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幼师告诉您的140个育儿法宝
11256000000077

第77章 怎样引导孩子勤于思考?

谌女士:“我家靖靖快五岁了,活泼可爱,很讨人喜欢。可就是太懒,但凡有动脑筋的事儿,要么懒得去想,干脆撒手不做,要么一想就烦躁,扔东西发脾气。我都担心靖靖这样不爱思考,智力都会退化了。有什么好办法吗?让孩子喜欢思考呢?”

这样的孩子,常被父母数落“懒得抽筋。”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有这种毛病,喜欢玩乐,却懒于思考。在学习的时候,可能还会动下小脑袋瓜子,可在平常生活中,他们就有点懒得想、懒得管了。一遇事,不是胡乱搪塞,就是匆忙躲避,依赖父母帮忙解决。

我们身为父母都知道,一个勤于思考的孩子,才是有竞争力的孩子。学会思考,对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只有拥有较强的思考能力,才能灵活应对今后的社会竞争。而不会思考的孩子,是没有竞争力的弱势群体,必然不能立足于社会。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学习思考也要从小培养。其中,父母创造出一种“家庭思考环境”非常重要,那么,我们父母该怎样来做呢?

1、开发孩子的大脑

左手和右手的协调,对开发人的大脑很有好处,父母可以让孩子练习打字、弹琴、编织毛线,练左手书法等。在日常玩耍中,多做一些需要左右手配合的游戏。如:折纸、捏橡皮泥、玩皮影等。

2、不要剥夺孩子思考权利

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是我们父母的责任。在生活中,许多父母喜欢自作主张,替孩子拿主意,剥夺孩子思考的权利。使孩子逐渐养成不愿思考的习惯,遇到事情,总是依赖别人解决,或是听取别人的意见,养成没有主见的个性。

3、培养孩子的观察的习惯

当我们周末陪同孩子游玩时,或平常生活中,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去观察身边的事物。观察会把孩子带进问题世界。在孩子提问的过程中,他的思考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4、培养孩子认真思考的态度

爱因斯坦小时候就是一个爱认真思考的孩子,遇到问题先想清楚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在我们周围,常有许多孩子有了自己的看法,立马会脱口而出,这是不勤于思考的表现,也是孩子懒于思考的行为。父母这时要引导孩子深思,鼓励孩子“再想想”、“再看看”,慢慢养成孩子认真思考的习惯。

5、认真对待孩子思考中提出的问题

孩子的好奇心都很强,喜欢问“为什么”。虽然,孩子有时提出的问题很幼稚可笑,甚至荒诞离奇。但当孩子提问时,父母一定要认真对待。不可取笑或是胡乱搪塞孩子,也不可以忙为借口,不耐烦地把孩子支开。如果一时回答不上,要诚恳地和孩子说清楚。

6、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

当父母在讨论一些问题时,可以要孩子来参与,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哪怕是错误的,父母也应让他说完,再给予恰当的指导。对孩子的正确意见,父母要肯定、表扬,让孩子增强发表意见的信心。孩子受到了鼓励,以后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