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你应该懂点投资学
11274500000032

第32章 生活快乐比金钱重要——投资的最终目的

一天,渔夫躺在海边的沙滩上晒太阳,一个富人走过来说:“你为什么不去工作,而要在这里浪费时间呢?”渔夫问:“我为什么要去工作?”富人说:“你去工作,就可以赚到足够的钱,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可以有假期。”渔夫有些不明白,便问这个富人:“那么有了钱,有了自己的事业,又有了假期,我又能干什么呢?”富人回答道:“这样,你就可以去夏威夷海滩度假了。”“那我现在在干什么呢!”渔夫回答道。

很多时候,我们追寻财富,却忽略了生活本身所带给我们的快乐,而这恰恰应该是追求财富的最终目的。诚然,如果我们想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更强的幸福感,那么我们就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但这个物质基础其实只要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比如可以承担日常支出,并且存有一些积蓄来赡养父母、抚养子女、支付医疗费用等就可以了。

许多人常常因为执着于创造财富,而忽略了创造财富的最终目的。我们工作、投资创造财富,最终的目的是改善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而如果只是一味地沉浸在对财富的追求中,而忘记了这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舍本逐末了。

获得更多的财富,并将自己的物质消费水平提高到新的层面肯定是好事。但同时我们应该考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如果付出的代价是承担过重的压力,失去了快乐和幸福,就要反思这样是否值得。我们可以通过工作和投资获得尽可能多的财富,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心理感受会更好。

许多数据表明,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的幸福感并没有提升。在一项对全球各国人民幸福指数的调查中,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经济也并不发达的小国——不丹,其幸福感指数却居于世界第一位。这更加说明,虽然一些时候,物质财富可以带给我们幸福感,但物质财富与幸福感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近年来,一些事业有成的人因过劳而英年早逝的现象时有耳闻。某位年轻企业家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某一天在结束了当天的工作,签署了最后一份文件之后,他从18层高的办公室窗户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物质生活早已安然无忧,但他并不快乐,甚至比一些贫穷的人痛苦得多。

在追寻财富的同时,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并重新审视一下自己,让自己享受生活的乐趣。对于财富,我们要时刻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可以付出努力,但不去过分地追求回报。这样会更能把握生活的本质,而不至于偏离正常的人生轨迹。

《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告诫我们,贪婪是祸患的根源——

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但收获甚微。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他说:“只要你能不停地跑一圈,你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你所有。”于是,农夫兴奋地朝前跑去。他跑累了想休息一会儿,然而一想到如果有更多的土地,就会更加富有,他就继续拼命地往前跑。一路上不断有人告诉他,你该往回跑了。但农夫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想得到更多的土地。最终,农夫因心衰力竭倒地而亡。生命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过度的欲望使他失去了一切。

生命远比外在的财富更加重要。如果能怀着一颗善良的感恩之心,宽容豁达、充满热情地工作和生活,就可以过得更加幸福和快乐,也会使我们更早体会到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