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幼师告诉您的140个育儿法宝
11256000000002

第2章 怎样纠正孩子不利牙齿的生活习惯?

梁烈的妈妈:“我家烈烈刚生长出来的牙齿本来挺好看的,现在不知怎么,发现他的牙齿有些变形了,医生说现在不需要治疗,但要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可烈烈根本不把我们的话当回事,总趁大人不注意时,刷牙敷衍了事,还爱乱咬东西。怎么办啊?”

人的一生中,从6个月左右开始出乳牙,到3岁左右出齐,共20个;6岁左右乳牙渐次脱落,开始长出恒牙,直到12岁左右完成。在长新牙,或6-12岁乳牙和恒牙替换时期,牙齿会有些不适感,孩子会用舌头舔、咬东西等方法来弥合这种不适,这样就影响了牙齿的正常发育。

孩子的日常护牙不良习惯主要有:

1、睡前吃食:食物残留在口腔里可以形成某些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形成蛀洞。如果在晚上睡觉前吃糖,并且在吃糖后刷牙不彻底,则更加容易发生龋齿。

2、用舌舔牙或吐舌、咬舌、咬嘴唇:在乳牙松动期和恒牙萌出期,孩子大多喜欢用舌尖去舔或吐舌、咬舌、咬嘴唇,养成习惯后,被舔的牙齿受到外推力,时间久了呈现牙齿畸形。

3、咬指头或笔头:有些孩子喜欢咬手指,或将笔头用牙咬,结果使牙齿生长畸形。

4、剔牙。有些孩子看到大人有饭后剔牙的习惯,也模仿着拿牙签或铁丝剔牙,造成牙齿松动或牙缝拓宽。

5、不认真刷牙或刷牙方法不当,口腔残留物清洗不净,容易发生蛀牙龋齿。

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注意保护口腔卫生呢?

1、加强教育,让孩子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让孩子了解长牙换牙是自然规律,不要恐慌,再让孩子了解起码的护牙知识,但一味地对孩子说“不”是行不通的,还应该将知识融入故事等孩子感兴趣的内容中,让孩子乐于接受。

2、当孩子不听教导时,让他们适当接受一下反面教育也是可以的,比如带他去医院的口腔科,听听医生的教导,让他亲眼看看别人没保护好牙齿要经历的苦痛,或让他看看牙齿被蛀后的样子,这样他心有余悸,自然会认真对待。但家长不能过于对孩子危言耸听,避免孩子害怕,这样在他真正牙疼的时候也不敢向家长说。

当孩子的牙齿出现不正常的现象时,家长要引起重视,及早就医。总之,孩子换出一口整齐的牙齿以及保护好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爸爸妈妈需要多花点心思,多点关心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