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厚道全集
11289500000156

第156章 该沉默时就要沉默

沉默,从表面上看好像显得愚钝木讷,其实不然,沉默是一种修行,是为自己镀上一个保护层,沉默是福,是无声中的有声,是上帝赐予纷繁尘世上的福音。所以,西方有哲人说过:倾听是最巧妙、效果最佳的陈述。

周朝后稷之庙,有三座金铸的闭口人像,孔子在金像的后背上铭刻了一句名言:“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害。”

孔子这里其实是在劝诫人们:为人宁可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不骄不躁,宁可显得笨拙一些,也绝对不可以自作聪明,喜形于色,溢于言表。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缄口金人训,兢兢恐惧身。出言刀剑利,积怨鬼神嗔。缄默应多福,吹嘘总是蠢。”善装糊涂,善于掩饰自己,不让他人觉得你知道太多不该知道的事,从而集中心思与力量来对付你。这便是“沉默是金”的道理。

沉默是金。其内在的寓意是:沉默本身不是金,只是一个炼金的过程,将各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后,才谨慎发言,这样,他给人捧出来的总是金子,自然会被人认为是一个极有价值的人,因而受到重视和信任。

人不可无缄口之铭!

“言多语失”。说话应当谨慎,舍弃那些不可说的话,只说应说的话。

口莲和尚在给其信徒的一封信中写道:“祸从口出而使人身败名裂,福从心出而使人生色增光。”有时说话的人并无恶意,但对听者而言,却可能伤及他的自尊心。所以劝诫人们,说话应谨慎,只说该说的话。

话说得体,则让人高兴;反之,只会让人伤心。就是同一个意思的话,出自不同人之口,听起来也有区别。你自己信口开河,根本意识不到会伤害人,但别人却认为你是有意的,如俗话所说“口乃心之门”,你明显是故意伤害他。

不爱多说话的人,内心并不糊涂,而是他明白话说多了必有闪失。有道德学问之人,总是说话谨慎,工作勤勉。因此,为人处世应少说话多做事。

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光说不做或只会说话不能付诸行动,久而久之,只会让人生厌。俗话说“言多必失”,多说话比起多做事往往给人以夸夸其谈的印象,倒不如少说话,多做实事让人感觉勤奋踏实,值得信任。一个人只有做行动上的巨人,少言多思,才能取得人生的成就。

司马迁作为一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他在《史记》中这样评价汉代名将李广:《论语》上说过位居于上的人行为端正,不发命令,下属也会效法他的行为去做;位居于上的人行为不端正,即使下了命令,也不会有人遵照去做。这说的就是李广将军这类人。我见过李广将军,他诚信忠厚,简直像个乡下人,不善于谈吐。可是当他逝世的时候,天下不管认识或不认识他的人,都因为他的死而哀痛不已。这是他忠诚笃实的品质取得了人们对他的信赖的缘故!

喜欢“说上几句”,不管知道多少,都喜欢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爱下结论,爱指点别人,这些语言行为都有过分张扬之感,于明哲保身不利,聪明人应引以为鉴。

人既在社会中杂处,只能少说却不能完全不说。无论是在探讨学问、接洽生意、交际应酬,还是娱乐消遣时,种种从我们口里说出的话,都一定要有重点,要具体、生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们虽未必能达到这个境界,但朝这目标努力是不会错的。要知道,为了保持你所说的话令人重视,永不令人生厌,唯一的秘诀是少说话。少说多听的人就能静静思索,使自己说出来的话更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