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你应该懂点投资学
11274500000007

第7章 郁金香与洋葱——经济泡沫的启示

第二章 投资创造财富

投资理财极为重要,财富的积累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我们应该如何投资?在投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哪些要素构成了我们投资获利的必要条件?

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成熟的思维和良好的心态。探求投资智慧的过程是一个感悟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因人而异。感悟的周期越短,蒙受的损失就越少,通过投资而赢利的时间也就会提前。所以,我们需要尽力缩短这个周期。

前车之鉴是最好的老师,深刻的道理常常蕴含在微小的事物中。本章通过对一些历史事件、生活现象以及笔者所见所闻的解读,分析投资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希望能给读者以启示。

“郁金香狂热”发生在17世纪的荷兰,它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泡沫经济事件。自1634年开始,一些从荷兰境外引进的郁金香品种受到人们的追捧,价格持续上涨。投机者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开始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在舆论的鼓吹之下,郁金香球茎价格疯狂飙升,出现巨大的泡沫。泡沫破灭之后,市场上郁金香球茎的平均价格仅剩下高峰时期的约1%。大量财富快速蒸发,引发了荷兰各大都市的混乱。

相对于今天来讲,虽然当时的经济体系比较简单而独立,产业间的相互影响也不如现在深刻,但泡沫的破灭还是给荷兰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此后的近半个世纪中,欧洲经济中心向英吉利海峡迁移,荷兰的海上霸主地位也日渐衰落。一些参与郁金香交易的平民由于盲目追逐郁金香买卖所带来的收益,放弃了原来赖以生存的营生,而泡沫的破裂,使他们遭受了经济上的灭顶之灾。

“郁金香狂热”的影响是巨大的,成因却相当荒谬,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郁金香狂热”大致分三个阶段——

初期,大量的植物爱好者出于对郁金香的喜爱,开始不断买进郁金香球茎。郁金香生长周期较长,其产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因此,随着需求的持续增加,郁金香球茎的价格大幅上涨。这个阶段的价格上涨可以看作完全是由正常的供需因素所引发的。

中期,由于郁金香球茎价格的持续上涨,一些投机者看到了炒作的机会,他们对郁金香的栽培或欣赏完全没有兴趣,参与市场交易只是为了炒高价格,而后卖出获得收益。此时,郁金香爱好者的数量也大幅增加,需求量进一步扩大,郁金香交易市场空前繁荣,原本只有冬季才进行的郁金香球茎交易,变成了一年四季的常态交易。在活跃的交易市场中,出现了许多一夜暴富的传奇式人物,也出现了令人瞠目的交易价格,一个高级品种的球茎换取一座豪宅的情况时有发生。

后期,受这种财富效应的影响,很多平民也加入到疯炒郁金香的狂潮中。他们手中的资金有限,所以只能通过购买低价品种入市。这种交易不断推高普通郁金香品种的价格。渐渐地,这些平民也获得了收益,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平民资本入场。由于现货供不应求,出现了期货形式的交易。但在这个阶段,因为高端品种价格过高,真正的郁金香爱好者已经不再买入,而平民大量买入的低端品种并非爱好者所需。在这种情况下,郁金香仍然价格高企,但已出现有价无市的局面。最终,由于没有买家,而大量平民资本是采用抵押借贷的方式获得炒作本钱,所以价格突然暴跌,泡沫破灭。

说到泡沫破灭的导火线,有一个颇有讽刺意味的传闻:在泡沫鼎盛时期,有一个单身父亲倾其所有购得了一个稀有球茎,却不幸意外身亡。其两个幼小的女儿完全不懂郁金香交易,在家徒四壁、极度饥饿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郁金香球茎,较大的女儿把它当作洋葱和妹妹分着吃掉了。这个事件迅速引起投机者的恐慌情绪,他们大量抛售手中的球茎及交易合约,致使郁金香价格大幅下跌,平均跌幅超过90%。

综观古今,放眼中外,无论是与“郁金香狂热”并称近代欧洲三大泡沫经济事件的英国“南海泡沫事件”、法国“密西西比公司事件”,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无论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君子兰大战”、1993年海南的房地产泡沫,还是2008年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美国次贷危机……它们都经历了与“郁金香狂热”相似的三个阶段,即最初是商品的供不应求,之后价格上涨吸引了大批投机者进行炒作,最终引发集体性的狂热以致泡沫破灭。

归根结底,经济泡沫的产生是人性中的非理性因素所致。即受到社会上投机赚钱的获利心理影响,用迟早爆炸的炸弹做“击鼓传花”的游戏,最后接手的那些人必然会遭受巨大的损失,并造成社会经济的恶性动荡。泡沫只要有生存的载体,加上民众的投机和趋利心理的膨胀,就会迅速蔓延。历史也不止一次地证明,公众的盲目跟风心理,会使泡沫汇聚成极具破坏力的狂潮。贪婪使许多人失去了理智,而狂热的人们会倾向于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各种“合理”的解释,并自发地不断提升对价格的预期,妄想价格的无休止上涨。

在泡沫急剧膨胀时期,也不乏冷静理性的人指出风险,但这类言论会被很多人置若罔闻,甚至嗤之以鼻,而市场价格的确仍会暂时继续上涨。上涨所带来的财富效应,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炒作。一些投资者甚至明知市场中存在着泡沫,但由于没有对抗泡沫的其他方法,基于对资产安全的考虑,而不得不随波逐流。比如,2009年我国的房地产价格屡创新高,很多购房者虽明知房价已严重偏离合理的范围,存在明显的泡沫,但仍然加入到购房大军中,以求规避资产贬值的风险。这些人需要谨记索罗斯的名言:“市场有时候很愚蠢,你也没必要太聪明。”

毋庸置疑的是,既然泡沫出现了,就会有破灭的一天,无非是破灭的时间和影响程度不同而已。泡沫持续时间的长短,主要受产品需求的刚性程度、增加产出的周期、价格上涨的速度、投机资金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求刚性强的商品,其泡沫产生和持续的时间一般比较长,因为需求是可以长期持续增长的,比如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增加产出的周期,与泡沫持续的时间也有直接的关系。从理论上讲,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产能的商品是不会出现泡沫的,因为需求与供给很快可以达成平衡,不会提供泡沫产生的温床。如果产能扩大的周期较长,则泡沫持续的时间也会相应延长。另外,价格的上涨速度较快,则泡沫有可能会被较早地推至破灭的边缘。投机资金的成本,也是影响泡沫持续时间的重要因素,如果投机资金的成本过高,则持续时间会相应缩短,反之则会延长。泡沫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与泡沫的规模和泡沫所持续的时间成正比的。规模越大,泡沫持续的时间越长,其对经济的冲击和破坏力就越强。

不同于“郁金香狂热”经历了近4年的过程,在法国“密西西比事件”中,泡沫是快速膨胀的,破灭的速度也同样惊人。

“密西西比事件”发生在“郁金香狂热”的80年后。从1719年5月开始,法国股票市场连续上涨了13个月,印度公司的股票价格从500里弗尔涨到逾10000里弗尔,涨幅超过了20倍。但从1720年5月开始,法国股票市场连续下跌13个月,跌幅达到95%。

泡沫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经济的泡沫中存在着大量的参与资金,其中大部分来自金融机构的贷款,泡沫破灭后,大量纸面上的财富蒸发,会产生大量银行坏账,进而影响到经济中的其他领域。其次,在泡沫产生的过程中,大量实体经济中的资金在逐利因素的驱使下,涌入投机交易。泡沫破灭后,实体经济会因为资金的短缺而元气大伤,短期内难以重振。比如2007年,我国大量中小企业主携企业流动资金进入股市以期获利,最终不仅在资本市场蒙受损失,企业也因为资金周转不灵而陷入窘境。第三,在泡沫膨胀的末期,大量介入的平民资本常常接到接力赛的最后一棒,在泡沫破灭之后,成为最终损失的承担者。由此引发的购买力下降、消费需求减弱等社会问题,都将对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

泡沫纵有万般罪恶,但其皆由人性所致。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我们不难判断,泡沫必然还会不止一次地出现。仅凭个人之力是无法阻止泡沫的出现的,对于投资者来说,应该如何面对这个现实,怎样在经济的泡沫中保护自己,甚至将其作为财富积累的契机呢?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泡沫形成与膨胀的特点来寻找资产价格上涨的迹象。对于自己有需求的商品或固定资产,我们可以提前买入,以免价格大幅上涨给自己带来损失。比如在2003年左右,房地产市场就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供不应求的情况,从迹象上很容易判断,因为很多地区的置业者买期房需要彻夜排队,并且有些时候,还要托关系才能买到。同时,房地产又是具有刚性需求特性的,那么这就决定了房地产的价格会出现上涨。这就形成了进入泡沫产生的第一阶段的条件。此后,在需求和赚钱效应的推动下,大量炒作资金进入市场,价格加速上涨。这就进入了泡沫膨胀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全民参与炒作的阶段,准确地说,目前为止这个阶段还没有来到。如果有买房需求,并且存在购买能力,那么在出现供不应求的迹象时,买入房产是一个较好的机会。

泡沫的产生一般是基于几个因素的推动:一是该商品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并且这种情况仍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任何投资的机会,都是基于供需关系的失衡,没有供不应求的局面,就不会存在商品价格的上涨。二是商品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特点,比如房地产、农产品等。像郁金香这种实际上仅有观赏价值的商品,其价格上涨的持续性必定较弱。三是货币政策的导向,即投机(资)资本的成本问题。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则投机(资)成本较低,投机者就有可能倾向于将资金用于对商品价格的炒作,并以此来获利。

其次,我们可以根据泡沫形成与膨胀的三个阶段的特点进行股票投资。股市是一个非理性的市场,股票价格和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多数时间都处于被高估或被低估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股票市场中,泡沫是一种相对正常的现象。

在股市泡沫出现之前,市场价格通常处在比较低的位置。较低的价格使其具有更大的投资价值。这时,一部分价值投资者开始陆续进入市场。从市场表现来看,交易量出现增长,同时价格止跌,并且出现一定幅度的平稳回升。之后,由于资金的不断进入,在较低的价格上,股票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那么形成股市泡沫的第一阶段的条件就具备了。这个阶段常常会发生在降息周期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阶段视为进入市场的良好时机。但这个阶段,绝大多数投资者往往已经在之前的漫漫熊市中失去了对市场的信心。所以,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处在一片对市场的看空之声当中,同时大部分投资者早已对市场充满恐惧。在这个阶段进入市场的投资者是极少数,但他们却将从这个市场中获得巨大利润。

随着股票价格的上涨,财富的增长引起了许多投机者的关注,有经验的投机者纷纷进入市场轮流交易,把股票价格进一步推高。而投机资金介入推高股票价格,这正是股市泡沫第二阶段的特征。这个时候,大多数人持观望的态度,因为市场情况已经开始好转,但很多投资者还是不敢入场,因为之前的下跌对于他们的心理影响太大了。虽然市场中的交易量继续增长,很多股票也已经完全改变之前在低位盘整的走势,但由于多数投资者都仍然不看好市场,所以这个时期也只有少数对市场具有独到的见解,并且坚持己见的人,才会进入市场。在这个阶段,可以考虑进行短线或者波段操作。只要控制好参与的资金比例,同时设定好止损计划,是完全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的。

由于大量的投机资金一批批涌入,产生的赚钱效应让原本观望的投资者再也按捺不住入市的冲动,开始涌入市场。这时全民参与炒股,周围看多之声不绝于耳,炒股成了市井中的热门话题,连写字楼里的保洁员在走过显示着股市行情的电脑时,也充满期望地停下来张望——我们可以推断出,股市泡沫的第三阶段来到了。这时,股票价格被推至巅峰,泡沫即将破灭,价值投资者早已经离开市场,一部分投机资金也开始小心翼翼,只有最后介入市场的、不具备专业水平的投资者仍然意犹未尽。但是等待他们的,很可能就是泡沫破灭后惨痛的损失。

泡沫的出现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却又是不可避免的,其形成无非是经济周期与人类的群体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其形成规律,找到在泡沫中减少或者避免损失的途径,就会抓住获得丰厚收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