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论语·八佾》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做了坏事之后心里会感到不安,于是他们就向各种“神灵”祷告,以求使自己的罪恶消失于无形。其实,这些都是没有用的。孔子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劝王孙贾要堂堂正正做人,不要做违反道义的坏事,否则,迟早都要遭到报应。这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警示意义,我们不要让自己在罪恶中越陷越深,以致无法自拔。
世间万物都有一定的标准,儒家思想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上就是道义、礼节等,这是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一旦严重偏离,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比如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殚心竭虑,而自以为得计。即使于蝇营狗苟、纷纷扰扰之际得蝇头微末之利,却丧失了长远根本之利。更有甚者以邪恶手段攫取财富,到头来难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贪利损身、求荣反辱的事,古往今来,着实不少。
有一个人名叫丁戍,客游北京,途中遇一壮士,名叫卢强。丁戍见他义气慷慨,说话投机,两人便结为兄弟。
原来卢强是个强盗。不久之后,盗情事发,卢强被关进了监狱。丁戍到狱中探望,卢强对他说道:“我不幸犯罪,无人相救。承兄弟平日相爱,有句心腹话要与你说。”丁戍说:“承蒙不弃,你有所托,我必当尽心而为”。卢强便说道:“我有白金千余,藏在某处,你可去取了,用些手脚营救我出狱。万一不能救出,便只求兄照管我狱中衣食。他日死后,只要兄葬埋了我,剩下的东西任凭你取了。只此相托,再无余言。”
于是,丁戍便告别卢强,依着卢强所说的到某处取得了千金。丁戍见钱眼开,便想独吞,但又一想:若不救他,他教人问我,无可推托,把他惹恼了,万一攀扯出来,我这钱财也得不稳。何不结果了他,倒是落得干净。于是,他便送给两个狱吏一些银两,要他们借机杀了卢强。
丁戍白白地得了千金,摇摇摆摆在北京受用了三年,用去了七八成之后,下了潞河,搭船回家。到了船中,忽然跌倒了,一会儿爬起来,睁大双眸大喝道:“我乃北京大盗卢强也。丁戍天杀,得我千金反害我性命,现在要还我命来!”同船之人见他声音与先前不同,又说出这些话来,晓得丁戍有负心之事,便好言劝慰了一番。
丁戍歇息了一会儿回到家里,终因做贼心虚,船上犯的那毛病又犯了,并且比先前更狠了,最后自杀而死。
这个故事虽有些离奇和极端,但细想一下也属必然。丁戍的报应,是因为他的行为已偏离道义太远,那种迫使他自杀的力量,既来自于他自身内部,更来自于“天”,即道义力量的强大施压。一个人只有弃恶从善才会得到好结果,下面故事中这对夫妇就是证明。
某日黄昏,有一名看似大学生的男孩徘徊在台北街头的一家自助餐店前,等到吃饭的客人大致都离开了,他才面带羞涩地走进店里。
“请给我一碗白饭,谢谢!”男孩低着头说。
饭店老板见他没有点菜,一阵纳闷,却也没有多问,立刻就盛了满满一碗的白饭递给他。男孩付钱的同时,不好意思地说了一句:“我可以在饭上浇点菜汤吗?”
老板娘笑着回答:“没关系,你尽管用,不要钱!”
男孩吃饭吃到一半,想到浇菜汤不要钱,于是又多叫了一碗白饭。
“一碗不够是吗?我这次给你盛多一点!”老板很热情地响应。
“不是的,我要拿回去装在便当盒里,明天带到学校当午餐!”
老板听了,在心里猜想,男孩可能来自南部乡下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家庭,为了不放弃读书的机会,独自一人北上求学,甚至可能半工半读,处境的困难可想而知,于是,他悄悄地在餐盒的底部先放入店里招牌的肉臊一大匙,还加了一颗卤蛋,最后才将白饭满满覆盖上去,乍看之下,以为就只是白饭而已。
老板娘见状,明白老板想帮助那名男孩,但却搞不懂为什么不将肉燥大大方方地加在饭上,却要藏在饭底?老板说:“男孩若是一眼就见到白饭加料,说不定会认为我们是在施舍他,这不等于直接伤害了他的自尊吗?这样,他下次一定不好意思再来。如果转到别家一直只是吃白饭,怎么有体力读书呢?”年轻的老板夫妻,沉浸在助人的快乐里。
“谢谢,我吃饱了,再见!”男孩起身离开。
当男孩拿到沉甸甸的餐盒时,不禁回头望了老板夫妻一眼。
“要加油喔!明天见!”老板向男孩挥手致意,话语中透露着鼓励,请男孩明天再来店里用餐。
男孩眼中泛起泪光,却也没有让老板夫妻看见。从此,男孩除了连续假日以外,几乎每天黄昏都会来,同样在店里吃一碗白饭,再外带一碗走,当然,带走的那一碗白饭底下,每天都藏着不一样的秘密。直到男孩毕业,往后的20年里,这家自助餐店就再也不曾出现过男孩的身影了。
某一天,将近五十岁的自助餐店老板夫妻,接到市政府强制拆除违章建筑店面的通告。面对中年失业,平日储蓄又都给了儿子攻读学位,想到生活无依,经济陷入困境,老板夫妻不禁在店里抱头痛哭了起来。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身穿名牌西装,像是大公司经理级的人物突然来访。
“你们好,我是某大企业的副总经理,我们总经理命我前来,希望能请你们在我们即将要启用的办公大楼里开自助餐厅,一切设备与食材均由公司出资准备,你们仅需带领厨师负责菜肴的烹煮,至于盈利的部分,你们和公司各占一半!”
“你们公司的总经理是谁?为什么要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不认识这么高贵的人物!”老板夫妻一脸疑惑。
“你们夫妻是我们总经理的大恩人,也是好朋友,总经理尤其喜欢吃你们店里的卤蛋和肉臊,我就只知道这么多,其他的等你们见了面再谈吧!”
故事的结局可想而知,这对乐善好施的夫妇肯定得到了报答。
所以,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会得到相应的报应: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你伤害别人,别人就会报复你。一切因为个人私欲而谋划得来的东西,永远不能和你的辛劳成果划上等号,而只是加速良知与肉体走向深渊的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