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摄影实用小百科(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11258500000012

第12章 景深的运用(2)

前面已经讲过,景深有一个近界限和远界限,在运用超焦距拍摄时,景深的远界限处于无限远,其后景深失去了作用,无论是使用哪种焦距的摄影镜头,用哪一档光圈,都只能得到前景深。在拍摄中,如果被摄体都处于无限远,将镜头的焦点调节至无限远处是应该的;如果被摄体的一部分处于无限远,而另一部分却在有限距离之内,就不应该将镜头的焦点对在无限远了,应该把焦点从无限远处移到超焦距的位置上,即以超焦距作为对焦距离,这样就能扩大景深范围。

例如一个50mm标准镜头,在使用f/2的光圈下,其超焦距为25m,如果将焦点分别对在无限远和超焦距上,其景深的变化情况如表5—2所示。

表5-2超焦距的景深的影响

超焦距对焦距离景深

25m∞25m~∞

25m12.5m~∞

从表5—2中可以看出,将焦距对在超焦距上比对在无限远上使景深扩大到了超焦距的一半,这一点对任何焦距的镜头和光圈口径都是相同的。

2缩短了快门时间

超焦距的这一运用价值对于在光线较暗或使用中速感光片拍摄高速运动体极为有利。在使用超焦距拍摄最大限度地扩大景深范围的同时,还可以相对地开大光圈,从而缩短了快门时间,为了说清这个问题,请参见表5—3。

表5—3缩短快门时间的情况

f/快门时间超焦距对焦距离景深

111/3010m∞10m~∞

5.61/1520m∞20m~∞

20m10m~∞

从表5—3的“景深”一栏内,可以看出,第一格和第三格中的景深范围是一样的,都是从lorn至无限远,但光圈f/数却不一样,前者为f/11,而后者为f/56,它们之间相差了两档光圈,使用f/56的光圈比使用f/11的光圈提高两级快门速度。

在使用超焦距拍摄景深相同的画面时,提高快门速度,其光圈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大两档,因为只有在光圈系数相差两倍(如光圈f/16与f/8、f/8与f/4等)的条件下,超焦距才正好相差(2)2或(22)2倍,才能取得相同的景深范围。

景深表的使用方法

一、景深表的种类

目前的景深表大致分为表格式、转环式和自动式三种类型。

1表格式景深表

这种景深表是用表格的形式来表示景深范围的,在这种景深表上标有各档光圈在不同距离上景深的近界限和远界限,查对非常方便,表5—4为最常使用的135照相机50mm标准镜头的表格式景深表。

2转环式景深表

这种景深表是与镜头的对焦机构分开设置的。刻制在照相机的机身上,设有内外两个环,外环是固定的,在其边缘处刻写有左右对称的两套光圈系数;内环为自由转动式,刻有拍摄对焦距离的刻度。使用时转动内环,将对焦距离的数字与外环的两套光圈系数中间的对焦基准线相对,便能查出所用光圈的景深范围。这种景深表使用起来比较麻烦,故现在很少使用。

3自动景深表

这是现在最为通用的一种景深表,它是刻在照相机的对焦钮或镜头筒上的,由对焦距离标尺和与其相邻的两排对称的光圈系数构成。在两排对称的光圈系数的中间,有一个点或一条线叫对焦基准点或对焦基准线。在对准焦距之后,被摄体至摄影镜头的距离可以从对焦基准点或对焦基准线相对的距离标尺刻度上查看出来。在对焦基准点或对焦基准线的左右两侧,每两个相同的光圈系数所包括的范围就是景深范围,这种景深表使用灵便,读数准确。

二、景深表的用法

1如何求得景深的范围

求得被摄体景深范围的方法,一般是采用先向被摄体对准焦距,再根据所用的光圈系数,从景深表上查找出景深的近界限和远界限。例如使用50mm的标准镜头拍摄,向处在3m的被摄体进行对焦,当对焦准确之后,如果用f/4的光圈拍摄,其景深的近界限为242m,远界限为395m,即表示使用f/4的光圈拍摄时,从照相机镜头前242~395m这一距离内的被摄体都能在感光片上结成清晰的影像;如果是使用f/8的光圈对处于3m处的被摄体拍摄,从景深表上可查出其近界限为203m,远界限为577m,即表示使用f/8的光圈拍摄时,从照相机拍摄镜头前203~577m这一距离内的被摄体都能在感光片上结成清晰的影像。如果被摄体不是在3m,而变为了5m,那么,在使用相同的光圈拍摄时,其景深的范围就会相应的改变,在对5m处的被摄体对准焦距之后,使用f/4的光圈拍摄,从景深表上查出的景深近界限为375m,远界限为833m,即在对5m处的被摄体拍摄时,在357~833m的范围内的被摄体都能在照相机的感光片上结成清晰的影像。

2根据对景深范围的要求来确定光圈的大小

使用这种方法通常是按以下三个步骤来进行:光圈。将镜头上的光圈系数调至f/35的刻度,这样从312~556m这段距离上的被摄体都能在照相机内的感光片上结成清晰的影像。

3确定对焦距离

确定对焦距离的方法可先求出景深范围,再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便可确定对焦距离。

对焦距离=2XYX+Y

式中:

X为景深的近界限

Y为景深的远界限

例如已知某一被摄体的景深近界限为2m,远界限为5m,求对焦距离。

代入上述公式,得:对焦距离=2×2×52+5=207≈285m将镜头的焦距调定至285m的对焦基准线上,就能获得从镜头前2m至5m范围内的清晰的影像。

景深在摄影造型中的作用

在摄影创作中对画面影像景深的控制有助于提高画面影像的质量和艺术效果。对于景深的控制,使画面中影像清晰的范围的处理,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艺术问题,所以在处理景深的问题上,应根据摄影题材与摄影创作的意图,从客观实际出发,灵活掌握,该长则长,该短则短,不要简单地认为景深越大越好,或者是景深越短越好。

小景深的造型作用

在一幅摄影艺术作品上,小景深能使环境虚糊,主体清晰,是能使被摄主体得到突出的有效方法之一,所以在现代的摄影创作中,有人主张“一点清”。这个“一点清”的说法就是指在画面上获得最小的景深效果,在有的照片上,由于景深小,除被摄主体人物之处,背景上的人物和景物全都是模糊不清的,这样使得被摄主体非常突出。画面中的景深越小,环境的模糊就越强烈,主体也就更加突出。

在实际拍摄中,获得小景深的画面效果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使用最大光圈来获得

使用镜头上的最大光圈是获得最小景深最简单的方法之一,这是根据光圈大、景深短的原理来实现的,所以,现代有一些中高级的照相机自动曝光模式中,设定的人像模式就是利用照相机镜头上的最大光圈来进行自动曝光,以取得最小的景深范围,还有的自动曝光照相机上设有高速程序式自动曝光模式,这种自动曝光模式一般也是运用照相机上的最大光圈进行自动曝光的。利用照相机镜头上的最大光圈可获得最小景深的效果。

2使用长焦距镜头来获得

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来获得小景深是根据“摄影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短”的光学原理来实现的,照片可以使用210mm的镜头拍摄,由于镜头的焦距较长,不仅虚化了背景,使主体突出,同时还压缩了空间。

3用长焦镜头加大光圈来获得

在使用长焦镜头再加上镜头上的最大光圈来拍摄,可以获得最小的景深,如有的照片使用是210mm焦距的镜头,用f/28的光圈拍摄,所以,在照片上除了主体清晰之外,背景上的景物已无法辨别。但在对焦时一定要注意准确,稍有偏差就会造成被摄主体不清晰。

4缩短拍摄距离来获得

缩短拍摄距离来获得小景深是根据“拍摄距离短,景深范围小”的原理来实现的。

5缩短摄距加长焦镜头获得

在拍摄时缩短镜头距被摄体之间的距离,在使用长焦镜头拍摄时,即使是不用镜头上的最大光圈也能获得小景深的画面效果,如有的照片使用210mm焦距的镜头,拍摄距离为2m,光圈为f/56。

6长焦距镜头加最大光圈加缩短摄距来获得

在不影响对焦和构图效果的情况下,如果采用长焦镜头并用镜头上的最大光圈和镜头上的最短焦距来拍摄,可以获得最小的景深效果,如有的照片使用210mm的长焦距镜头,光圈为f/28,摄距为18m拍摄的,在照片上,被摄主体清晰,而背景上的景物完全虚化成为了光斑或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