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养殖:畜牧渔业并举
11285700000011

第11章 年代久远的鱼类养殖业

古代渔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池塘养鱼的国家之一。在渔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先民在鱼类养殖、鱼类捕捞、捕鱼方法、渔具创制等方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编著了很多渔业文献,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我国的渔业文明不仅指导了当时和后世的渔业实践,而且也对世界渔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国是世界上养鱼最早的国家之一,以池塘养鱼著称于世。一般认为池塘养鱼始于商代末年。《诗经·大雅·灵台》记叙周文王游于灵沼,见其中饲养的鱼在跳跃的情景。这是池塘养鱼的最早记录。从天然水体中捕捞鱼类到人工建池养殖鱼类,是渔业生产的重大发展。随着渔业的发展,养鱼的种类逐渐增多。同时,在鱼池建造、放养密度、搭配比例、鱼病防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近代养鱼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我国的养鱼业,一般认为始于商代末年,依据是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上载有:“贞其雨,在圃渔”,意思是指在园圃的池塘内捕捞所养的鱼。以此推断,我国养鱼至少始于公元前12世纪。

战国时期,各地养鱼普遍展开,池塘养鱼发展到东部的郑国、宋国、齐国,还有东南部的吴、越等国,养鱼成为富民强国之业。

《孟子·万章上》中记载,有人将鲜活鱼送给郑国的子产,子产使管理池塘的小使将鱼养在池塘里。东晋散骑常侍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也说,战国时期的张仪和张若筑成都城,利用筑城取土而成的池塘养鱼。

这时的养鱼方法较为原始,只是将从天然水域捕得的鱼类,投置在封闭的池沼内,任其自然生长,至需要时捕取。

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史学家赵晔的《吴越春秋》等史籍记载,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曾养鱼经商致富,相传曾著《养鱼经》。该书反映了春秋时期养鱼技术的若干面貌。

西汉开国后,经60余年的休养生息,奖励生产,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至汉武帝初年,养鱼业进入繁荣时期。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说,临水而居的人,以大池养鱼,一年有千石的产量,其收入与千户侯等同。

当时主要养鱼区在水利工程发达、人口较多的关中、巴蜀、汉中等地。经营者有王室、豪强地主以及平民百姓。养殖对象从前代的不加选择,变成以鲤鱼为主。

鲤鱼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生长快、肉味鲜美和在鱼池内互不吞食的特点。同时有着在池塘天然繁殖的习性,可以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鲤鱼产卵、孵化,以获得养殖鱼苗。鱼池通常有数亩面积,池中深浅有异,以适应所养大小个体鲤鱼不同的生活习性。

在养殖方式上,常与其他植物兼作,如在鱼池内种上莲、芡,以增加经济收益并使鲤鱼获得食料来源。

湖泊养鱼也始于西汉。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说,汉武帝在长安筑昆明池,用于训练水师和养鱼,所养之鱼,除供宗庙、陵墓祭祀用外,多余的在长安市上出售。

我国的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表明,至迟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开始进行稻田养鱼。巴蜀地区农民利用夏季蓄水种稻期间,放养鱼类。

事实上,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在这个系统中,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则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吞食害虫等多种功能,这种生态循环大大减少了系统对外部化学物质的依赖,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历经千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不仅蕴含丰富的传统农业知识、多样的稻鱼品种和传统农业工具,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节庆文化和饮食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

东汉的养鱼方式还有利用冬水田养鱼。这种冬水田靠雨季和冬季化雪贮水沤闲期间的蓄水养鱼。

在汉代养鱼业发达的基础上,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养鱼著作《陶朱公养鱼经》。该书的成书年代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是春秋珍年越国政治家范蠡所作,一般认为约写成于西汉末年。

从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得知其主要内容包括选鲤鱼为养殖对象、鱼池工程、选优良鱼种、自然产卵孵化、密养、轮捕等。

自三国至隋代,养鱼业曾一度衰落,到了唐代又趋兴盛。唐代仍以养鲤鱼为主,大多采取小规模池养方式。

唐代养殖技术主要继承汉代的,但这时已人工投喂饲料,以促进池鱼的快速生长。随养鲤业的发展,鱼苗的需要量增多,到唐代后期,岭南出现以培养育鱼苗为业的人。当时岭南人采集附着于草上的鲤鱼卵,于初春时将草浸于池墉内,旬日间都化成小鱼,在市上出售,称为鱼种。

唐昭宗时,岭南渔民更从西江中捕捞鱼苗,售予当地耕种山田的农户,进行饲养。居住在新州、泷洲的农民,将荒地垦为田亩等到下春雨田中积水时,就买草鱼苗投于田内,一两年后,鱼儿长大,将草根一并吃尽,便可开垦为田,从而取得鱼稻双丰收。

宋元明清时期主要饲养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在养殖技术上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养殖区域也随时间在不断扩展。这是我国古代养鱼的鼎盛时期。

北宋年间,长江中游的养鱼业开始发展,九江、湖口渔民筑池塘成鱼,一年收入,少者几千缗,多者达数万缗。

南宋时期,九江成为重要的鱼苗产区,每适初夏,当地人都捕捞鱼苗出售,以此图利。贩运者将鱼苗远销至今福建、浙江等地,同时形成鱼苗存在、除野、运输、投饵及养殖等一系列较为成熟的经验。

会稽、诸暨以南,大户人家都凿池养鱼。每年春天,购买九江鱼苗饲养,动辄上万。养鱼户这时将鳙鱼、鲢鱼、鲤鱼、草鱼、青鱼等多种鱼苗,放养于同一鱼池内,出现最早的混养。

宋代还开始饲养与培育我国特有的观赏鱼金鱼。随养鱼业的发展,这时开始进行鱼病防治。

元代的养鱼业因战争受到很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元代大司农司下令“近水之家,凿池养鱼”。农学家王祯的《农书》刊行对全国养鱼也起了促进作用。书中辑录的《养鱼经》,介绍了有关鱼池的修筑、管理,以及饲料投喂等方法。

明代主要养鱼区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养殖技术更趋完善,在鱼池建造、鱼塘环境、防治泛塘、定时定点喂食等方面,有新的发展。

养鱼池通常使用两三个,以便于蓄水、解泛和卖鱼时去选鱼。池底北面挖得深些,使鱼常聚于此,多受阳光,冬季可避寒。

明代后期,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还创造了桑基鱼塘和果基鱼塘,使稻、鱼、桑、蚕、猪、羊等构成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从而提高了养鱼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混养技术也有提高,在同一鱼池内,开始按一定比例放养各种养殖鱼类,以合理利用水体和经济利用饵料,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收益。

河道养鱼也始于明代。这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将河道用竹箔拦起,放养鱼类,依靠水中天然食料使鱼类成长。明嘉靖时期,三江闸建成,绍兴河道的水位差幅变小,为开发河道养鱼创造了条件。

池养也见于明代。松江渔民在海边挖池养殖鲻鱼,仲春在潮水中捕体长寸余的幼鲻饲养,至秋天即长至尺余,腹背都很肥美。

清代养鱼以江苏、浙江两省最盛。其次是广东。江苏的养鱼区主要在苏州、无锡、昆山、镇江、南京等地。浙江养鱼以吴兴菱湖最著名,嘉兴、绍兴、萧山、诸暨、杭州、金华等地都是重要的养鱼区。

广东的养鱼区主要在肇庆、南海、佛山。其他如江西、湖北、福建、湖南、四川、安徽、台湾等省,也有一定的养殖规模。养鱼技术主要承袭明代的,但在鱼苗饲养方面有一定发展。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鳞语》说,西江渔民将捕得的鱼苗分类撇出,出现了最早的撇鱼法。

在浙江吴兴菱湖,渔民利用害鱼苗对缺氧的忍耐力比养殖鱼苗小的特点,以降低水中含氧量的方法,将害鱼苗淘汰,创造了挤鱼法。

除了鱼类外,我国古代还有牡蛎、蚶子和缢蛏。牡蛎早在宋代已用插竹法养殖,明清时期养殖更加广泛。清代广东采用投石方法养殖,如乾隆年间东莞沙井地区的养殖面积约达200顷。

明代浙江、广东、福建沿海已有蚶子养殖业。在水田中养殖的泥蚶以及天然生长的野蚶,人们已能对两者正确加以判别。

明代福建、广东已有缢蛏养殖。《本草纲目》、《正字通》、《闽书》等记述了缢蛏滩涂养殖的方法。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水产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