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11272300000013

第13章 生活中重要的话

——[美国]山达鲁斯

生活中,每个人都想并愿意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爱你”。

其实,想听的并不一定都好,不想听的也不一定都差。但是,还有几句话对我们同样重要,我们却常常忘记它们,其中一句就是:“我就来”。

当你疲惫了一天下班回家想要冲个热水澡却发现家里的热水器坏了,你忙给修理公司挂了电话,那边传来了“我就来”时,你无疑会感到极大的轻松。当你驾车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上车子突然熄火,后面的汽车又排成长龙拼命地鸣笛催促时,你心急火燎地摸出最后一个分币打通了朋友的电话,得到一句“我就来”会让你如释重负。

“儿子,明天我到你家,你来接我好吗?”母亲说。

“亲爱的,我现在病了,你能来看我吗?”妻子说。

“爸爸,下礼拜学校开毕业典礼,你能来吗?”孩子说。

“我就来。”你应该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轰炸英国首都伦敦时,国王全家都没有离开那里,王后说了一句最重要的话:一国不能无君。

你有没有过和朋友为了争论某个观点而面红脖子粗,当事情结束后才发现自己的观念或许错误。但是,当时你绝不会说:或许你是对的。这句话犹如叫一个人在激战中放下武器,在争执中承认错误,是很伤面子的。但是,如果在需要之时,不说这句话也许会是对自己最严重的伤害。在家庭纠纷中,如果夫妻中有一方肯说了这句话,那么,在这个世界上法官、律师的职业也就不会存在了。

成功人士的父母最爱对他们讲的一句话是“你自己应该明白”。小孩子在成长中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自己难以处理的问题,他们会求助于自己的父母。但聪明的父母会对孩子说:“你自己应该明白。”孩子往往会非常委屈,“这是什么意思?我需要你的指点,需要你告诉我该怎么做。”一个固执的孩子也许会说:“就算是我自己明白,但我的心并没有告诉我该怎么做呀!”称职的父母会笑笑说:“学会去听吧,好孩子。”在人生旅途上,人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事先难以预料的难题,也总会有人建议我们去如何如何地对付难题,但做出最后选择的应当是我们自己。因此,当我们想要得到一个问题的最终解决办法时,最好还是“你自己应该明白。”学心理学的人把这叫做“本能反应”,宗教之人称其为“自我行为的加强”。不管叫做什么吧,人总归有能力对自己的生活做出最正确的回答。这是生活给予人们最好的礼物,人们要学会使用这一礼物。

人们往往不能预测自己的一生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当问题出现时,会发现这些简单然而意味深长的句子是有用的。

人的一生中难免遭遇挫折,当难题出现时,我们会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句子,是非常有用的:

“我就来。”

“或许你是对的。”

“你自己应该明白。”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论生活

——[俄国]托尔斯泰

请注意,握好你的钢笔。以下的内容是你必须要做好笔记的。

(一)习惯是伟大的。习惯使得以前无论何时都需要许多努力——精神的要素和动物的要素相斗争——的各种行为,不再需要那些努力和注意,而让它们能够使用到后来的工作上面去。习惯是凝固基石的石灰,它使得在基石上面能够加上新的石块。可是,这种习惯的善的性能,当斗争的解决对动物的要素有利的时候,也可以变成不道德的原因。即发生了人吃人、执行死刑、进行战争、私有土地、卖淫等等事情。

(二)不错,信心、迷信、妄想都给人生以巨大的力量。然而,在这种场合为了实行人生一切法则就得制定重要的、惟一的、而且大部分可能的形式和方法,比如教会法则的实行、去势、自焚、无信仰者的绝灭等等。而在没有迷信的信仰的场合,为要解决以上帝的共同法则为基础的人生最重要的一切问题,爱是必要的。这种活动并没有像前者有鲜明的现象。

(三)自我牺牲越来得大,谦虚也就越来得困难。相反的场合也正相反。

(四)临死的人所说的话意味特别深长。可是,我们不是时常都朝着死亡走着吗?老年人更加明显的是这样。让老年人理解自己所说的话意味特别深长吧。

(五)“他跪拜、哭泣、诵读祈祷书,向上帝请教自救之道,但在心之深处却感到这一切都是无聊的事情,没有谁会救自己的。”

(六)为了使所谓“野蛮人”变成文明人而传授自己教会信仰的牧师们是多么可怕,是多么可惊的不逊和疯狂呵!

(七)被我们称做世界的是由意识和被意识到的东西这两部分所合成的。没有意识,也就没有世界吧?但是,却不能说:没有世界,也就没有意识吧?可不是吗?

(八)在言语上我们常常说:不要跟人谈及他所难于理解的事物。但是,在实际上,我们却往往不能自制,完全无益地浪费唇舌,感情激动地对那些人谈着他们所不理解的事情。

(九)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未成年的孩子们和动物的生活就是这样的。但是,所有利己的生活对于有理性的成年人而言,都是一种不自然的状态——跟疯狂相同。然而,世上大部分的妇女在儿童时代都过着合法的利己生活;其次生活于动物的家庭爱的利己主义,以及生活于利己的夫妇爱,不久就依靠孩子们而生活。失去外部的利己生活,具备着思虑和辨别,但依旧还是缺少普遍的博爱精神而停留在动物的状态中。这种女性的生活状态是很可怕的,然而却是极普通的。

(十)你想要为别人服务,劳动者想要劳动,但要为工作而得到利益,必定要有工具。不但是这样,而且必定要有最好的工具。可是,你是怎么样的呢?具备着各种物质、性格、习惯、知识等等的你,果然能够从自身提出为万众服务的最好的工具吗?对于你,必要的事情,并不是服务于人,而是服务于上帝。而服务于上帝这件事情——是明白的、被规定了的,那就是你要扩大自己内心的爱。由于扩大自己内心的爱,你就不得不服务于人们。而你,对于自己,对于人们,对于上帝,都同样有必要服务。

(十一)不幸的并不是受到痛苦的人,而是将痛苦给予他人的人。

(十二)所有的人都处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因而不能把任何人加以否定。可是,有些人,他们在现在的境地过于隔绝和无知,我们只好完全像对待孩子般地去对待他们。即我们虽然爱、尊敬、庇护他们,但不能够跟他们站在同一水准,也不能够向他们要求对于他们所缺少的东西的理解。但有一件事情使得这样地对待这些人更加困难,那就是孩子们具有知识欲和真实性,而这些成了人的“孩子们”却缺乏这些东西;反之,他们保留着冷淡以及对于自己所不理解的东西的否定,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信太过。

一个人如要不虚度自己的一生,他必须知道,什么是他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为了知道这一点,他必须理解他自己和他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世界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