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11297300000016

第16章 校园里的专家,雪梅

“上课。

“老师好。同学们听到老师发出的上课指令,齐刷刷站立起来。老师也彬彬有礼,给以回应。

“同学们好,再见。众生哄堂大笑。

这是发生在9月13日五一班第二节课前的情景。发错指令引起全班哄堂大笑的教者,便是本校大名鼎鼎的语文权威雪梅老师了。

“老教师也紧张啊1校长坐在后排,不由哑然一笑。雪梅听到大家的笑声,方明白自己走漏口风,也随着将笑声扩散开来……

“好了,老师一紧张,就说错了。现在我们先复习一下第四课。请全班开始背诵第四课的课文。”教室里顿时读书声四起,琅琅清脆,余音绕耳萦回……

这个雪梅,年龄已过五十,不管教龄,还是谈年龄,皆称得上学校的老大姐了。老大姐自有老大姐的风范,教学上是本校语文教学的权威,也是小区域内颇有名气的教育专家。前几年,校长未来这个学校,就听到有关雪梅的盛名。日前月后,雪梅曾多次应邀去兄弟学校作课。一传十,十传百,雪梅的声望与教学水平同步升格。校长来到这个学校时,雪梅教三年级语文。随后,校长便去了她的课堂。校长曾记得,那节课,雪梅讲的是看图作文《小燕子的遭遇》。上课伊始,雪梅出口文雅:“同学们,见过小燕子吗?会唱《小燕子》这首歌吗?咱们一起在《小燕子》这首歌的情境中开启这节课的序幕吧。”在老师的起头下,儿童的歌喉开始放飞,童音袅袅而起:“小燕子,穿花衣,……”歌声让校长仿佛回到了童年,看到了擦肩而过、蜻蜒点水的小燕子。快乐,迷人,馨香……长者能者专者自有大家风范。接下来的环节,雪梅将课文中的情境以故事的形式用小黑板出示,字字规矩,行行整齐。“星期天的傍晚,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天阴沉沉的,几只家燕在马路上嬉戏着……我的心一颤,不由闭上眼睛,不幸的事发生了……同学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事儿呢?注意时间和地点。用自己的语言看图想一想,再说出来。”言语间,雪梅出示第一张小燕子受伤的情景。稍作思考,孩子们便小手如林。生1说:小燕子被车撞死了。生2说:小燕子被撞死了,还流了血。生3说,小燕子倒在血泊中。生4说,小燕子被呼啸而过的车撞死了……师笑逐颜开:那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有何感受呢?生1:小燕子真可怜,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生2:我很伤心……生:大货车的主人太讨厌了。生4:非常难过,小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好,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大家想一想,能不能把前面的情境和自己的感受连起来说一说呢?”接下来又是一片手的林林,又是一段精彩的表达。这节课,这样的对话,这样的情境,一波又一波,一浪又一浪,环环相生,环环相扣,将情境作文教学上到了极致。课尾十分钟,孩子们进入习作阶段。因有前面四个片断的铺垫,同学们不再为读不懂图而烦恼,不再为无话可写而苦闷。这些记忆至今刻在校长的脑海深处。

雪梅不仅是教学上的一面旗帜,更是一位带班高手。全校十九个班级,她是班主任中年龄最长的一位。敢于人先,不怕吃苦,身先士卒,敢想敢做,这是她的品质,也是她高人一头的地方。学校举行各项活动,她出手早,要求严,成绩显著,几乎每次都包揽各项活动的冠军。校长曾总结她成功的经验:点子多,方法多,鼓励多。雪梅笑着说,咱老了,不能给自己丢人啊;就是再老,也要给自己画个圆圆的句号埃多纯洁的话语埃这样的同行,这样的班主任,这样的专家,这样的大姐,校长不服气不行,不尊敬不行!不高兴才怪呢。学校去年提倡创建“书香班级”以来,雪梅一马当先,同芸一起,甩胳膊、抡膀子,她俩所执教的班级率先获得“书香班级”称号。这两个班集体,是校长的一面旗帜,是学校的一面旗帜。班带到这个份上,还用说吗?“长这么大,雪梅带的班,我是第一次见到。”退居二线,与雪梅一起共事过半辈子的陈校长如是说,同伴们如是说,校长当然也如是说了……

这边校长脑海里过着雪梅的历历往事,那边孩子们已将第四课课文背诵完毕。雪梅引入正题,方方正正在黑板上落下“5.装满昆虫的衣袋”字样,铿锵有力的讲读声又一次在这个教室里开始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