢主隆恩,不过,您的扳指儿微臣是不敢戴的。请允许微臣把它请回家去,供在祖先堂上,一日三次烧香,见物如见君,臣谢主隆恩。”说着,刘墉接过扳指儿,把帽顶子拧下来,把扳指儿往顶心轴上一别,又把顶子拧上了。

乾隆一见,真是又气又恼又心疼,满肚子的怨气无处发,狠狠地瞪了一眼旁边的和坤。

聪明人自有精明的思维。精明之中既有着自己的个性,又富含着灵巧和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