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工业:印纺工业龙头
11285900000005

第5章 秦汉时期的染织技术

秦汉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染织工艺有着飞跃的发展。染织工艺的进步是服装质量得以提高的基础。当时的人们对服饰日益讲究,着装也渐趋华丽。很多出土文物证明了这一点。

秦汉时期的染料更加丰富,染色工艺已很发达,有一染、再染、蜡染,加深加固颜色等技术。秦汉时期的染织业在战国基础上发展成历史上空前的繁盛期。

彩绘和印花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凸版印花技术充分反映了我国秦汉时期的印染技艺水平。

秦汉时期的染料,无论是植物性染料、动物性染料还是矿物性染料的运用,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我国古代染色的染料大都是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而以植物染料为主。古代将原色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将原色混合可以得到间色,也就是多次色。

在秦汉时期,将织物染成青、赤、黄、白、黑颜色,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技术。青色主要是用从蓝草中提取的靛蓝染成的。东汉时期,马蓝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河南省陈留一带有专业性的产蓝区。

东汉末年的学者赵岐,路过陈留,看见山冈上到处种着蓝草,就兴致勃勃地写了一篇《蓝赋》,并在序中说:“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为业。”

赤色主要用茜草染红。汉代,大规模种植茜草。当时又从西域传入一种染红色的红花。用茜草染成的红色叫“绛”,接近于现代所谓的土耳其红。而用红花染成的红色叫“真红”,有“红花颜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之誉。

黄色主要是用栀子来染。栀子的果实含有花酸的黄色素,是一种直接染料,染成的黄色微泛红光。在两汉典章制度汇编《汉官仪》中,记有“染园出厄茜,供染御服”,厄即桅,说明当时染最高级的服装也用栀子。

白色可用天然矿物绢云母涂染,但主要是通过漂白的方法取得。漂白是使用化学溶剂将织物从漂染成为白色的过程。漂白生丝只要用强碱脱去丝胶即可。漂白麻,则多用草木灰加石灰反复浸煮。

黑色主要是用栎实、橡实、五倍子、柿叶、冬青叶、栗壳、莲子壳、鼠尾叶、乌桕叶等。这些植物含有单宁酸,和铁相作用后,就会在织物上生成黑色沉淀。这种颜色性质稳定,能够经历日晒和水洗,均不易脱落或很少脱落。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对植物染料的需要量也不断增加,因而在汉代出现了以种植染草为业的人。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千亩栀茜,千亩姜韭,此其人皆以千户侯等。”说明当时种植栀茜的盛况。红花传入中原后,也出现了以种红花为业的人。

秦汉时期的矿物颜料主要是朱砂,当时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逐渐成为普遍采用的颜料。此外还出现了蜡染技术。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大批彩绘印花丝绸织品中,不少红色花纹都是用朱砂绘制的。如有一件朱红色菱纹罗做的丝锦袍,就是用朱砂染上去的。

朱砂颗粒研磨得细而均匀,其色泽到今天仍然十分鲜艳,说明西汉时我国劳动人民使用朱砂已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

东汉以后,随着炼丹术的发展,开始人工合成硫化汞,古时称人造的硫化汞为银朱或紫粉霜,以与天然的朱砂区别,它主要是用硫磺和水银在特制的容器里进行升华反应提取。

蜡染技术在我国起源很早,据研究,最迟在秦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就掌握了用蜡防染的特点,利用蜂蜡和虫白蜡作为防染的原料。

蜡染的方法,是先用融化的蜡在白布或绢上绘出各种各样的花纹,然后放到靛蓝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蜡,布面上就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白花。

蜡染技术以其独到之处,是秦汉时期其他印染方法所代替不了的,因而沿用了1000多年。随着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传到中原以至全国各地,并且还流传到亚洲各国。

秦汉时期的织造技术主要有彩绘和印花两种形式。汉代织物上的花纹图案,内容多为祥禽瑞兽、吉祥图形和几何图案,组织复杂,花纹奇丽。

彩绘和印花,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很多,归纳起来约为两种:一是彩色套印,一是印花敷彩。

专家认为,两者的共同点是,线条细而均匀,极少有间断现象,用色厚而立体感强,没有渗化污渍之病,花地清晰,全幅印刷。这可见当时配料之精,印制技术之高,都达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

能够充分反映秦汉时期

印染技艺水平的是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凸版印花技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绸印花敷彩纱袍和金银泥印花纱,是凸版印花和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加工而成的,这是我国古代印染工艺的一大进步。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套印花纱及多次套染的织物,据分析共有36种色相,其中浸染的颜色品种有29种,涂染的有7种,以绛紫、烟、墨绿、蓝黑和朱红等色染得最为深透均匀。

汉代的染色工艺,从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汉墓出土的五光十色的丝、绣、毛类织品来看,虽然在地下埋了2000多年,色彩依旧那么鲜艳,足以反映当时染色工艺的卓越和色彩的丰富与华美了。

1959年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东汉墓出土的“延年益寿大宜子孙”、“万年如意”、“阳”字锦等,所用的丝线颜色有绛、白、黄、褐、宝蓝、淡蓝、油绿、绛紫、浅橙等。

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各种染色织物,经分析,除上述颜色之外,还有大红、翠蓝、湖蓝、蓝、绿、叶绿、紫、茄紫、藕荷、古铜、杏色、纯白等共有20余种色泽,充分反映了当时染色、配色技术的高超。

这表明当时我国已有相当完整的浸染、套染和媒染等染色技术秦汉时期的织染业在战国基础上发展成历史上空前的盛期。因此,当时从长安开始,有一条连接中亚、西亚和欧洲的陆上贸易通道,因主要运销中国的丝织物而称为“丝绸之路”。

与此同时,西汉武帝时继续拓展海路贸易,最后终于形成了一条由我国雷州半岛直达印度的“海上丝绸之路”。

我国的养蚕、缫丝、丝织、印染等技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和欧洲。这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和经济作出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