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农耕桑田(兰州历史文化)
11258900000017

第17章 从“救命水”到“致富水”的艰难抉择

说起秦王川,兰州人不禁会眉飞色舞,自豪地说:“那可是咱们兰州的粮仓呀!”可是,这是“引大入秦”以后的事。

秦王川位于兰州北部,包括永登的秦川、古山、西槽,皋兰的西岔,景泰的正路等地区,总面积2300多平方千米。秦王川是个山间盆地,北部和东北部为东祁连山的摺皱带,东、西、南面是黄土丘陵区,这里地势相对平坦,土地肥沃,但却是一个异常干旱的地方。这里年平均降水量为276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900毫米。由于干旱少雨,这里以前是基本上不长庄稼的荒滩,却生活着近30万人口,可以说,这里的生活环境远远超出了人类生存的极限。尽管这里是张三发现沙田的地方,而且后来沙田地也占到耕地面积的80%,但是,这里仍然是甘肃省最干旱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沙田地的确曾给秦王川带来了无限生机,它对抗旱保收、提高产量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它的致命缺陷也很快表露出来。它寿命短、劳动强度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尤其它的恶性循环,更让秦王川人苦不堪言。因此,秦王川人急切盼望着“苦死老子,富死儿子,穷死孙子”的悲剧不再重演,热切地盼望着有朝一日能种上一劳永逸的水浇地。也许,这只是秦王川人的一个美好的梦,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美好的梦竟然在公元20世纪末成为现实。

据说秦王川名称的来历,与薛举有关。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金城校尉薛举乘机起兵,于大业十三年(617年)称兵割据,自称“西秦霸王”,建元“秦兴”,定都兰州(庄严寺为其故宫,今兰州晚报社)。薛举雄心勃勃,在很短的时间里很快占有今甘肃临夏、青海乐都、青海循化及陇山以西的大片土地,军队发展到十三万人。大业十三年(618年)七月,薛举在金城称帝,后迁都天水,改称“秦帝”,然后挥师东进,打败秦王李世民,并联手突厥攻取长安,然而,临出兵时却突然暴病身亡。

相传秦王川就是因为薛举在这一带驻军屯垦而得名。有些老年人还记得秦王川的中心五道岘曾建有“秦王庙”,庙内有薛举的塑像。这里还传说,每逢雨过天晴的时候,天空就会出现“秦王城”,并显现出激烈的撕杀场面。老辈人迷信地认为是薛举在为自己鸣冤叫屈,发泄心中的怒火,据说他的突然暴病身亡,是中了秦王李世民的暗箭。传说归传说,其实“秦王城”的出现,只不过是在沙滩上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时,把远方的景物显示在空气中的一种“海市蜃楼”现象而已。

就是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却因为一个叫“引大入秦”的水利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它的命运,从而将世人的目光重新聚焦在这里。

1987年,国务院批复了由省、市有关部门提出的“引大入秦”(从大通河天堂寺引水到秦王川)工程,并明确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改变贫苦面貌、安置贫困山区移民为其三大目标。同年,该项目争取到了世行贷款配额1.23亿美元,该工程正式启动。“引大入秦”工程作为国家和甘肃省及兰州市的重点建设项目,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工程东一干渠、总干渠、东二干渠先后于1993年、1994年、1995年建成通水,黑武分干渠、电灌分干渠分别于1998年、2000年建成通水。到了2002年,该工程的预建项目已经基本完成,共建成支渠、分支渠61条,总长766千米。

与此同时,随着大通河水源源不断流入干渴已久的秦王川,使这个昔日贫瘠沉寂的土地成为人们注目的对象。如今,面对良田万顷、绿树成阴、瓜果飘香、鸟语花香的秦王川,人们已经很难想象二十多年前的秦王川干旱而贫瘠的记忆。“引大入秦”后,灌区农业、生态基础得到了很大改善。粮食平均亩产由通水前的60千克提高到350千克,人均占有粮食到达550千克,可以说,当初设想的解决灌区群众温饱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在移民安置上,也取得了成功,新移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基本实现了“一年搬迁,三年定居,五年解决温饱”的目标。可以欣慰地说,当年国务院希望的“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改变贫苦面貌、安置贫苦山区移民”三大目标已基本实现。

“引大入秦”工程在改变秦王川生态面貌的同时,也为秦王川整个社会注入了强大的新鲜血液。由于秦王川有了希望之水,一下子吸引了很多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并形成了高新农业示范、农产品加工、畜牧禽养殖等农业产业链。随着上川、秦川、中川等撤乡建镇,秦王川的小城镇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可以说,整个秦王川一片勃勃生机。

然而,令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哗哗”流淌的“救命水”却突然间用不了,成了秦王川多余的“发愁水”。这究竟是为什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尴尬事呢?原来,当年设计的“引大入秦”工程引水能力和国家核定的水资源配额为4.43亿立方米/年,而秦王川实际用水1.1亿立方米/年,仅占设计量的四分之一。而且,“引大入秦”是季节性的供水,主要服务对象是单一的农业灌溉,而其他行业和冬季则无水可用。这样一来,势必造成大量的富裕水用不了,而想用的水又配不出。其实,秦王川的灌区用水已基本饱和。灌区移民和新垦土地已基本结束,边缘山区上水非常困难,也就是说,秦王川灌区的用水率已实现了最大化,再也没有多少潜力可挖。

难道让国家投入巨资的工程就这样白白地损耗掉吗?怎样才能让这巨额投资的工程发挥自己应有的效益?这成了各级领导和秦王川引水人的一块心病。

2000年,“引大入秦”工程移交兰州市负责建设和管理。

2002年5月,兰州市政府组织项目单位和灌区地方政府对“引大入秦”工程进行了系统的战略性研究。

2002年6月,兰州市委对“引大入秦”工程进行供水结构调研。

2003年3月,由省计委、省水利厅、省建设厅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对“引大入秦”工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

2003年8月,国务院主要领导人批示:转变用水思路,调整规划,让“引大入秦”工程发挥真正的效益。

2003年9月,甘肃省政府召开“引大入秦”工程的专题会议,提出一定要把这一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建设得更好。

2003年底,各级政府、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终于形成共识,决定“引大入秦”用水思路实现四个转变:由季节性供水向长年供水转变;由原来单一的农业用水向生态、小城镇、城市用水转变;由单一的农田灌溉向二、三产业供水转变;供水效应由原来单纯的农业效益向增加灌区综合效益的转变。

消息传出,秦王川人无不欢欣鼓舞,“引大入秦”终于完成了从“救命水”到“致富水”的艰难抉择。对于惜水如油的秦王川人来说,“引大入秦”能引来“救命水”,他们已经非常知足了。如今,党和政府又将“救命水”引向“致富水”,带领他们走致富路,昂首阔步奔小康,这是何等激动人心的幸事!

放眼秦王川,那绵延数百里的水渠渡槽,如同飞舞的长龙,演绎着历史的沧桑巨变;那奔流不息的大通河,记载了数代人的心血和汗水。作为黄土高原上最深入人心的富民工程,如同恢弘激越的交响曲,早已铭刻在兰州人民的心中,铭记在兰州的农业史上。

美哉,秦王川;幸哉,秦王川!如同你曾经辉煌的历史一样,“致富水”的滋润,必将掀开你新的历史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