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农耕桑田(兰州历史文化)
11258900000028

第28章 历代诗人的蕨菜情结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诗兴大发,写有“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的著名诗句。唐代诗人温庭筠也在《锦城曲》中写道:“蜀山攒黛留睛雪,笋蕨芽萦九折。江风吹巧剪霞绡,艺上千枝杜鹃血。”清代诗人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中说:“蕨菜用鸡肉汤,或煨或炒,自别风味。”

以上诗人咏叹的是一种叫蕨菜的蔬菜,为什么历代诗人对它情有独钟?因为它是一种野生的佳蔬,因受雨露滋润,无污染,属纯天然绿色植物,加之鲜嫩多汁,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因而倍受人们的喜爱。据说清朝两江总督梁章钜,对蕨菜更是喜爱无比,以致“每饭必具”。

蕨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凤尾蕨科,因其嫩叶酷似龙爪,又名龙爪菜,有些地方还叫“佛手”。还因其卷曲的嫩叶生长舒展后像锯齿,又叫锯菜。蕨菜多生长在山野,高一米左右,根茎长,匍匐地下延生,其叶呈卵状三角形,二、三叶羽状分裂,背面常有毛。其叶柄长而粗,无毛,埋在土中部分呈淡褐色有细毛。《本草纲目》记载:“蕨处处山中有之,二、三月生,拳曲状如小儿拳,长侧展开如凤尾,高三四尺。”

蕨菜是上等的野生山菜,食用部分是它的嫩叶和幼茎。每年初春发芽,春暖花开时节的蕨菜最美味可口。蕨菜的采摘颇为讲究,当蕨菜长到三十厘米,嫩叶尚未舒展而呈蜷曲状的时候采摘最佳,否则的话,等到叶子舒展以后,就老而不好食用了。蕨菜分绿蕨和紫蕨两种,人们通常把绿蕨叫做羊蕨,把紫蕨称为牛蕨。羊蕨翠绿,茎细,肉薄。牛蕨紫黑,茎壮、肉厚,在国际市场上更受欢迎。

蕨菜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远在二千四百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食用。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从刚开始的普通家庭餐桌进入上层社会的食谱,最后竟然成为敬奉皇帝的贡品。据测定,蕨菜株含百分之三十六点五的淀粉,百分之三十的粗纤维,还富含蛋白质、脂肪、磷、钙和维生素A、C等营养物质,此外,蕨菜还含有野樱甙、延胡索酸、琥珀酸等成分,是一种别具风味的野生蔬菜。蕨菜不仅可以配制菜肴,还可制粉、酿酒,全株入药,还可以解除疮毒,去热利尿,对痢疾等病也有一定的疗效。不仅国内消费者喜爱,也深受国外消费者的珍视,尤其是日本国民,对蕨菜更加崇尚,称之为“山菜之王”。

蕨菜是甘肃著名的“三菜”(发菜、蕨菜、薇菜)之一,也是兰州的珍贵野菜,主要产自皋兰北山和榆中南山的二阴地带,区域生长面积约430平方千米,以兴隆山生长最多,七里河区湖滩乡和石佛沟以及永登连城、缸子沟等南山地带的海拔2000米~2500米的高山、幽谷、草地和疏林之下均有生长,是兰州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据说,一吨干蕨菜,价值相当于出口四十吨大豆,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据统计,兰州市每年蕨菜的出口量只占国际需求量的百分之二点七,因此,对于兰州的蕨菜开发,潜力巨大,可以说是商机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