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有心眼做事有手腕全集
11289400000140

第140章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中国的官场哲学是一种“熬”的哲学,讲论资排辈,讲先来后到,这样就形成了青年人在底层,中年人在中层,老年人在上层的局面。而当代社会却需要中年人在高层。若想打破常规,不“熬”,就必须有贵人相助,靠贵人的提携连升三级。否则,就会在“熬”的过程中耗去青春,耗去魄力,最终成为凡夫俗子。

邓子龙,江西丰城人,明代著名的军事家、爱国名将、民族英雄。1531年,邓子龙出生在丰城市杜市镇。早年因为生计所迫,游走四方。嘉靖八年在丰城东门白云寺,遇到吉水人罗洪先,在罗洪先的指教下,邓子龙考中了武举人。

罗洪先帮助邓子龙考中武举,真正改变了邓子龙的一生,使他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从此邓子龙开始了长达40年的军旅生涯。

邓子龙先是投身于抗倭斗争中,率领江西官兵进驻福建泉外一带,英勇抗敌达十余年。他率部下先后转战福建、广东沿海,在数百次大小战役中屡建战功,由一个下级军官成长为经验丰富的大将军。

抗倭战争基本结束后,万历二年(1574年),邓子龙被调回江西,先后任抚州把总、鄱阳守备,并在江西铜鼓一带平定了李大銮起事。

战绩不凡的邓子龙再遇贵人,在巡抚潘季驯的举荐下,升任浙江参将,巡视宁波一带海防。

1583年,缅甸东吁王朝统一全缅后,不断发动侵袭我国云南边境的战争,吞食我国领土。邓子龙率部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反侵略战争,他连战连捷,直攻到缅甸副都阿瓦,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1592年,日本发动侵朝战争,应朝鲜国王的请求,明朝派援兵干预。已解甲归田的老将邓子龙出任明朝水师副总兵,率中国水师援朝抗日。1598年11月,在露梁津大海战中,年近古稀的邓子龙壮烈牺牲。

邓子龙至今英名远扬,福建、江西、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均有他的遗迹保存,他的墓地被江西省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子龙能名扬千秋,与贵人指教、举荐是分不开的。

在政坛上,因名人举荐而成功的例子还有不少。美国历史上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与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之间,尽管关系非常微妙,但没有亚当斯的举荐,杰弗逊就难以当上美国总统。

独立战争时期,亚当斯是北方的最主要领导人。1775年6月,第二届大陆议会期间,正是在亚当斯的提议和促成下,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队总司令(后来华盛顿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一年以后,又是约翰·亚当斯的极力举荐,托马斯·杰弗逊得以参加以亚当斯为首的五人起草小组,并执笔起草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最重要的文献——《独立宣言》。

杰弗逊是这群建国者中的年轻人,比亚当斯小十来岁,在政治参与上则晚了二十年。因此,在建国者中他当时的地位自然也就低得多。如果不是亚当斯举荐他执笔《独立宣言》,他根本就没有机会担负如此之重任,也不可能在政治声誉上突飞猛进。

1796年,不愿连任总统的华盛顿回归故里,在同年的大选中,亚当斯与杰弗逊的票数分列第一、二位。按照当时的选举规则,正副总统是由总统候选人中得票最多的两人分别担任。这样,亚当斯成为第二任总统,杰弗逊则成了他的副总统。两人的政见与治国理念不同,此后引发不少矛盾,私人友情也多少受到损害。

在1800年的大选中,亚当斯败北,杰弗逊当选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开始了民主化进程,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杰弗逊民主时代”。杰弗逊1801年3月宣誓就职,四年后连任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连任的总统。杰弗逊在政坛上步步高升,取决于当年亚当斯的举荐打下的基础,亚当斯是他的贵人,两人关系后来在晚年趋于和解。他们于同一天去世,相差只有5个小时。

可见,要想在政坛上打破常规的升迁秩序,需要贵人相助。

一个人的精神和能力毕竟有限,要想办好事、办大事,就应该学会借助各种有利条件。一个人仅靠一己之力是很难获得成功、取得伟大的成就的。要想用比较短的时间获得大的成功,你就要寻找身边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