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事明察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11259400000128

第128章 邪不干正

“邪不干正”也作“邪不胜正”,它的意思是,邪气不会压倒正气。

此典出自《辽史·王鼎传》:“鼎宰县时,憩于庭,俄有暴风举卧榻空中。鼎无惧色,但觉忱榻俱高,乃曰:“吾中朝端士,邪无干正,可徐置之。”须臾,榻复故处,风遂止。”

辽道宗时期,辽国有一个大臣,叫王鼎,字虚中,涿州(今河北涿县)人。他从小就勤奋好学,博通经史,于辽道宗清宁五年(公元1059年)考取了进士,从此踏上仕途。

王鼎当县官时,有一次在庭院里休息,突然刮起一阵暴风,把他的卧榻卷到空中。王鼎一点也没觉得害怕,只觉得睡枕和卧榻一起升高了,他说:“我是朝廷命官,不许妖邪冒犯正气,可把我慢慢放下来。”没过一会儿,卧榻真的落到原处,风也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