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眼心计心机全集
11292300000002

第2章 相由心生

在高明的观察者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一张反映自己生理和精神状况的“海报”。狄德罗在他的《绘画论》一书中说过:“一个人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

在人类的心理活动中,表情是最能反映情绪的表面化的动作,中国传统的人相学以脸型、相貌等测一个人的性格与命运,可能比较深奥,但如果凭面部表情来推测和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大致上相当准确。

(1)性格外向的人

这种人一贯心情开朗愉快,表现得无忧无虑,不会杞人忧天,自寻烦恼。他们总是给人微笑的印象,面部肌肉较为松弛、平滑,两唇微张,嘴角上扬,腮部的肌肉突出,抬头纹和眼角下的皱纹表现得较明显。

(2)性格内向的人

这种人平时安静沉稳,处事谨慎入微,但在具体工作中常“前怕狼,后畏虎”,优柔寡断,性情孤僻。他们行为举止较为紧张,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两唇紧闭呈“一”字形,显得嘴小了些,唇颊相接部位的皱纹和眼角皱纹表现得较明显。

(3)性格幽默诙谐的人

这种人时常保持快乐的心态,动作滑稽,言谈轻松诙谐、妙趣横生。他们的面部表情是嘴角上扬,口为上凹弧状,而眼眉挑起成下凹弧,恰好与口的上凹弧遥相呼应,眼睛眯成一条缝,总有一种让人忍俊不禁的感觉,抬头纹和眼角下的皱纹表现得较明显。

(4)性格忧郁的人

这种人常常情绪苦闷、孤独、焦虑、忧愁。其表情拘谨,极不舒展,眉间纹、人中纹和唇下纹一般表现都比较明显。在《前夜》中,屠格涅夫对叶琳娜的面部表情有这样的描写:“她的唇际,当她没有笑容时,却有一抹几乎看不见的线痕,表现出一种隐秘的永在的焦虑。”屠格涅夫笔下叶琳娜唇际的这抹“线痕”,正是她漂泊生涯中长期郁积心头的焦虑刻在她面部肌肉上的痕迹。

人的大脑分为两半球,发自内心的感情通常由右脑控制,却具体反映在左脸上;而左脑则专司理智性感情(即经过克制和伪装的感情),然后反映在右脸上。因此左脸的表情多为真的,右脸的表情有可能是假的。若想知道对方的真实感情,必须强迫自己去观察对方的左脸。

从表情的动作上,能够一眼洞察别人的内心动机,春秋时期的淳于髡就是这样一个“高手”。

梁惠王雄心勃勃,广召天下高人名士。有人多次向梁惠王推荐淳于髡,因此,梁惠王连连召见他,每一次都屏退左右与他倾心密谈。但前两次淳于髡都沉默不语,弄得梁惠王很难堪。事后梁惠王责问推荐人:“你说淳于髡有管仲、晏婴的才能,哪里是这样,要不就是我在他眼里是一个不足与言的人。”

推荐人以此言问淳于髡,他笑笑回答道:“确实如此,我也很想与梁惠王倾心交谈。但第一次,梁惠王脸上有驱驰之色,想着驱驰奔跑一类的娱乐之事,所以我就没说话。第二次,我见他脸上有享乐之色,是想着声色一类的娱乐之事,所以我也就没有说话。”

那人将此话告诉梁惠王,梁惠王一回忆,果然如淳于髡所言,他非常叹服淳于髡的识人之能。

从面部表情上,读透了内心所蕴藏的玄机,是识人高手厚积一世而薄发一时的秘技,而最经典的莫过于三国时,诸葛亮和司马懿合唱的“空城计”了。

在《三国演义》中,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莫过于“空城计”,当诸葛亮带领一帮老弱残兵坐守阴平这座空城时,兵强马壮的司马懿父子,率领20万大军兵临城下。

在城墙之上,诸葛亮焚香朝天,面色平静,他旁若无人地洞开城门,自己端坐在城墙之上,手挥五弦,目送归鸿,飘飘然令人有出尘之想。

一场千古的双簧戏,由此拉开了帷幕,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谋略上势均力敌的高手,一个在城墙之上,一个在城墙之下,用心眼对峙着。诸葛亮知道司马懿一眼就能看穿他虚张声势的空架势,但诸葛亮更知道,司马家族和曹氏家族的冲突,倘若司马懿拿下了诸葛亮,三国鼎立之势不再,司马家族目前羽翼未丰,最后难逃兔死狗烹的下常

娴于军事的司马懿当然知道帮刘邦打天下的韩信的下常诸葛亮的存在,让司马懿有了和曹操周旋的机会,对付诸葛亮,曹操还必须倚重司马懿,诸葛亮一倒,曹操立刻没了后顾之忧,安内是必然之举,那一刻,哪里还有司马家族的容身之地。

所以,在表情平静的背后,俩人心中都在波澜起伏,就是因为诸葛亮一生谨慎,心知司马懿不会下手,才敢下这招看似冒险之局。当司马懿的儿子提醒说,诸葛亮在使诈,城中必无伏兵时,心知肚明的司马懿,立即打断他的话,以诸葛亮一生唯谨慎的话搪塞过去了。机智的司马懿从诸葛亮平静的表情上领悟到,这是诸葛亮用谋略和他合唱双簧戏,这出戏,非大智大慧的人,绝不可能唱得如此之好。

智慧人生

正所谓“相由心生”,面部的表情和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有着必然的密切关系。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性格推断出他大致的表情,同样地,也可以从一个人的表情推测他具有的性格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