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赢在执行全集
11291300000158

第158章 创新提升执行力

在艺术的领域,那种固化的模式必然会束缚住思维的头脑,唯有那种天马行空,我行我素的精神才是托起这个最高殿堂的柱子。

“我本人与疯子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我不疯。”

这句听上去有些“疯狂”的话语出自西班牙杰出画家萨尔瓦多。

从这句类似于宣言性的话语里,我们就可以想见这位杰出艺术家及其作品了。

在艺术创作领域里的发展似乎与在其他领域里的发展不完全相同。尽管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就没有两次不同的创业,但是,就创业而言,其中的确还有一些共同或共通的东西可以遵守,前人的,别人的,等等。而艺术创作则不同,一位作家,一位画家,一位音乐家,他们的价值其实就在于他的“与众不同”。他们要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使发展进入顺利阶段,就要用与众不同的东西去取胜。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的作家们写的东西都是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手法,同样的故事情节,那该是多么无趣的一件事情呀!还有,如果世界上的画家的作品都是一个样子,那我们这个世界要缺少多少色彩。所以说,在艺术创作领域里的成功,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要和别人与众不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你的价值!

要在艺术这座象牙塔里取得杰出成就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将“与众不同”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也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翻开西方任何一本著名的美术词典,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毕加索总是占据着最多的篇幅。毕加索能获得这样高的评价,不外乎证明了这样一个共识:他是20世纪全世界最杰出的美术家。

说他是最杰出的而不说他是最伟大的,是由于不管人们爱他恨他,都不得不承认毕加索在美术史上的巨大贡献,他在20世纪西方美术领域具有无人替代的地位。

的确,要选出一个人代表20世纪的西方美术乃至世界美术,哪怕觉得很为难,或许最后还得投他一票。

在中国,稍有些文化艺术修养的人,大都知道毕加索这个名字,但对于他的生平、他的创作等方面就不一定了解了。可是要大体掌握西方美术的情况,无论如何不能绕开他。读了下面的这段文字,大家说不定还会喜欢这位时时出新、并不“易解”的现代派杰出的艺术大师。

关于毕加索的生平,这里不再赘述,我们只以一幅被称为“划时代的作品”,题为《阿维尼翁少女》(1907年)的裸女画为例予以说明。

《阿维尼翁少女》仅从选材来说,承继于西方绘画史上女性裸体这个极为重要和古老的样式,但是在实质上,这幅画却对这一样式的“优美”传统发出了致命的一击,它那狂野怪异的形态,有力地喊出了一种新的艺术追求:“让风雅灭绝吧!”

在这幅画里,画家在近似完全正方的大画面上,描绘了五个超过真人大小的裸体姑娘,她们挤在前景上(严格地说,这幅画并无什么空间深度),仿佛要闯出画面一般。她们的形体好像由一些几何形碎片拼凑起来的,谈不上什么动人的曲线,也没有什么匀称的比例。右边两个人的面孔更背离实情和常规,丑怪得令人害怕,同非洲奇特的面具没多大区别。整个作品,从形象塑造到空间处理,根本无视古典遗训,就像大象进入瓷器店,把一切传统绘画的神圣法则跺得粉碎。但毕加索决非没有艺术修养的大象,他的貌似“胡来”的处理,是他学习和探索的成果,其中蕴含着真正的艺术修养。

我们知道,不断发展、不断变革、不断创新是西方文明进步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它的美术的发展轨迹也证明了这一点。19世纪末期,“反再现性”美术传统和古典风范的精神日盛,那些长久受到西方人忽视的异域异质美术,在寻求推翻压在身上的传统规范的革新者这里,获得了热烈的欢迎,给他们提供了精神上的帮助和形式上的启迪。

《阿维尼翁少女》刚出现时,就连毕加索那些最为前卫的朋友也有些难以接受,但是它的影响不知不觉扩展开去。今天,这幅应和了新审美要求和趣味的作品,已是现代主义公认的少数经典中的经典之一。美术史书,通常把它诞生的时期当作“立体主义”出现的标志。

有一位毕加索的传记作家,曾经用“光荣与孤独”来概括他生活的最后阶段,这一概括不无道理。因为正是他的“光荣与孤独”的与众不同,才使他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始终享受着世人的崇敬,几乎被奉为神一般的人物;另一方面,他日益回到自我的天地,沉醉于随心所欲的创作中,跟风赞美他的许多人,并不能真正与他的心灵沟通。尽管受着种种家庭纠纷的缠扰,尽管身体状况也不如以前,可他的创作活动仍丰富多彩,并且带上了更多“游戏”的色彩,仍然表现着这位艺术家的“与众不同”。

在毕加索的一生中,还有一件值得我们再次大书特书的事情。晚年的毕加索所处的时代,正是两大阵营对抗的时代,但他却能凌越苏美之间的纷争,在全世界获得承认。1962年,苏联政府第二次授予他“列宁和平奖金”(第一次是在1950年),纽约现代美术馆则为他举办庆贺八十大寿的展览。发生在同一年的这两件事,标志着冷战双方都把手伸向了这位20世纪艺坛的巨人。1971年秋,为庆祝他的九十寿辰,法国为这位大艺术家举办了一个难得的庆祝会,蓬皮杜总统也亲临卢浮宫,为展出的八幅毕加索作品剪彩。

从毕加索的《阿维尼翁少女》和他晚年受到两个不同阵营的共同尊重这件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位艺术家,正是由于卓尔不群,由于与众不同的创新思维,才取得了一位杰出艺术家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

执行箴言

个人执行力的提升也有助于个人竞争力的提升。从文中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艺术创作领域,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勇敢创新,用创新体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