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眼心计心机全集
11292300000124

第124章 求人求得不露声色

古代有一则寓言:

有位车夫拉着车上桥,桥很陡,走到半路实在拉不动了。他急中生智,用力顶着车把,放声唱起歌来。他这一唱,前面的人停下来看他,后面的人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快走着追上他,而车夫则乘机央求大家帮着推车,大家一齐用力,车就推上了桥。

车夫了解人们好奇围观的心理,所以他不靠蛮力一个人拼死拉车,而是用歌声吸引人来帮忙,如果他没有办法招人来推车,就算他用尽力气也不能把车拉上桥。

这位车夫的求人策略堪称高超过人,无与伦比。本来是求人帮忙,结果却成了别人自觉自愿的行为,求人求得不露声色,浑然无迹。

不要以为这只不过是一个寓言,说说而已,生活中行不通,现实中还真有这样的事情。

有一位钱币商和一位卖烧饼的小贩。被一场洪水困在了一个野外的山冈上,他们不知道这场洪水要持续多久才能退下去。两天后,钱币商身上带的吃的东西都光了,只剩下了一口袋钱币,而烧饼贩子则还有一口袋烧饼。钱币商提出一个建议,要用一个钱币买烧饼贩子一个烧饼。若是在平时,这是再便宜不过的事了,此时烧饼贩子却不同意,认为发财的机会到了,就提出要用一口袋烧饼换一口袋钱币。钱币商同意了。一天又一天,洪水还是没有退下去,钱币商吃着从烧饼贩子手里买来的烧饼,而烧饼贩子则饿得饥肠辘辘,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他就提出来要用这口袋钱币买回他曾经卖出的而如今数量已不多的烧饼,钱币商没有完全答应他的条件,只允诺他用5个钱币换一个烧饼。洪水退去后,烧饼全部吃光了,而一袋钱币又回到了钱币商的手中。

每个东西的价值都是在变化的,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所以小贩没有斗过精明的商人。

清代,人称为“棋圣”的范西屏,有一年向朋友借了一头小毛驴去扬州探亲,长途跋涉来了江边,船老板却不让他的毛驴上船,因为小小的船舱只能载人不能载牲口。

范西屏不能上船,又不能把朋友的毛驴给丢了。他一筹莫展地牵了头毛驴在街上乱逛。

走到了一个布店前面,布店老板正和一个年轻人在下围棋,年轻人的棋子全被老板给封住了,正在苦思怎么杀出重围。

这时只见范西屏将毛驴拴在旁边的柱子上,挤入几个观棋的人之中。过了一会儿,他忍不住为年轻人出主意,说的却都是一些外行话,让围观的人给嘘了回去,接着他又批评店主的棋下得不对,这下可把店主给惹火了。店主大声说:“你认为你很行是吧!咱俩就下一盘,不要在旁边穷嚷嚷。”范西屏说:“好啊!咱俩就下一盘,如果我赢了,你就给我一块布,如果你赢了,我就把我的毛驴给你。”

一局对弈下来,范西屏输得极惨,店主开怀大笑。范西屏显得很不甘心地将毛驴让店主牵了去,并且说:“我因为有事在身,没尽全力,所以输得不服气,一个月后我带些钱来找你,再赢回这头驴子。”

店主心想你这三脚猫的功夫,下多少盘棋我也能赢。于是满口答应,相约一个月后再见。

一个月后,范西屏如约赶到布店,布店老板一见财神爷又到了,忙不迭地摆桌下棋。

没想到棋局一开始,店主就发现对方的棋路奇异诡谲,自己的心思似乎完全被对方洞穿了,才下了没多久,店主就败下阵来,一言不发地愣在那儿。

这时只见范西屏牵过拴在旁边柱子上的毛驴,摸了摸吃了一个月上好草料、肥壮的驴肚皮,一跨足骑了上去。

店主会过意来赶了上去说道:“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在下范西屏。”说完仰天大笑,吆喝着毛驴扬长而去。

店主这才知道为棋圣白白养了一个月驴子。

“棋圣”第一次和店主对弈时,如果他说一旦店主输了,就要店主代养一个月的驴子,对方可能不会给驴子上好的草料。他利用了赌徒在赌上的贪,轻易地就让对方为他好好地养了一个月驴子。

当然,费尽心机占别人便宜并不足取,我们主要是要研究一下这种思考方式。许多人懂得顺势而为,懂得先沉潜,然后再在适当的时机脱颖而出,就是这个道理。

智慧人生

有的人费尽心思求人办事或许也不能求得别人伸出贵手帮助他,但是有的人却求人求得不露声色,而且效果显著。在求人办事时,有时“央求不如婉求,劝导不如诱导”,这种反其道行之的方法可能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