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比喻一个人空有满腹才华、本领,却不能直接为己用,不得不借助他人力量,为他人服务。现多作为颂扬“甘为人梯”的精神,属褒义。
【出处】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六百七十。
唐朝的一位不大出名的诗人,名叫秦韬玉。但他写的一首题为《贫女》的七言律诗,却非常著名。全诗如下:蓬门未识翁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
诗的大意是:我这个生在穷人家的姑娘,从小就穿着粗布做的衣裳,因为家境清贫,我都长成大姑娘了,还没人来替我说媒。如今,人们看重的只是衣着、打扮,有谁欣赏我的高尚情操呢?我有一双灵巧的手,针钱活儿也在姊妹们之上。至于把眉毛画得长长的,去讨人家的喜欢,跟别人争妍斗丽,这种事情我是不愿意干的。你看我这样的脾气、性格,不随和如今的世态人情,即使有良媒相托,不也是难择佳婿吗?唉!我自己的亲事毫无指望,叫人心神不定,可是还要天天手按金线、银线刺绣绸衣罗裙,不停地为人家缝制出嫁的衣裳啊。
诗人的字里行间表现出对现世的强烈不满,因为出身的卑贱,导致待遇的不平等,却毫无办法。那些才智超群的寒士,终年为人家谋划、献策,得不到朝廷的赏识、重用,这是多么叫人伤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