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真经:上班族的理财之道
11255800000008

第8章 根据养老金制订理财方案

上班族最可靠的养老金积累来源当然是工资所得。在进行工资积累的同时,最好也进行一些科学投资,如基金、债券等。假如货币市场基金按平均年收益率2%预测,如果每月定期定额投资1500元,30年之后便可收到本利70多万元。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上班族未能做到科学投资,退休之前虽然拥有了房产,但没准备足够的养老金。这类人群该如何理财呢?下面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赵女士与丈夫同在一家公司工作,眼看要到退休年龄。两人每月总收入大约4000元,都上了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和养老保险。儿子结婚之后,赵女士拥有一套价值50万元的房子以及3万元存款。

尽管赵女士夫妻两人都有退休养老金,但这笔钱相对于上班时的收入要少得多。一旦退休,生活水平必然下降。假定赵女士与丈夫退休后还能生活25年,要想保持现在的生活水平,至少存在10多万元的养老金缺口。由于没有购买商业保险,只能享受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最后听从理财专家的建议,赵女士制订了这样的理财方案:将3万元存款分成三部分,其中1万元作为保本基金,以备不时之需;5000元作为日常生活费用;1.5万元进行投资。此外,退休前家庭每年的净收入为2万多元,也作为投资资金。

出于安全考虑,赵女士选择了债券,因为债券是一种固定收益类的理财工具,只要操作适当,即可获得较高的差价收入。此外,赵女士打算卖掉市区的房子,再花30万元到郊区买一套。由于郊区空气质量好,生活节奏相对较慢,所以既有利于身体健康,又有20万元余款,完全弥补了养老金不足的缺口,晚年生活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无论采取哪种理财方式,上班族要想晚年生活得到保障,必须要计算每月应储备的养老金与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

1.每月应储备的养老金

自2006年1月1日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降低为8%,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每个月所缴的养老费用=每月工资×8%。工资包括级别工资、工龄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各种津贴和补贴、过节费、交通费、洗理费、书报费、奖金、伙食补助、住房、租房补贴以及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住房基金、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房屋水电费等。

2.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

假如1998年以前缴满了10年的社保养老费,或者1998年以后缴满15年的社保养老费,就可以在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

根据我国的社保养老制度,以1992~1998年期间参加工作的上班族为例,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包括三部分,即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其中过渡性养老金要依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进行计算,数额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前二者的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20%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120

为了帮助上班族更好地掌握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再举例加以说明。假如某人每年缴2000元的社保养老金,共缴25年,那么个人账户累积为5万元。假如他领取养老金时当地上年的平均工资为2500元,那么他每月领的养老金=2500×20%+50000÷120=916.7元。

按照上面的方法,上班族可以计算出10年、20年或30年以后,退休时每个月能有多少退休金,从而制订出科学合理的理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