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幼师告诉您的140个育儿法宝
11256000000133

第133章 如何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

刘女士:“孩子的老师告诉我说,孩子在班上非常不守纪律,学习做操总迟到,上课时爱说话、做小动作。其实这孩子在家里也是一样的,吃饭的时候要看动画片,睡觉时要玩游戏,想怎样就要怎样。真是烦死了。”

孩子的纪律意识差,主要表现在小班的幼儿身上。他们刚入园,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要遵守许多纪律,但许多幼儿还没有产生纪律意识。他们想上厕所、想喝水、想玩,都是一窝蜂样乱挤,是因为这时候幼儿园的各种纪律要求,对于他来说,都是桎梏,严格限制了他的自由,孩子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言行,不会考虑他人。

怎样才能让这些无所顾忌的孩子产生纪律观念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教育。

1、让孩子清楚地了解他们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如上课不能乱动,可孩子未必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家长还要告诉孩子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2、体谅孩子。要知道这么小的无拘无束的孩子进了幼儿园后,一切要听从老师指挥,连尿尿这样的事都要向老师报告,孩子是一下子很难适应的。孩子也喜欢凑热闹,别的孩子去做什么,即使他并不急着需要,他也会挤着去,因为他的目标和乐趣是去“挤”的。所以当孩子做出大人不理解的事时,家长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然后再去教育孩子错在哪里,错的后果。

3、认清纪律的含义,不能刻板地严格要求孩子。我们平常意义上的纪律的“典型形象”,就是比较听老师的话,很安静地坐在那儿,不活动。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家长应该循序渐进地教育孩子逐步认识并遵守这些行为准则,而不是一蹴而就。有的家长带孩子在小区玩,往往要求孩子“不要跑!”“不许动!”当孩子没有按照家长的要求做,家长就批评指责。其实家长可以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你去散步,孩子像个机器人一样被你牵着去散步,你让他坐就坐,让他答就答,太守纪律了,没有一点活泼生气,你的心里该怎么想?

4、鼓励为主,奖惩分明。与孩子共同制定作息时间,当孩子达到一定的纪律要求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当孩子做作业到一半坚持不下去时,可以鼓励他:“你真了不起,已经做了这么多啊!再坚持下去,马上就快做完了。”孩子到了睡觉时间还要玩,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孩子最乖了,玩具也该睡觉了,咱不打扰它们,好吗?”如果孩子违反了纪律要求,家长也要适当采取处罚措施,让孩子认识到纪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