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金手指点子库
11256300000046

第46章 商场金点子(13)

现在杰米要做的是,每个月凑出100美元。夫妇两个想尽办法,一个月可以省下25美元,还有75美元要另外设法筹措。

这时杰米又想到另一个点子。第二天早上他直接跟老板解释这件事,他的老板也很高兴他要买房子了。

杰米说:“T先生(就是老板),你看,为了买房子,我每个月要多赚75元才行。我知道,当你认为我值得加薪时一定会加,可是我现在很想多赚一点钱。公司的某些事情可能在周末做更好,你能不能答应我在周末加班呢?有没有这个可能呢?”

老板对于他的诚恳和雄心非常感动,真的找出许多事情让他在周末工作十小时,他们因此欢欢喜喜地搬进新房子了。

这就是策划的重要性,任何事情你只需经过精心策划就能实现你的梦想,财富也一样。

存钱是策划财富的基础

对所有的人来说,存钱是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但是在那些未曾存钱者的心目中,最迫切的一个大问题则是:

“我要怎样做才能存钱?”

存钱纯粹是习惯的问题。人经由习惯的法则,塑造了自己的个性,这个说法是极为正确的。任何行为在重复做过几次之后,就变成一种习惯。而人的意志也只不过是从我们的日常习惯中成长出来的一种推动力量。

一种习惯一旦在脑中固定形成之后,这个习惯就会自动驱使一个人采取行动。例如,如果遵循你每天上班或经常前往的某处地点的固定路线,过不了多久,这个习惯就会养成,不用你花脑筋去思考,你的头脑自然会引你走上这种路线。更有趣的是,即使你在动身之初是想前往另一方向,但是如果你不提醒自己改变路线的话,那么,你将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又走上原来的路线了。

养成储蓄的习惯,并不表示将会限制你的赚钱能力。正好相反——你在应用这项法则后,不仅将把你所赚的钱有系统地保存下来,也使你步上更大机会之途,并将增强你的观察力、自信心、想象力、进取心及领导才能,真正增加你的赚钱能力。

但是你最好别欠债,因为债务是位无情的主人。

光是贫穷本身就足以毁掉进取心,破坏自信心,毁掉希望,但如果再在贫穷之上加上债务,那么,成为这两位残酷无情监工的奴隶的人,注定失败无疑。

只要头上顶着沉重的债务,任何人都无法把事情办得完美,任何人都无法受到尊重,任何人都不能创造或实现生命中的任何明确目标。

拿破仑希尔有一位很亲密的朋友,他的收入是每个月10000美元。他的妻子喜爱“社交”,企图以12000美元的收入来充2万美元的面子,结果造成这位可怜的家伙经常背着大约8000美元的债务。

他家里的每个孩子也从他们的母亲那里学会了“花钱的习惯”。这些孩子们现在已经到了考虑上大学的年龄,但由于这位父亲负债累累,他们想上大学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结果造成父亲与孩子们发生争吵,使整个家庭陷于冲突与悲哀之中。

很多年轻人在结婚之初就负担了不必要的债务,而且,他们从来不曾想到要设法摆脱这笔负担。在婚姻的新奇味道开始消退之后,小夫妇们将开始感受到物质匮乏的压力,这种感觉不断扩大,经常导致夫妻彼此公开相互指责,最后终于走上法庭离婚。

一个被债务缠身的人,一定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创造或实现理想,结果是随着时间流逝,最后开始在自己的意识里对自己作了种种的限制,使自己被包围在恐惧与怀疑的高墙之中,永远逃不出去。

“想想看,你自己及家人是否欠了别人什么,然后下定决心不欠任何人的债。”这是一位成功的人士所提出的忠告,因为他早期有很多很好的机会,结果都被债务所断送了。这个人很快地觉醒过来,改掉乱买东西的坏习惯,最后终于摆脱了债务的控制。

大多数已经养成债务习惯的人,将不会如此幸运地及时清醒及时挽救自己,因为债务就像泥浆,能够把它的受害者一步一步地拉进沼泽。

一个人要是负了债,而又想要克服对贫穷的恐惧,则他必须采取两项十分明确的步骤:

第一,停止借钱购物的习惯;第二,立即逐步还清原有的债务。

在没有了债务的忧虑之后,你将可改变你的意识习惯,把你的努力路线重新引向成功之路。养成把你的收入按固定比例存起来的习惯,即使只是每天存一毛钱也可以,同时,还要把它当作你明确主要目标中的一部分。很快的,这个习惯将控制住你的意识,你将获得储蓄的乐趣。

如果在任何习惯之上建立起其他更为令人渴望的习惯,那么原来的习惯将会中断。“花钱”的习惯必须以“储蓄”的习惯加以取代,以便取得财政上的独立。

仅仅是停止一种不好的习惯,是不够的,因为,这种习惯将会再度出现,除非它们在意识中的原有地位已被性质不同的其他习惯所取代。

如果你决心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地位,那么,在你克服了对贫穷的恐惧感,并在它的位置上发展出储蓄的习惯之后,要想积聚一大笔金钱,并非难事。

这儿有一个冷酷的真理:在这个讲求物质文明的时代里,一个人就像是一粒沙子,随时会被环境中的狂风吹得不见踪影,除非他有躲避在金钱背后的力量。

对天才来说,他所拥有的天分可以为他提供许多好处。但事实上,天才若没有钱把自己的天分表现出来,那么,天才只不过是一种空洞虚无的荣誉而已。

爱迪生是世界上最著名及最受尊敬的一位发明家,但是,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他不养成节俭的习惯,以及表现出他存钱的高超能力,那么,他可能永远是位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任何人都不会去注意到他。

一个人想要成功,储蓄存款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存款,有两种坏处:

第一,他将无法获得那些只有手边有现款的人才能获得的那种机会;第二,在遇到急需现款的紧急情况时,将无法应付。

有位年轻人从宾州的农业区来到费城,进入一家印刷厂工作。他的一位同事在一家储蓄公司开了一个户头,养成了每周存款五元的习惯。

在这位同事的影响下,这位年轻人也在这家储蓄公司开了户头。三年后,他有了900元的存款。这时,他所工作的这家印刷厂发生财务困难,面临倒闭的噩运。他立刻拿出这900元来挽救这家印刷厂,也因此获得了这家印刷厂一半的股份。

他采取了严密的节约制度,协助这家工厂付清了所有的债务。到了今天,由于他拥有一半的股份,所以每年可从这家工厂里拿到25000多元的利润。

福特汽车公司成立之初,亨利福特急需资金来推动汽车的生产及销售。于是他向一些拥有几千元存款的朋友求援,其中一位就是柯仁斯参议员。这些朋友皆义不容辞地帮助他,凑出了几千元,后来因此获得几百万元的红利。

大财阀洛克菲勒,以前只是一位普通的簿记员,他想到了要发展石油事业,在那时候,石油甚至还不被认为是一种事业。他急需资金,由于他已养成了储蓄的习惯,而且也已被证明能够维护其他人的资金,因此,他在没有任何困难的情况下,借到了他所需要的资金。

洛克菲勒财富的真正基础,就是他在担任周薪只有40元的簿记员时所养成的储蓄习惯。

许多生意人不会轻易把他们的钱交给他人处理,除非这人能够证明他有能力照料自己的钱,并能妥善地加以运用。这种考验是十分实际可行的,但对那些尚未养成储蓄习惯的人来说,可能就要经常感到很难堪了。

有位年轻人在芝加哥的一家印刷厂工作,他想开家小印刷厂,自行创业。他去见一家印刷材料供应店的经理时,表明了他的意愿,并表示希望对方能让他以贷款的方式买一部印刷机及一些小型的印刷设备。

这位经理第一个问题就问:“你自己是否有些存款呢?”

这位年轻人确实存了一点钱。他每个星期固定从他那30元的周薪里提出15元存入银行,已经存了将近4年。他获得了他所需要的贷款。后来,对方又允许他以这种方式购买更多的机器设备。到今天为止,他已经拥有了芝加哥市规模最大、最为成功的一家印刷厂。

机会存在于各处,但只能提供给那些手中有余钱的人,或是那些已经养成储蓄习惯,而且懂得运用金钱的人,因为他们在养成储蓄习惯的同时,还培养出了其他一些良好的品德。

已故的摩根先生有一次说,他宁愿贷款100万元给一个品德良好,且已养成储蓄习惯的人,而不愿贷款1000元给一个没有品德且只知花钱的人。

如果你没有钱,而且也尚未养成储蓄的习惯,那么,你永远无法使自己获得任何赚钱的机遇。这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事实。

因为你没有任何资本来规划你的人生,来为你获得的机遇进行投资。

理好财,才能到处是财源

在善于察看市场的商人看来,随处都是财富,都可加以充分发挥,从中挖掘资源。胡雪岩的眼中到处是财富,因为他把出人头地的过程看作是积累财富。

胡雪岩为生丝生意逗留上海,他在上海的基地是裕记丝栈。这天他到裕记丝栈处理生意上的事务,顺便在丝栈客房小歇。他躺在客房藤躺椅上,本想考虑一下自己生意上的事情,无意中却听到了隔壁房中两个人的一段关于上海地产的谈话。

这两个人对于洋场情况及上海地产开发方式都相当熟悉,他们谈到洋人的城市开发方式与中国人极不相同,中国人常常是先开发市面再行修路,市面起来了,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但以这种方式进行市面开发,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往往等到要修筑道路,扩充市面的时候,自然形成的道路两旁已经被市房摊贩挤占,无法扩展。

而洋人的办法是先开路,有了路便有人到,市面自然就起来了。如今上海的市面开发就是这种办法。在谈到上面情况之后,其中一人说道:“照上海滩的情形看,大马路,二马路,这样开下去,南北方面的热闹是看得到的,其实,向西一带,更有可为。眼光远的,趁这时候,不管它苇荡、水田,尽量买下来,等洋人的路一开到那里,乖乖,坐在家里发财。”

这里谈到的确是实情。比如今天仍然是上海最繁华的,也是老上海标志的外滩,就是修路修出来的。自1843年到1850年上海被迫开埠初期,外滩只有一条从黄浦江边泥滩到外国人聚居区西边界的土路,这条总长约500米的土路主要是为外国人跑马遛缰修筑的,也就简单地称之为“马路”。这也就是今天南京东路外滩到河南中路一段。

1850年到1853年,这条土路开始向西延伸至现在的浙江中路,路面亦由黄土路面、黄沙石子路面铺筑为煤渣石路面,并加宽至75米,时称“派克弄”或“大马路”。

1862年,“派克弄”继续西筑至现在的西藏中路外,由此大体完成了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南京路的修建规模。更重要的是,随着这条路的不断扩延,以“派克弄”为轴心,出现了东西向、南北向干道各13条,终于形成了直到今天也仍然让老上海人骄傲的外滩。1864年初的《北华捷报》就宣称:“新马路或已开辟成功,或正在修建之中,外滩已经出现一种看来非常繁荣的外貌。”

两个不相识的人这一番谈话,使胡雪岩一下就躺不住了。等到他从湖州带到上海跟自己学生意的陈世龙回到裕记丝栈,他马上雇了一辆马车,拉上陈世龙和自己一起,由泥城墙往西,不择路而行去实地查勘,而且在查勘的路上,就拟出了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第一,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趁地价便宜,先买下一片,等地价上涨之后转手赚钱;第二,通过古应春的关系,先摸清洋人开发市面的计划,抢先买下洋人准备修路的地界附近的地皮,转眼之间,就可发财。

不用说,胡雪岩眼睛盯到上海的地产生意上,又是一下子为自己发现了一个绝对可以大发其财的财源。胡雪岩“进军”上海之时,正是上海开埠、开始大发展的时候,当时虽然太平军正顺江东下,试图一举占领江浙一带富庶之地,但英、法等国为了自己的在华利益,清廷为了借助洋人对付太平军,他们之间心照不宣地定下“东南互保”的策略,联合起来坚守上海,当时的上海成为没有受到多少太平军炮火影响的“孤岛”。

而由于太平军的进攻,从东南各地逃难至上海租界中的人却越来越多;上海市面也随之更加兴旺。事实上,这个时候正是南京路不断向前延伸的时期,也是上海历史上第一次房地产生意高潮到来前夕。

到上个世纪末期,上海每亩地价已由几十两涨至2700两,其后不数年间,上海外滩地界的地价甚至一度高达每亩36万两白银之巨。这一档子买卖,可不就是一个一本万利的大财源?

胡雪岩说:“凡事总要动脑筋。说到理财,到处都是财源。”这应该是他的经验之谈。

不用说,做生意离不开理财。生意人的理财,大体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管理,以求达到增加企业盈利,提高经营效率的理财,比如定期进行必要的财物审计和财物分析、研究库存结构和资金周转情况、精打细算减少开支、压缩非经营性资金的占用等等,都属于这一方面的理财,这是一个生意人平常必做的实际工作。另一个方面的理财,则是指不断为自己开拓财源,用现代经济学术语说,就是准确发现投资热点,扩大投资范围。

只有财源茂盛,才会生意兴隆,这是不言而喻的。这也应该成为一个商人日常关注和思考的主要问题,应该成为时刻想着去做的工作。

如何让钱生钱

在商业经营中钱能生钱,也就是说,有了一定数量的钱,再加上合理有效地运用和调配,就能获取更多的钱,如何合理地运用、调配已有的金钱,这是对一个经营者的才干和智慧的考验。然而,中国有句俗话,叫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一名经营者,无论你有多么强的经营能力,但如果没有钱供你运用、支配,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中国传统商人有以“一文钱创天下”的志向和能力,但也知道,完全靠自己一文钱一文钱地积累,这个发家过程无疑会十分漫长。因此,跳过最初资金积累阶段,直接由借贷——负债经营入手,便成为传统商人的经营捷径。

吴蕴初先生是解放前有名的“味精大王”,他起步时身无分文,但他凭着自己的机智与聪明,巧妙地筹集到了一笔资金,成就了自己白手起家的梦想。

20年代初,吴蕴初就读于上海陆军兵部的专门学校,在化学方面颇有造诣。当时,日本的味精——“味之素”风靡中国,一直占据着中国的味精市场。吴蕴初有心改变这一现状,决定下工夫搞出自己的中国味精来。他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制,终于获得了成功。他在欣喜之余,又不得不感到担忧,当时他手上一点资金都没有,根本无法将他试制出来的味精投入生产。怎么办?他苦思冥想之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