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金手指点子库
11256300000177

第177章 职场秘点子(5)

这一天,吕尚听说西伯昌要来附近行围打猎,便假装在兹泉垂钓。这时候,姜子牙还是个无名之辈,西伯昌当然不会认得他,但姜子牙却在朝歌见过西伯昌。为了引起西伯昌的注意。

姜子牙故意把鱼钩提高水面三尺以上,钩上也不放鱼饵。果然,西伯昌觉得奇怪,便走上前问道:“别人垂钓均以诱饵,钩系水中。先生这般钓法,能使鱼上钩吗?”

姜子牙见西伯昌对人态度谦和,果然是个非凡人物,便进一步试探道:“休道钩离奇,自有负命者。世人皆知纣王无道,可是西伯长子就甘愿上钩。纣王自以为智足以拒谏,言是以饰非,却放跑了有取而代之之心的西伯昌。”

西伯昌闻言,大吃一惊。心想:这位老人身居深山,何以能知天下大事?更为不解的是,他怎能把我西伯昌的心迹看得这么透彻?定然不是凡人!连忙躬身施礼,说道:“愿闻贤士大名?”

“在下并非贤士,老朽吕尚是也。”

“刚才偶听先生所言,真知灼见,字字珠玑,不瞒先生,足下就是你说到的西伯昌。”

姜子牙装出吃惊的样子,惶恐地说:“老朽不知,痴言妄语,请您恕罪。”

西伯昌连忙诚恳地说道:“先生何出此言!今纣王无道,天下纷纷,如先生不弃,请您随我出山,兴周灭商,拯救黎民百姓。”

姜子牙假意客套了一番,随即同西伯昌一起乘车回宫,一路上纵论天下大势,口若悬河。西伯昌如鱼得水相见恨晚,回宫之后,立即拜吕尚为太师,倚为心腹。从此以后,姜子牙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作为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吕尚略施小计便攀上了西伯昌这棵大树。弃暗投明,跳槽做了周国的太师。倘若他报定忠臣不事二主的陈腐观念,恐怕到老到死也不过是纣王宫中的一名小吏,永无出头之日。真可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一代奸雄袁世凯在官场上也是个善于见风转舵,左右逢源的处世高手。1895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主持操练新军,开始掌握兵权。然而此时的袁世凯羽毛尚未丰满,要想进一步发展势力必须找个可靠的后台。刚开始时,老袁与维新派和光绪皇帝打得火热,曾报名参加过康有为等组织的“强学会”,假装进步,迷惑了一班子书生气十足的维新人士,光绪帝对他也寄予莫大的希望。

为了寻求支持变法的军事力量,光绪帝在中南海玉澜堂接见了袁世凯。光绪帝问他新政是否合宜?老袁满口赞扬。光绪心里高兴,又问他:“要是让你统率军队,你肯对朕忠心耿耿吗?”袁世凯马上磕头发誓:“臣当竭力报答皇上厚恩,一息尚存,必思报效。”

第二天,光绪帝就降谕拔擢袁世凯为侍郎候补,令其专办练兵事务,以此恩遇拉拢袁世凯支持变法。

袁世凯在这一时期之所以热心“支持”变法,主要还是因为此时维新派正得势,康有为、谭嗣同等人都成了光绪身边炙手可热的人物。由于变法前景尚不明朗,袁世凯这种惯于趋炎附势之徒不能不给自己留一手。一旦变法大功告成,他袁世凯也不失为有功之臣。

然而,不久形势便出人意料地恶化起来。维新活动不足百日,以西太后为首的实权派已开始磨刀霍霍,密谋废掉光绪,镇压维新派。由于形势吃紧,维新派首领谭嗣同冒着生命危险,悄悄到法华寺袁世凯的住处,坦率说明自己来访的目的,动员袁世凯杀掉荣禄、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等就范,救护光绪,保护新政。袁世凯当场慷慨激昂地表示:“袁某与谭君都受到光绪皇帝的知遇之恩,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还拍着胸脯保证:“诛荣禄如杀一狗耳!

谭嗣同走后,老袁经过反复掂量,感到以光绪帝、康有力等为首的维新党,既无政权,又无军权,两手空空,而他们面对的敌手则是西太后这一帮根深蒂固的顽固势力。万一下错了赌注,把宝押在维新派身上恐怕难免会大祸临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不如另攀高枝,投靠慈禧,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和功名前程。于是,袁世凯连夜赶奔天津向西太后的亲信荣禄告密。西太后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气得七窍生烟,即刻带领大批随从摆驾回宫。

于是,百日维新就此夭折,光绪帝被囚瀛台,六君子血染菜市口。

袁世凯因通风报信有功,受到慈禧的宠爱,从此攀上了西太后这棵大树,官位一升再升,最终成了影响清政府内政外交的北洋集团首脑人物。

不少人认为,袁世凯卖主求荣,是个不道德的卑鄙小人。殊不知老袁此举,就其自身利益而言,乃是保住权位的最明智之举。试想一下,依当时的形势而论,西太后树大根深,党羽众多,而维新派势单力孤,仅靠老袁手下的几千人马就想扳倒慈禧谈何容易。如果老袁死心眼吊死在光绪这棵树上,最多也只能成为维新派的殉葬者,在菜市口多一颗血淋淋的人头罢了。

应该说,良心与道德对于官场政坛中人来说是不存在的,政治道德就是不讲道德。政治良心就是不讲良心。人人都以达到目的为手段,只有弱者才需要良心的保护。所以,在官场上千万不能把忠于上司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能死心眼。该跳槽时就不能有丝毫犹豫,尤其当你的上司即将倒台时,千万不能再把死马当活马医,做无畏的牺牲。

有这样一个例子。某公司一位职员因为去给上司探病而遭到了降职的噩运。按理说,即使不是上司,朋友生病了去探望一下,乃是人之常情。但是,不要忘了官场政坛是另一个冷酷无情的天地。有时候看似理所当然的,实际上却碰不得。

被降职的是某公司的财务科长。因为自从进公司以来,一直受到财务主管的多方照顾。知恩图报乃是人情之常。于是,在这位财务主管患了重病生命垂危之时,他每天一下班就去探望他,而错就出在这里。

不久,财务主管因病去世,财务处长顺理成章地当上了主管。大家都以为,接下来他就该升上处长了。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新主管不但不升他的职,还把他调到郊区的分公司去了。

任何人都看得出来,这无异于发配沧州,是极严重的贬职。每个人都觉得奇怪,而最搞不懂的就是那位被降职的科长!

他并没有注意到,身为一名职员。有些事是做不得的,对有些人事关系考虑欠佳。说明白一点,科长是不能去探望生病的主管的。

一般来说,论资排辈是一种普遍现象,任何一个职员想要得到提升,必须上司往上爬时,自己才能跟着升一级,或者是因为上司辞职、退休、死亡等事件发生才有可能。

生病的财务主管才45岁,离退休还相当远。

正在这时,听说主管生了病,而且据说病情还相当严重。这时,那位财务处长幸灾乐祸的心情是不难想像的,他恨不得自己的顶头上司早一天完蛋,这样一来,自己升迁就有了希望。

但是,他那位不知趣的部下财务科长,却不厌其烦地前去探病。为祈求主管的病体早日康复,还给常到附近的庙里烧香拜佛。在任何人看来,这些行为都可传为美谈,可是在处长的眼里就不是滋味了,科长的行为实在让他恨得咬牙切齿。

不仅如此,处长甚至认为这位科长是阻碍他升迁的绊脚石,所以在财务主管去世后将这位不知趣的财务科长“发配沧州”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位科长就是不能猜透处长的心思,才遭此噩运。

然而,人际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也不是说上司生病时,就一定不能去探病。由于医学的进步,几乎大部分疾病都可以治愈,假如科长揣测出处长的险恶居心,不去探望主管,而主管却病愈回来时会怎么样呢?“这个家伙,我这么照顾他,却一次也没来看我!”很明显,他会遭受出处长如今给他的更严厉的处罚!

总之,凡事都要考虑清楚,万一主管病愈而归,或者不幸去世时,在这两种情况下,该如何取舍才不会引火烧身。

科长前去探望主管的病情是可以的,但是,事后要向处长报告,偶尔还必须献殷勤地说:“我代表处长探病回来了。”

不吃人就要被吃,这种人际关系的奥妙这位科长实在懂得太少了。

王字不出头,永难有做主的一日。这山望着那山高。当你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认为跳槽另谋高就是改变你目前窘境的最佳选择时,那么,就不要再迟疑了,果断地炒你上司的鱿鱼,记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好马也吃回头草

A君因故被炒鱿鱼,一个星期后,老板要他回去,他愤然拒绝:“好马不吃回头草!”

B君被女朋友甩了,过了一段时间,女朋友回头向他认错、要求重归于好,B君无情地说:“好马不吃回头草!”

“好马不吃回头草!”这句话不知使人丧失了多少机会。绝大多数人在面临该不该回头时,往往意气用事,明知“回头草”又鲜又嫩,却怎么也不肯回头去吃,自以为这样才是有“志气”。其实,在面临回不回头的关卡时,你要考虑的不是面子问题和志气问题而是现实问题。

比如,你现在有没有“草”可吃?如果有。这些“草”能不能吃饱?如果不能吃饱,或目前无“草”可吃,那么未来会不会有“草”可吃?还有,这“回头草”本身的“草色”如何?

值不值得去吃?

当然,吃“回头草”时,你还会碰到周围人对你的议论,让你“消化不良”!但只要你自己愿意去吃,能填饱肚子,养肥自己就可以了!何况时间一久,别人也会忘记你是一匹吃回头草的马,当你回头草吃得有成就时,别人还会佩服你:果然是一匹“好马”!

有这样一位朋友,年轻时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女友并且一见钟情坠入爱河。谁知他这位女友这山望着那山高,不久又结识一位高干子弟,由于对方甜言蜜语很会讨好女人,再加上对方家境均超过她过去的男友,于是,她便同这位朋友提出分手。这位朋友正沉醉在爱情的甜蜜与幸福之中,听到这一消息后顿时如雷轰顶,陷入失恋的痛苦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整天异常苦闷,彻夜失眠。失恋的滋味恐怕大多数人都品尝过,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为了使自己尽快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位朋友把全部精力倾注在事业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即小有成就。正这时,他以前那位女友突然又找到他,痛哭流涕地要求恢复关系。原来。

在她与男友分手后,与那位高干子弟相处了一段时间,很快发现此人金玉其外,是位品行不端的花花公子,于是断然与他断绝了往来。想起与过去的男友相处的那些幸福甜蜜时光,这位少女追悔莫及。经再三考虑之后,决定向旧友说明一切,并恳求对方的谅解。当时,这位朋友颇感犹豫。正所谓旧情难舍,但考虑到周围人的闲言碎语,该不该吃“回头草”令人颇费踟蹰。有不少人也劝他快刀斩乱麻与女友彻底断绝往来,“好马不吃回头草”!天下有的是靓女子,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活人才的是,“天涯何处无芳草”,大丈夫又何患无妻呢!这位朋友是位讲义气重感情的人。他想起过去自己与女友相处的那段时光,女友身上的诸多优点,女友在自己面前流下的悔过眼泪……最后,他毅然决定与女友重续旧缘。

后来,两人终于喜结连理。婚后家庭美满幸福,这位朋友得了位贤内助,事业有成令人羡慕。

在官场政坛,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尤为明显,得势时众人捧场,宾客盈门,失势时则门庭冷落,无人问津。有不少朝秦暮楚之徒趋炎附势,巴结权贵专捡“热庙”烧香。然而,官场风云变幻莫测,有时难免有押错宝,投错注的时候。本来以为A君权势炙手可热,遂设法投靠在其麾下,谁知B君后来居上渐有取代A君之势,于是“跳槽”改换门庭。不久,B君突然东窗事发一败涂地,树倒猢狲散。这时重投A君门下吃“回头草”也未尝不可。这种事情在官场上也是司空见惯的。

清末民初,著名投机政客江朝宗叛袁世凯就是一例。

甲午战争后,袁世凯的北洋势力迅速崛起,袁世凯继李鸿章之后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中握有六镇新军,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实权人物。投机政客江潮宗找关系走后门终于攀上了老袁这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为了讨好袁世凯,江朝宗不惜破费钱财上下打点,终于取得了老袁的信任,为自己打开了升官发财之路。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08年慈禧和光绪帝相继死去,载沣摄政。为报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出卖其兄光绪帝的一箭之仇,载沣上台后首先罢免了袁世凯的官职,将他开缺回籍。老袁失势后,满清亲贵铁良任军机大臣、陆军部尚书,成为当时朝中的实权人物。

江朝宗本是个趋炎附势之徒,看到老袁失势,后悔莫及,只怪自己当初走错了庙门白花了那么多冤枉钱,经再考虑之后,他决定改换门庭投靠铁良。

江朝宗带了厚礼,面见铁良,二人臭味相投,经江朝宗一阵吹捧赞扬,铁良已飘飘然。这时江朝宗趁机献策说:“袁世凯的六镇新军不听调遣。不如将他们分开,另外还要在北京设立一个稽查处,专门处置新军中有越轨行为的官兵。这样才能逐步铲除袁世凯在新军中的势力。”

铁良此时正为如何控制新军的事发愁,听了这一计策,正中下怀,对江朝宗十分赏识,予以重用。

江朝宗由此得志,每天坐着八抬大轿,前呼后拥,不可一世。

但是,好景不长,几年后袁世凯东山再起,清朝灭亡,民国兴起。老袁当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又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江朝宗看到袁世凯重新得势,便只好吃起了“回头草”。他带上厚礼。拜见老袁,痛哭流涕地向老袁表白心迹,说明自己的一片忠心。老袁明知江朝宗是个趋炎附势之徒,但此时正是用人之际,自己当总统少不了要有些吹喇叭抬轿子的,便不计前嫌重新启用了江朝宗。江朝宗心里也明白,自己过去有叛袁劣迹,此时只有在老袁面前倍加卖力地表现自己才能取得信任。于是,便不择手段地替老袁搜集情报,铲除政敌。袁世凯恢复帝制前后,江朝宗马不停蹄地前后奔走,组织请愿团向袁氏“劝进”。由于江朝宗的出色表演,袁世凯终于尽释前嫌委以重任。

在官场上,既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纵横捭闻、左右逢源才能把握住致胜的玄机。

打肿脸也要充胖子

在现代社会里,做个“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已不合时宜,尤其在大公司里,如果你只知道踏踏实实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很可能永无出头之日。说起来道理似乎也很简单,老板可能根本没有留意到你,好的职位也是僧多粥少,所以做个沉默者,就只有吃亏的份儿了。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如何主动表现你自己,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得到上司的赏识、提拔和重用。

许多人梦寐以求有个好上司——凡事肯教导,凡事肯出头,总之疼爱有加,偶尔还在私下请你吃饭消遣。可是,日子一长,你就会发现自己在工作上全无进步,而上司似乎也无意让你担当更重要的职务,叫你好生纳闷。

其实,一切都是事出有因。请反省一下:平时你是否凡事依赖上司有欠独立?是否事无大小,就是私人消遣,也永远请上司作主呢?倘若如此,那么事实告诉他,你难以独当一面,他又怎敢冒险给你委以重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