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事明察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11259400000004

第4章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已经败落的事物,但在一段时期内,尚能维持某些兴旺繁荣的景象。

此典出自《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注:“夫泉竭则流涸,根朽则叶枯;枝繁者荫根,条落者本孤。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大。”

魏明帝临终的时候,委托曹爽、司马懿一起辅佐幼主曹芳。然而,司马懿久有篡夺曹氏政权的野心,曹爽远不是司马懿的对手。那时候,有一个人叫曹冏,是曹氏宗室的人。他看清了曹氏宗室存在的危机,就上书劝告曹爽,叙说了历代皇族统治灭亡的原因,劝说曹爽不但要同本姓的族人建立亲近的关系,而且要与异姓有才干的人建立友好的关系,那样做了,才能巩固曹氏集团的统治基础,即使有什么变化,也能维持下去。

曹冏劝道:“如果没有泉水,河流就要干涸;树根腐朽,树叶就要枯萎。枝繁叶茂,树根才能得到庇护;枝条凋零,树干也就孤立了。所因此人们常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是因为这种虫子脚很多,所以虽然死了,也能支撑其身体不倒。这句话讲的是小事,却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