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摄影实用小百科(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11258500000008

第8章 附件(2)

也叫遥感器。它的内部装有光敏元件,能在闪光灯的强光照击下自动触发所伺服的闪光灯,并使其同步闪光。它是解决多个闪光灯同时照明摄影的一个重要附件。

闪光同步器与闪光灯的联接有两种方式,一种用闪光同步联线相联接,一种为有热靴闪光同步插座,只要将闪光灯插入即可。闪光同步器的灵敏度很高,10米以内不会有问题。

测光表(手持独立测光表,非机内测光表)

测光表是摄影者在拍摄活动中能够正确控制曝光的重要测量工具。在瞬息万变的自然条件下,环境光与被摄物所处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变化,单凭人们的肉眼很难精确地判断光线的变化,而测光表可以为我们提供科学的准确的数据,变复杂的环境光为可参考的量化数值,保证我们拍摄成功。测光表的种类大致可分为:亮度表(测量反射光)、照度表(测量入射光)、点测光表、闪光测光表四种。现在也有很多测光表综合了几种表的功能于一身,既能测量亮度、照度,还可以测量闪光(瞬间光),它已做到了一表多用。

无论测光表种类、功能、型号怎样改变,但它们的基本原理相近。一般分为测光和显示两部分,测光部分包括:光敏元件、电源等,显示部分为电流计(指针)、推算盘或液晶数码显示。光敏元件多为硒光电池、硫化镉、光敏电阻、蓝硅光敏元件。硒光电池是早期测光表使用的光敏元件,它工作时不用电池。现在的测光表多用硫化镉光敏元件,闪光测光表则使用蓝硅光敏元件。受光线变化的影响,光敏元件产生电位差,电流计指示光电流的大小,指针指向或液晶数码显示出一定的数值,为我们提供曝光数据。

一、测光表的种类

(1)亮度测光表。也叫反射光测光表。它是用于测量被摄物体亮度的。使用时,用亮度测光表的受光孔对向拍摄目标。

由于测光表的受光角、测光距离,被测物的部位都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摄影过程中,亮度测光表有着不同的测光方法,需要摄影者能够正确掌握。

(2)照度测光表。也叫入射光测光表。它是用于测量被摄物体周围环境光的亮度,也就是测量光源照射到被摄体的亮度。测光表的受光孔要用一个半球状的白色有机玻璃罩蒙上,测光时,手持测光表站在被摄物体的位置,将测光表的受光孔(白色有机玻璃罩)朝向照相机镜头方向测量,一定要使测光表受光孔同相机镜头光轴方向一致,不可直接对光源测量,否则读数不准。

照度测光表的操作简便、单一,可以满足多种拍摄方式的测光,同时不受被摄物体色调深浅变化的影响,因此,是经常用到的一种测光方式。

(3)点测光表。其实点测光表也是一种亮度测光表,用于测量被摄物体的亮度,只不过其受光角极为狭窄,通常只有1°,它能够在很远的距离测量被摄物体的一个很小局部,不受周围环境影响,测量精度很高。在光线条件复杂的情况和一些特殊的场合,点测光表能够担当重任。

(4)闪光测光表。闪光测光表是专门测量闪光(瞬间光)的亮度值的。一般测光表都可以测量持续光,而对于发光时间极短的瞬间光则束手无策。为解决这一难题,闪光测光表应运而生。一般闪光测光表的测光方式也采用人射式测光。测光时可以用一根同步线将测光表与闪光灯相连接,按动测光表测光按钮,闪光灯发光,同时测出读数。也可以不使用连线,一人持表测光,由另一个人(或另一只手)触发闪光灯闪亮进行测光。当我们同时使用两支以上的闪光灯(多灯),而且还采用了反光伞反光,这样就很难用闪光灯指数来计算曝光量了,而有了闪光测光表,这项工作就会觉得非常轻松。

二、测光方法

这里讲的测光方法是针对亮度测光表而言。亮度测光表在测量被摄物体的亮度时,由于操作和拍摄环境的不同会测出不同的结果,为实现正确控制曝光,有必要正确掌握测光方法。

(1)机位法。机位法就是摄影者站在照相机拍摄的位置上,手持测光表,测光表的受光孔向着拍摄目标进行测量。这同机内测光表的测光方式很相似,只是它不通过镜头,而是在相机的外部进行测光。这种测光方法适合拍摄远景、全景照片。如:草原、海滨等风光摄影。测光时,可以将测光表略微前倾一些,以避免过多的天空光的影响,使曝光正确。

(2)近测法。近测法就是走近被摄物体,测量被摄物体的局部。测光时,测光表的测光孔距离被摄物约10厘米,注意测光表不能将投射到被摄物体上的光线遮挡住,以免测光不准,这样测得的数值由于很少受周围环境光的影响,因而较为准确。近测法比较适合拍摄特写、近景等。

(3)手心法。手心法也叫替代法。它与近测法的测光方式完全相同,只是在不能靠近被摄物体测光时,用自己的手心(手背也可)代替被摄物体进行测光。但要注意手心的受光角度要与被摄物体的受光角度一致,也就是说,手心接受的光线同被摄物接受的光线相同,否则测光读数不对,手心也就未能替代被摄物。手心法适合于拍摄野生动物等摄影活动。

(4)灰板法。灰板法就是用测光表对反光率为18%的标准灰板进行测光。标准灰板为中级灰,用它测光后给出的结论曝光,被摄物体的亮部、暗部会在中级灰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在胶片上形成不同的密度,同样在照片上出现丰富的层次。灰板法最适合于翻拍摄影时使用。

(5)平均法。平均法就是用测光表测出被摄物体中的亮部读数和暗部读数,然后平均曝光,同时照顾亮部和暗部的层次。也可以测量被摄物体更多的部位,最后进行平衡使曝光更精确。如果被摄物体的亮部和暗部反差过大,超出了胶片的宽容度,也可以按照主体的亮度曝光,保证主体曝光正确,损失一些次要部分,或者按亮部曝光,用反光板或闪光灯打亮暗部以满足曝光正确。

三、测光表使用注意事项

(1)不论是什么测光表,也不论采用什么测光方法,使用时先将感光度确定下来,要与自己拍摄使用的胶卷感光度相一致,否则测光再准确拍摄也将失误。

(2)测光表的受光孔不要直接对着阳光测量,以免损坏测光表。

(3)测光表长期不用时,要将电池取出,避免电池流液或老化腐蚀测光表。

相机支架

一、三脚架

三脚架是用来固定照相机的专用支架。过去多为金属制品,现在常见的有金属、碳素纤维等多种材料制成。三脚架的三条腿由若干节组成,可放开也可以收缩起来,一般常用的三脚架都有活动的架头,也叫云台。它可以上下左右随意转动,便于拍摄时调整角度。使用三脚架,一定要把三条腿支稳,将相机固定好,防止三脚架倾倒。三脚架结构简单,外出携带方便,是摄影者的必备附件。

三脚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稳定相机,避免拍出由于晃动而模糊的照片。因此要选择坚固稳定的三脚架使用。我们在进行长时间曝光摄影、长焦距镜头摄影、重复曝光摄影、自拍和使用大型照相机摄影时都离不开三脚架。

三脚架不但能够稳定相机,还可以协助我们创作,巧妙使用可以拍出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夜晚拍摄城市中用彩灯装饰出轮廓和有霓虹灯的建筑物时,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将B门打开长时间曝光,在曝光的同时轻轻摇动三脚架上的升降摇把,使相机的位置慢慢升起或降低,明亮的彩灯和霓虹灯会在胶片上留下移动的痕迹,拍摄出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的景色。

二、独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