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机智故事
11302700000018

第18章 朱德巧设空城计

1936年春天,红四方面军总部和医院都驻扎在四川西北部的梦公镇。这里四面环山,是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屯兵要地。

这天上午,红四方面军大部队外出作战,梦公镇只留下警卫连百十个人和二百多伤员。朱德总司令因为要起草一个文件,没有带兵去参加战斗。到日上三竿的时候,他觉得头昏眼花,胸中发闷,便邀请警卫连同志和他一起到镇北的篮球场上去打球。

大家听说朱总司令打篮球,甭提心里有多高兴,轻伤员和未值勤的战士都跑去观战。不一会儿,球场周围就挤满了人。

球赛开始了,后勤队和警卫连对阵,双方打得很激烈。朱总司令和战士们一起攻守,魁梧的身影在篮球场上时隐时现。

这时,一个战士把篮球传过来,朱总司令向前一跳接在手里,一个斜身带球猛冲,把球带到篮下,举手投篮,那球哧溜溜飞出去,落进铁环里。裁判员一声哨响,举手伸出两个指头高喊:“二分。”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暴风雨般的掌声还没有落,“砰,砰,砰,砰”,北岭上突然传来枪声,紧接着炮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有几发炮弹飞过来,落在尼柯河里。战士们立即子弹上膛,准备战斗,群众和伤员迅速向镇里疏散。

总司令知道是国民党匪兵又来骚扰,他拿起衣服草草穿上,用望远镜朝北岭一望,只见北岭山上大群国民党匪兵正向山下的梦公镇扑来。

朱总司令身经百战,敌人来到他并不害怕,但梦公镇只有一个警卫连百十号人,还要保护机关工作人员和伤员。他不由心里一阵着急。

朱总司令分析了敌情,很快镇定下来。他来到操场边的土坎下,让留守士兵到梦公镇前的一道矮墙下待命。又组织没武器的群众和轻伤员五百多人,每人找一根木棒扛在肩上,从镇东镇西分两路浩浩荡荡向敌人背向运动。

接着,他让战士们从镇里抬出十几根草房上熏黑的烂木头,架在矮墙下,伪装成一门门大炮。又从镇里找来铁桶,把鞭炮塞在铁桶里,挂在镇周围的大树上。组织司号排三十多个小号手从东到西一字排开,俨然像大部队阻击敌人进攻的样子。

准备刚刚就绪,敌人已冲下北岭向河边扑来。朱总司令一声令下,矮墙后的战士们把手榴弹向河对岸掷去。警卫连上百支短枪吐出火焰,射向敌群。挂在树上的鞭炮也纷纷点燃,“乒乒乓乓”一阵阵炸响。一支支火药铳被火点着,凑在“炮口”,吐出一团团黑烟。远远看去,还真像大炮在发射炮弹。一时间,尼柯河岸硝烟弥漫,梦公镇前枪声震耳。

敌人遭到强烈的炮火袭击,被打得晕头转向。这时,镇前、镇后到处呐喊起调兵号。战士们扛着步枪跑步向敌人两侧包围过来。镇里的喇叭里传出朱德总司令坚强有力的声音:“红军战士们,杀敌立功的时刻到了。一团、二团迅速向敌后包抄,坚决不能让敌人跑掉。三团、四团、五团做好渡河歼敌准备。同志们,为了保卫红色革命根据地,冲啊!”

随着朱总司令洪亮的声音,三十几个司号员一齐吹起冲锋号,接着又是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一队战士从镇中冲出来,扛着木板向尼柯河飞奔。

敌人被吓呆了,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好。情报说红军外出作战,梦公镇只有一连兵力,可现在满山遍野都是红军,少说也有三千人。何况,红军总司令亲自指挥作战,若是没有实力,他会敢抛头露面?莫不是情报有误,红军搞声东击西。这时,敌军军官像五黄六月钻铁笼,汗珠儿吧嗒吧嗒往下掉。他不敢迟疑,赶紧上马,拼命往北岭上跑去。敌兵一见当官的逃命,知道凶多吉少,只恨老娘少生了两条腿,纷纷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红军战士乘机冲过河去,咬住没来得及逃命的一群敌兵,狠敲猛揍。敌人看插翅难逃,乖乖缴械投降。

就这样,朱总司令临危巧设空城计,不到一个时辰,就俘虏敌兵100多人,还缴获许多战利品。后来,毛主席问朱德:“敌人要晓得你演空城计不就砸锅了。”朱德总司令笑着说:“我领兵打仗,从来都是铁钳子夹王八头,以硬克软,敌人料不到我也会玩空城计这一手。”

空城计一般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形下所采取的抗敌计谋。不过,这是一种风险谋略,只要运用得好,一样可以反败为胜,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