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幼师告诉您的140个育儿法宝
11256000000069

第69章 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西西妈妈:“西西是个四岁的男孩子,是个典型的猴子性情,坐不住,听不进。幼儿园里,老师在讲课,他却东张西望,一句没听。在家里也是这样,跟他讲话像吹风一样,根本飘不到他耳朵里。这孩子,怎么这样不耐心听他人讲话啊,我该如何培养呢?”

孩子不善于倾听,是个普遍的教育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或幼儿园里,常有孩子因不注意倾听或不耐心倾听,而无法按要求完成任务。或者在家长、老师问话时答非所问,爱打断话题,抢着插话把问题扯远。

孩子良好的倾听能力,是语言表达的前奏,是学习的基础。而倾听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的,它有一定的阶段性。针对孩子倾听能力较弱的现状,家长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1、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倾听意识和习惯。带领孩子散步,可以让孩子注意倾听树林里的鸟鸣声,草丛里的虫叫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还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讲身边正反两面的列子教会孩子控制行为,学会倾听。

2、创设舒适的倾听环境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在嘈杂、拥挤的环境里,孩子最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心情烦躁,心不在焉。因此,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家长要创设安静、温馨的环境。有条件的放些舒缓的音乐,优美动听的故事。不在马路上、喧闹场合或是批评、打骂孩子后要求孩子倾听。

3、激发孩子的倾听兴趣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低,他们往往对感兴趣事物很投入,而对那些他们觉得没兴感兴趣事物,表现得不耐烦,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家长要把兴趣作为倾听的切入点,捕捉孩子的兴趣所在,激发他们的倾听兴趣。如:孩子喜欢听故事,家长讲故事时可配上恰当的音乐,加上深情并茂的语言和表情,调动孩子倾听的积极性。

4、引诱孩子倾听的向往

家长在给孩子听一个故事、一段音乐之前,设置一些悬念,提一些富有趣味性、情节性的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来听。孩子有了探究和好奇的心理,就会带着问题仔细倾听。听完后,要求孩子回答出问题,或是复述故事的对话和情节等。并对孩子的倾听行为进行肯定和表扬。

5、树立孩子倾听的榜样

要想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家长应该树立好榜样,自己先具备良好的倾听习惯。家长与孩子交流时,态度要端正,不可心不在焉,似听非听。不管孩子说什么,家长都应该认真地欣赏,耐心地听完,用眼神告诉孩子你在认真倾听,同时还应帮助孩子把话说清楚。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其今后的发展相当重要。家长应该针对孩子的身心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孩子在倾听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小测试:

孩子良好倾听习惯的基本要求:

1、别人在说话时,要保持安静,有礼貌地倾听;

2、别人对自己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能集中注意地听,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3、能听懂别人说话的内容,并领会他的要求;

4、能听懂普通话,能辨别普通话与母语的不同发音、不同表达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