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开阔眼界的语文故事
11300100000078

第78章 居安思危

春秋时,晋厉公无道,任意杀害大臣,以致内乱不断,百姓深受其害。公元前573年,一些大臣发动政变,杀掉厉公,迎立公子姬周为君,就是晋悼公。悼公和厉公完全不同。他选用贤才,革新朝政,使晋国日渐强盛起来。

晋国北方的戎狄,时常侵扰晋国的边境。悼公继位后不久,戎狄的首领派人带了许多贵重的礼物来到晋国,通过大夫魂绛引见悼公,表示要与晋国结盟和好。

晋悼公对戎狄在边境骚扰一直感到非常恼火,不相信戎狄首领真会与晋国友好,认为只有靠武力才能解决问题。魏绛劝谏说,现在中原各国不甘受楚国欺凌,盼望我们晋国去援助。如果与戎狄结盟,就可以解除后顾之忧,集中全力对付楚国了。悼公觉得魏绛讲得有理,就同意与戎狄结盟了。

位于晋国和楚国之间的郑国,一向倒向晋国。由于楚国时常出兵侵犯它,被迫屈从楚国。悼公对此非常恼火,联合宋、卫、齐等12个国,对郑国进行惩罚性的讨伐。郑简公见大兵压境,惊恐万状,马上派人请罪求和,并送了大批礼物。晋悼公见郑国已经屈服,就同意结盟讲和。

晋悼公对这次出征的结果非常满意。他想起魏绛的功劳,就把郑国送来的乐队分了一半赏赐给他,并且说:“你教我和戎狄和好,以安定中原各国。8年之中,9次会合各国诸侯。我们晋国和各国的关系,就好像奏乐一样和谐。现在,让我与你共享郑国赠送的乐队。”

魏绛辞谢说:“同戎狄和好,这是国家的福命。8年中9次会合诸侯,诸侯没有变心,这是国君的威灵,也是其他大臣的功劳。下臣我有什么力量呢?我倒希望大王在享乐时,能考虑到国家今后的事。《书》中说,‘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想到了就会有所准备,有所准备就可以防止祸害。我大胆地用这些话来规劝大王。”

成语“居安思危”就来自魏绛上面这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