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金手指点子库
11256300000174

第174章 职场秘点子(2)

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用善意的谎言去掩盖真实(对你求职就业不利的地方)。当然,这里所说的“虚”和“实”都是相对面言的。为了谋得一份理想的职业,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去求职。在表现你的优势时,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善意的谎言就是表现方式之一。

一位中文硕士为了能在外贸部门谋得一个理想职业,说自己是外语系毕业的硕士生。当然,他的外语水平又的确不凡,通过五关,斩了六将,他得到了这份工作。他是外语系毕业是虚,中文系毕业才是实,可他的外语水平远比中文水平高,又是实。如果他告诉主考人说自己是中文系毕业的实话,那么在众多的真正外语系毕业的求职者中,尽管他的水平出类拔萃,恐怕连第一关也过不了。但不管怎么说竞争还是凭实力的,为了让你的实力被人承认和欣赏,是可以用“以诈取胜”这一手段的。

其二,以实掩虚。

有时需要用部分真实(也包括自己的特长与优势)来掩盖谎言,说出去的谎言能够掩虚假之处,给人一种十分真实的感觉。

比如,身材短小的人易给人一种真实感,因为身材短小是对方当场就能看到的事实,这是一种真实,通常容易使别人产生错觉,觉得他所说的话也是真实的。有一个小个子年轻人就喜欢说:“我们矮人不说大话。”实际上他是用身材矮小的真实掩盖说话中的虚假之处。

其三,虚实相间。

我们常听有人抱怨他人或自己的朋友说,不知他说的话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其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说话时总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虚实相间,真假各半的。所以“以诈取胜”之计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虚实相间。

要想把“以诈取胜”之计运用得恰到好处,还有两个要诀需要掌握。

要诀之一为“斩钉截铁”。

即讲话时要语气坚决,斩钉截铁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这比语气不明确的消息更具有强烈的传达力和说服力。说话时要有一副千真万确信心十足的样子。比如在参加竞选时,经常用“我所说的话,一定会付诸实现”,“我绝不会辜负各位的信赖”这样的语句,人们在听到这充满信心和斩钉截铁的语气之后,就逐渐为你所说服。相反,语气较弱的话语,说服力就减低了许多,听上去真实感也不那么强烈。

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有时要借用别人的话。把无根据的话说成有根据的话来取得对方的信任,如果不是你直接得来的消息或情报,你故意先说出“我也是从某方面听来的”这句话,然后再透露消息般地把要说的话说出来,人们就容相信,从而达到你的目的。

要诀之二为“醉翁之意不在酒。”

你要学会以仿佛要忠告对方的态度,让对方接受不利的内容。以这种方式获得对方的信任,达到你的目的,这是劝告的技巧,也是“以诈取胜”之计的具体运用。

人总是比较容易接受了解自己的烦恼和感受的人的劝告,而且易产生一种“知我者你也”的相见恨晚的感觉。因此你要先将自己的想法隐藏在心中不说,假装出一副若无其事而又倾听对方讲话的样子,聆听对方的不满和烦恼。在对方将自己心中的话都宣泄出来后,再以谅解的语气去说服对方,使对方感到你是为他着想,使也产生开放的心理。当这种心理出现以后,纵使你提出不利于他的内容,对方也会轻易接受,这才是你的真正目的,而劝告只不过是你取得对方信任,达到目的技巧而已,这就叫“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要忘了,“以诈取诚”之计的运用永远是有限度的,只能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地方运用,又要有适当的手段,但为人处事仍要永远以诚为本。

出奇制胜:让对方想不到

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为了达到求职或升迁的目的,人们总是力求与众不同,或以其奇思妙想而取胜,或以其奇计奇才而成功。我们把这种超出常人一般思维水平、力求标新立异而获得成功的计策,称为“出奇制胜”之计。

“出奇”是相对于平常而言的,其想法和效果都是出乎常人意料之外的,故此常使人能以之取胜。

某大公司负责人不苟言笑,平常人们难以接近他,就算是送礼他也不接收。有一个人想到该公司工作,又苦于没有机会。偶尔有一天他想出一个奇特的念头来:他等待这位负责人多日,然后用自行车将其撞倒在马路上,旋即苦苦哀求饶了他,其后送那位负责人到医院,大献殷勤,短短几天住院期间,小伙子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把自己的长处表现得淋漓尽致。出院时,这位负责人已对小伙子十分赏识,待小伙子一提出求职要求,便一口应允。看,小伙子出奇制胜的计策奏效了吧!

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如何在奇招妙计就更多了。为了谋得职业或在工作中得到升迁,人们争先恐后地创造和运用着千奇百怪的方法。

“出奇制胜”之计,或以出乎寻常的方式达到迷惑对方的目的,或利用人们喜欢新奇刺激的心理特点(如广告),来获取轰动的效果。它常以“标新立异”为特征,使人或惊叹不已,或出人意料之外,常让人抱怨“我怎么没想到呢?”这是一种竞争意识很强的计策,难度也很大,多用于就业过程中。

要想很好地运用“出奇制胜”之计,有两个要诀:

第一,以独一无二的方法取胜。

在工作中,常有人奇计无穷。独一无二的方法本身不仅出人意料,而且其效果也常常是意想不到的。

在1915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世界各国的商品琳琅满目。我国的茅台酒因包装非常“土气”而受冷落。在场的一位中国官员非常不服气,气愤之中生出一条妙计:他做作不慎把酒瓶摔在展览厅的最热闹处,顿时醇香四溢,芬芳扑鼻。茅台酒终于在这次博览会上获得了世界第二大名酒的美称。

这位官员不是商人,可他却以“摔瓶”这独一无二的妙计使“茅台”从此芳名远播,这在他的仕途生涯和成功之路上该是辉煌的一页吧?如果不是他的这一妙计当年“金玉其中”的茅台酒就不会像今天这样盛名远扬,或至少得晚上十几年吧!

第二,“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即以奇才取胜。

人们常用“出类拔萃”来形容和赞美那些奇才奇智的人。这种人叫人惊叹和敬重不已,“青年才俊”就是对这种人的称赞。

5岁能吟“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骆宾王,终不愧为是一名诗人,他的奇才使他从小就出类拔萃,使他的成功看起来顺理成章。

卡尔威特的儿子小威特是德国也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很小的时候他的奇才就使他有了“小神童”的美称,14岁就成为莱比锡大学的数学博士。他在成功之路上攀登的时候,自然也少不了勤奋,可也不能说他没有依靠自己出奇的才能,因为这条路上的人很多,可成为数学家的却微乎其微。

把你的才能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来,那你就有成功的希望,只要肯去做,别泄气。“神童”毕竟不多,我们普通人的成功,靠的是我们自己的才能!关键是运用得好,以奇取胜。

“出奇制胜”之计,贵在于“奇”,把你的平凡奇妙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么,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就会经常使你与众不同!

好风凭借力,借梯能登天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填过一首《柳絮词》,其中有一句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她一反大贬柳絮飘浮无根、无所附依的写法,而是对柳絮做了赞扬。这正如有人不仅看到了辛勤耕耘的黄牛,也看到了黄牛背后不断抽动着的鞭子,这正是见识的独到之处。从她的才识可管窥其为人处事之道,从中也可得一个启示:一个人在事业上要想获得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奋斗之处,有时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平步青云或扶摇直上。我们把“好风凭借力”这句话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用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就可以称它为“借梯登高”之计。

对于准备求职就业的人来说,这里的“梯”指的是他人之力,如名人、亲戚、朋友、同学等的地位、名望、财富或权力等;而“高”则是求职就业者将要获得的各种较为理想的社会职业。他人有时是你接受成功或走向成功的桥梁与阶梯,尤其是那些德高望重的名人,他们的力量更能帮你寻到走各种成功的捷径。古往今来,借助于名人之力成功的事例真是数不胜数。汉高祖刘邦立太子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汉高祖刘邦共有八个皇太子,生母不一,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展开了子与子、母与母之间的明争暗斗。刘邦有立戚夫人之子如意为太子之意,可日后想立自己的盈为太子,她找张良帮忙。张良献上一计:“皇上一直想招聘四个在野的贤人出山,但他们始终不肯,若将他们迎为宾客,太子常请此四人赴宴,必会被皇上看见而问其原因。”果然不出张良所料,高祖以为盈为人恭敬仁孝,天下名人慕名而来,终于立盈为太子。盈的成功完全仰仗四大贤人的盛名,借助他们的名望得到了皇帝宝座,当然也包括他母亲吕后和张良的妙计,只有刘邦被蒙在鼓中。_一代伟人毛泽东,当年就是靠李大钊的引荐才成为北大图书馆的管理员,而这一职业为他日后成为杰出的诗人、军事家和政治家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如果没有李大钊的引荐,毛泽东就可能选择其它职业,而这个差别对他的一生必然产生重大影响。历史是必然的发展,有时也是偶然的巧合,但成功之路却大同小异。

我们的民族历来看重宗族亲情,以至在今仍然盛行“走后门”之风。这种“后门”其实就是一种看不见的裙带关系网,类似于我们所说的“梯”。利用后门去干违法乱纪的事情,当然是不足取的,但是如果你想能充分发挥你的才智,有所成就,在某些时候借助“梯子”还是必要的。尤其是刚走出校门,又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要想在社会上谋得一份理想的职业,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认可,就必须靠熟人或名人的引荐。

一般来说,无论引荐者的名望大小、地位高低,只要对你成功有所帮助,他就是你登上高处的好梯子,他的威信和影响力对你有用处。一般人除对权威和名望有一种崇拜感和信任感之外,熟识的人同样有一种可靠、信赖的感觉,因为而他们常常会从推荐者身上来估量被推荐者的能力和人格。这种透视现象可以帮助求职者被录用,继而步步高升。

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在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屏障面前,互相利用是人性的弱点,但它也是人类共同需要的心理倾向,而这正是“借梯登高”之计的实质所在。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不懂得或不善于利用他人力量,光靠单枪匹马闯天下,在现代社会里是很难大有作为的。

在施行“借梯登高”之计时,一般要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找“梯”,即要与有影响力的人做朋友。对于一般人来说,在求职或就业的过程中,应该随时留心周围人的品格、能力及其影响力,要用真心去交朋友。为了赢得他人的真诚相助,你必须先付出某些东西,如真心或物质,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天长日久的付出总会有所回报。所以平时与人交往时,要盯准谁有能力帮助你。当然,与任何人相处都要以友情、真诚为本,《围城》中的方鸿渐就是靠这一点获得了他岳父的信任,从而在银行里谋得了一个好职业。

第二,借“梯”,即求得朋友的帮助。朋友能否帮你的忙,还看你平时表现如何。这就要求你与人交往时,目光要放远些,不因小利而不为,亦不因利大而为之。如果你与对你求职就业有所帮助的朋友发生了不愉快,你应首先谅解他,“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古训,在这方面古人也做出过榜样,比如韩信能受胯下之辱,张良能为老者拾履。平时的基础打好了,量变积累终会成为质变,自然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了。你待人好,人家对你自然有真心,关键时刻帮助你一把也在情理之中了。这样看来,借“梯”的功夫完全包含在平时的为人处事之道之中。

这里还需要说的是,有很多人并不是不会施行此计,而是难为情而不愿意求人,总觉得这样做有失体面,好象是贬低了自己的能力。其实,这些想法都是不必要存在的。什么时候也别忘了,即使是拿破仑也需要别人帮他架起成功的桥梁,何况你我只是一个平常之人呢?

世上没有救世主

改革开放的大潮将古老的中国推向了现代化。经年不变铁板一块的全民所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所打破,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为人们就业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十四大的召开,更确定了私营经济在未来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一定地位。于是许多人跃跃欲试,想“下海”去干一番,但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我能成功吗?我该干些什么呢?

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个成功的实例。

人们不知晓她的名字,只是尊称她为“大姐大”,从她一次无偿给一位朋友公司50万美元的举动使可知其“大姐大”的含义。她现在是深圳两家装饰装修公司的董事长,在全国设有十几个连锁店。

这位“大姐大”是东北人,学工艺美术的中专生。毕业后分到药厂搞装璜。可厂里一年到头就那几种“膏丹丸散”,包装自然也就无关紧要,设计室里几个人成天下围棋、“拱猎”,她一个女孩子,只好织毛衣。这种腻味透了的环境使她萌发了“下海”的念头,父母吓坏了,仿佛眼见她要朝火坑里跳而不能袖手旁观一样哄骗逼,但最终也未能挽留住她。

在深圳,她把从家里带来的两千元全拿出来“孤注一掷”,她买来各色塑料板、钢锯、胶水等,在租用的房前挂块牌子,便开始“守株待兔”。

深圳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公司诞生,无论是什么样的公司都免不了做同一件事——制作标牌,这就为她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从设计到制作,她一人包了。一个月下来,她的投入大幅度地产生回报了。当她发现利润已达两万元时,她没有把它存进银行,而是通通交给了一家大饭店,包下了一套豪华客房。在豪华客房里谈生意,效果奇好。客人环顾四周,丝毫不怀疑这家公司的实力。

白天她是总经理,晚上便是操作工人,如此干了半年,手里拥有的资金足够她招兵买马创办一个实实在在的装饰装修公司了,干是她便拥有了今天的财产与地位。

从上面这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出,事业成功之路是人走出来的,这需要有自我开拓精神。自我开拓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开拓自我的能力,二是用能力、魄力开拓事业。这二者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挑战。

自谋职业最必须的策略便是自我开拓,在运用“自我开拓”之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要想进行自我开拓,闯一番事业,不能盲目地凭一时激情,而应当正确地认识自己,明了自己的专业、基础和优势。如上例中的“大姐大”开创装饰装修公司就是自己的工艺美术方面的才能为基础,如果她去创办计算机服务开发公司就未必能够成功了。

②自谋职业、自我开拓要富有远见卓识,不能“人云亦云”,跟着别人亦步亦趋,这样就会失去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可能夭折。故而要抓住社会发展方向,以独到的眼光创办具有特色的事业,这便可极大提高成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