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瞬间看透对方全集
11295100000042

第42章 伪善者有这样的嘴脸

竞争,有时就是披着美丽幌子的丑恶怪物,我们往往在情感与理智之中迷惘,在你死我亡的较量中使一些人际关系变得不堪收拾。

于是,竞争使社会关系的天平多了一个砝码。这个砝码将造成怎样的倾斜,你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行。

小王和小姜既是好朋友,又是相处不错的同事。他们公司的新经理制定了一个奖励措施,谁创效益最多将给一个特别奖,金额颇为可观。小王非常希望获得这笔钱,因为他的孩子上自费大学急需要一笔钱;小姜也对这笔钱看得很重,因为他爱人整天向他嘀咕谁的老公又挣了辆小车谁的老公又升了职……小姜极其希望借着新经理的改革举措,让自己在夫人面前扬眉吐气。小王疯狂地跑业务,绞尽脑汁地联系,有时,也将自己的情况说给小姜。小王不相信同事之间会失去真诚和友谊,他认为几年来他俩已相处得挺好了。忽然间,小王发现自己的一些客户都支支吾吾、言而无信了,他不明白是为什么。有人告诉他,他的客户听说他是品行恶劣的人,喜欢擅自将商品掺假,自己从中获取非法利益……总之,关于他的谣言很多。年底的时候,小姜获得了特别奖,小王从小姜的业绩单上顿悟过来了。他嘴里不断地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小王的失误在于他没有认清这种对立矛盾的现状,反而盲目信任同事。在没有竞争的日子,也许的确能做到大家彼此相悦,其乐融融,一旦进入角斗场,角色就变成了有“对立矛盾”的人。

在竞争中,除非一方自愿放弃,否则,必然有刀光剑影的闪烁、明枪暗箭的中伤,令人防不胜防、难以回避。

当你棋逢对手时,你的情感、理智、道德、功利都遭遇最大的考验。当你想获得成功的时候,是否不遵守道德准则;当你坦诚地面对竞争者,对方是否正在利用你的善良和诚意进行攻击……

“兵不厌诈”,早已成为制胜的“公理”了,竞争中的虚伪也就变得“在所难免”了。

战国时,孙膑与庞涓同为鬼谷子的弟子,同学兵法,曾有八拜之交,结为异姓兄弟。庞涓为人刻薄寡恩,孙膑则忠诚谦厚。有一年。庞涓听说魏国正在招贤,访求将相,不觉心动,就辞行下山。临行,孙膑相送话别,庞涓说:“我与兄弟有八拜之交,誓同富贵,此行若有进身机会,必为兄举荐,共立大业。”

庞涓到了魏国,魏惠王见他一表人才,韬略出众,便拜为军师。他东征西讨,屡建奇功,败齐一战,声镇诸侯,诸侯忙相约联袂来朝,庞涓之名,震惊各国。庞涓虽显赫一时,却还妒忌着一个人,那就是他的义兄孙膑。他认为孙膑有祖传的“孙子十三篇”兵法,胜己一筹。一旦给予机会,必将会压倒自己,故始终不予举荐。

鬼谷子与墨子相交甚密。一次,墨子来访鬼谷子,见到孙膑,交谈之下,叹为兵学奇才。墨子到了魏国之后,在魏惠王面前举荐孙膑,说他独得其祖孙武秘传,天下无有对手。惠王大喜,知孙膑与庞涓是同窗兄弟,就命庞涓修书聘请。庞涓明知若孙膑一来,必然夺宠。但魏王之命,又不敢违抗,乃遵命修书,遣史送迎。鬼谷子深通阴阳之术,算知孙膑前去凶险难测,但天机不可泄漏,只好在他名上加一“月”字(孙膑,原为孙兵),并给其锦囊一个,吩咐他必须到危机时候方可拆看。

孙膑拜辞先生,随魏王使者下山,登车而去。见了魏王,叩问兵法,孙膑对答如流,魏王大悦,欲拜为副军师,与庞涓同掌兵权。

庞涓却说:“臣与孙膑,同窗结义,膑实臣之兄,岂可以兄为副?不如权拜客卿,候有功绩,臣当让位,甘居其下。”魏王大喜,于是,拜孙膑为客卿。又是一番忠肝义胆的表演,殊不知,这时的庞涓心怀陷害孙膑的奸计。伪善往往就是在这种场合下才登台亮相的。

从此,孙庞两人频繁往来,但彼此相处,庞涓却失去了当年的真挚。庞涓心怀鬼胎,欲除义兄而后快,但因孙膑熟读兵法,想待其传授后再下毒手。

不久,孙、庞二人在魏王面前摆演了一次阵法,庞涓不及孙膑,更加怀恨在心。经过一番策划,他制造了孙膑私通齐国的假象,并报告魏王。魏王一听,雷霆大怒,削去了孙膑的官职,发交庞涓监管。庞涓又进一步落井下石,私奏魏王,将孙膑的一对膝盖骨削去。孙膑并不知这一切都是庞涓所为,他还为庞涓在魏王面前为自己求情而感激万分呢,就答应庞涓的要求,在竹简上刻祖传的《孙子兵法》。不料,庞涓派去照料孙膑的仆人成岸是个仗义之人,把这一切全都告诉了孙膑。孙膑大吃一惊,兵法当然不能继续刻了,但若不刻,必死无疑。情急之中,打开了临别时鬼谷子送的锦囊,见里面有副黄绢,上写有“诈疯魔”三字,孙膑顿时有了主意。

晚上,饭送了上来,孙膑举起筷子,忽然扑倒在地上,作呕吐状。一会儿又大声叫喊:“你何以要毒害我?”接着把饭盒推倒在地,把刻写的竹筒,全扔进火炉,口里不断地说着胡言乱语。看守不知是诈,慌忙去禀报庞涓。第二天,庞涓来看,见孙膑痰涎满面,伏地哈哈大笑,忽而又大哭。庞涓问:“兄长为何又哭又笑呢?”孙膑说:“我笑魏王想害我命,而不知我有十万天兵保护;我哭的是魏国除我孙膑之外,无人可当大将。”说完,瞪眼盯住庞涓,复叩头不已,口叫:“鬼谷先生,您救我一命吧!”庞涓说:“我是庞涓,你不要认错人!”孙膑抓住他的袍子不肯放手,乱叫:“先生救我!”

庞涓见孙膑这样,心里还是很怀疑,认为可能是孙膑诈癫装疯。回去后他想试探其真假,就命令左右把孙膑拖入猪圈里。猪圈里粪秽狼藉,脏臭不堪,孙膑披头散发,若无其事地躺在屎尿中。不久,有人送来酒食,说是哀怜先生被刖之意。

孙膑一看就知道是庞涓耍的花招,怒目大骂道:“你又来毒我么?”一把把酒食打翻在地。使者顺手拾起一节猪屎给他,他拿起后有滋有味地嚼起来,吞进肚里。使者把情况回报给庞涓,庞涓这才相信孙膑真的疯了,从此对孙膑不加防范,任其出入,只派人跟踪而已。孙膑这“疯子”行踪不定,早出晚归,一直住在猪圈里,有时爬不动了,就睡在街边荒屋里,随便捡到什么就往嘴里塞,魏国人都以为他真的疯了。

后来,墨子得知孙膑在魏国遭受庞涓的残害,了解了孙膑装疯的真相后,就设法把他营救回齐国。以至于才有了后来的孙膑以“围魏救赵”之计,大败庞涓。

两面三刀的人往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心怀叵测,笑里藏刀。干正事没能耐,害别人很精通,骨子里装的全是个人的小算盘。不去靠积极工作提升自身价值,却把全部心思用在暗算那些埋头实干而又缺乏防范的人身上,做梦都想踩着同事的身子往上爬,一心挖别人的肉补自己的疮,是极端的自私主义者。

看人心经

伪善的面孔容易让人信服,但是伪善者的嘴脸也很容易被人揭穿,有时我们还会去为一些虚伪的人尽心效力,被人卖了还去帮人家数钱。因此,我们要做一个有远见的人,不被伪善所陷害,同时,也不为遭受生活的不幸而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