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优素福·伊本·阿尤布,原是出身于库尔德族的一位叙利亚军官,曾随叔父多次远征埃及,1169年成为驻埃及的军事长官和行政大臣:1171年,在近卫军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阿拉伯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阿迪德,自立为苏丹,在埃及建立了阿尤布王朝。他笃信******教,为了宗教事业,对十字军进行了长期的圣战。
1187年的海延会战中,他采取围困和分割歼灭战法,一举歼灭十字军约两万人,随后进占耶路撒冷,灭亡了十字军东侵后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国,彻底挫败了十字军想长期奴役近中东人民的企图,为阿拉伯反抗外来侵略做出了重大贡献。
十字军东侵,是指两欧封建主、大商人和罗马天主教会对地中海东岸诸国,主要是对******教国家发动的军事远征。他们在反对异教、维护基督教的宗教旗帜掩护下,进行着劫掠财富和侵夺领土的勾当。由于参加出征的人都在衣服上缝有红十字作标记,故称十字军。从1096年到1270年,十字军先后东侵8次。
十字军的第一次东侵,开始于1096年,经过3年征战,于1099年7月攻占耶路撒冷。接着,他们按欧洲封建国家的模式,在地中海沿岸所占地区,建立起几个封建国家,其中主要是耶路撒冷王国,还有附属于它的安条克公国、的黎渡里伯国和埃德萨伯国。这些国家一经建立,十字军就肆无忌惮,更加横征暴敛,使得当地人民深受压迫和剥削,被迫起来反抗。
萨拉丁登上埃及苏丹宝座时,十字军国家的政局早已开始动荡。1147年-1149年的第二次十字军东侵,没有达到目的而以失败告终。尽管罗马教皇又批准组建了各种骑士团,不断将他们派来东方四国,以加强军事控制,但历经几十年****后,******国家也已开始联合,逐步夺回被十字军侵占的领土。因此,基督教徒和伊新兰教徒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也随之日益发展。1187年的海廷会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1186年末,耶路撒冷王国的一个军事首领理纳德,又一次劫掠了从开罗到大马士革的埃及商队。萨拉丁向耶路撒冷国王提出强烈抗议,要求立即释放埃及商人和归还所劫货物。但理纳德置之不理,并狂妄地宣称:“在我的堡垒里,我理纳德是主人,可以为所欲为。萨拉丁要东西嘛,到穆罕默德那里去取吧!”萨拉丁听了这些狂言,怒不可遏,发誓要把理纳德这个无赖亲手杀掉,并宣布要同基督教徒们再进行一次圣战。
1187年6月,萨拉丁宣告发兵。他亲率轻骑兵数万人,于下旬从埃及出发,很快便包围了隶属于耶路撒冷王国的提比莱斯城。萨拉丁把目标选在此地,用意在于围城打援,他想把十字军的主力部队诱出耶路撒冷,以便在其进军途中予以歼灭。当时,提比莱斯的驻军首领是的黎波里伯爵夫人艾希发,而她的丈夫、伯爵本人雷蒙德,正好留在耶路撒冷城中。艾希发自知不是萨拉丁的对手,火速派人向国王求救。国王乔弗利立即召开大臣会议,商讨对策。会上出现了两种意见:以雷蒙德为首的一部分大臣认为,应当按兵不动,以免中了萨拉丁的圈套;以理纳德为首的另一部分大臣,极力主张发兵赴援,并痛斥雷蒙德为奸贼,连自己的家室也不顾。国王倾向理纳德等人的意见,立即调兵遣将,下令各军向希弗里亚集中。久未作战的十字军,仍然骑士精神十足,听到出发打仗的消息,以为又有发财机会,无不欢欣鼓舞,个个喊着“快救伯爵夫人”的口号,迅速奔向集结地点。
王国的军队很快集中起来了,总计约有骑士1200名,本地轻骑兵2000名,步兵约1万名。就在即将出发的前夜,雷蒙德再一次向国王建议,不要涉险行军,不要匆忙赴救,而应坐待战事发展,以求应付良策。他深恐大军行进于茫茫沙海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危险。国王听了雷蒙德的分析,决定暂停进军。可是,第二天中午,理纳德的同伙吉纳德又乘机再进谗言,国王随即又改变主意,决定按原计划行动,并今雷蒙德率领前卫部队先行开路。
7月3日拂晓,十字军从希弗里亚出发,向东南开进。他们很快进入了杰贝尔屠南山区,开始感到供应不便。这个地方离提比莱斯城还有很长的路程,前面又多是杂乱的石砾和干旱的沙漠,基本上没有草木,没有鸟兽,更没有可供大批人畜饮用的水源,几乎就是死亡之地。就在这种地形上行军,一贯骄纵的十字军,仍然大摇大摆,慢吞吞地推进,俨然是凯旋之师,还不时地为饮水不足发脾气,埋怨先行部队没有为他们准备好宿营的条件,这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向死亡逼近。
萨拉丁得到十字军出征的消息,高兴得大声欢呼,一再“感谢万能的真主”,认为是“天从人愿”。他立即派出一支轻骑兵,利用地形熟悉的条件,间道前去骚扰十字军,使其惊魂不定。同时,命令主力部队绕开敌人的前卫,突然靠近和攻击敌人国王统率的主力。他安排部队携带充分的给养,特别是足够的饮水,采取先围后打战法,力争在沙漠之中困死敌人。
十字军开路先锋雷蒙德,已感到无法止常行进,因为部队不时遭到回教徒的袭击,而干渴的折磨更使人心神不宁。他回马飞奔到国王面前,催促国王指挥主力部队快速前进,并警告说:“如果不尽快抵达前面河谷,就会得不到饮水,将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但是,他的警告没有作用,因为开始意识到前途艰险的国王,这时已经做不到这一点了。
由于埃及军队的骚扰,十字军的行军速度更加迟缓了,而且后卫部队被埃军弓箭手挡住了进路,已经跟不上来了。为了等待后卫靠拢,国王被迫停留下来,在一个村落的废墟上暂过一夜。第二天,十字军走走停停,艰难地向前移动,最后到达了海廷村。海廷村是坐落在海廷山脚下的一个小小村落。爬上了山坡斜面的主力部队,大多数人一整天滴水未进,个个喉干舌燥,精疲力竭,无法继续前进,眼看天色快黑,国王只好下令在此露营。然而,疲劳加干渴,苦苦地折磨着人们,士兵们哪里能够入睡。更何况敌军还不时地前来袭扰。
而萨拉丁这时已经做好圈套,准备下手了。第二天上午,他的70匹骆驼运来大量箭矢,补充了骑马弓箭手的作战物资。但他仍然围而不攻,挡而不冲,避免迎战,只是充分发挥弓箭手的远距离杀伤作用,力求消耗敌人的战斗力量。十字军的勇将雷蒙德为了摆脱困境,率领着前卫继续前进,可国王却无法开动了。为了减少伤亡,对付埃及人的袭击,国王把步兵调到中央,命令骑士向萨拉丁的弓箭手冲杀。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因为队伍一动,立即发生混乱,步兵在一片恐怖声中纷纷向海廷山上爬去。国王立即把随身携带的护身符——“真十字架”高高竖起,希望给慌乱的士兵一个精神支柱。这一手果然起了暂时的作用,对基督教十分虔诚的步兵、骑士和弓箭手们,立即围在“真十字架”周围,局面趋于好转。可是好景不长,后卫部队这时又如惊弓之鸟,慌慌张张地拥挤上来,秩序比刚才更加混乱了。没过多久,雷蒙德的前卫部队也被埃及人赶了回来。这样,乔弗利国王统率的十字军近两万人,便完全猬集到了海廷山岗及斜坡边上,被******教徒们紧紧包围着。
一场空前的大血战开始了。回教徒们身强力壮,经过充分休息,更加精神振奋。他们先用箭射,而后举起弯刀,奔上山来砍杀。十字军骑士虽然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无奈饥渴过度,体力不支,哪里是埃及士兵的对手!更何况许多人早已魂飞魄散,斗志全消,只是呆呆地举着手中武器,向“真十字架”祈祷,渴望出现奇迹,把他们从死亡中拯救出来。奇迹始终没有出现。国王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又命雷蒙德率领一支骑士部队去拼杀,希望杀开一条血路使十字军突出重围。
雷蒙德果是骁将,他的骑士也个个如狼似虎,凶猛异常,跟着他拼命向外冲杀。也许出于怜惜,也许知道其余部队根本无力突围,萨拉丁的侄子阿马尔,下令士兵放开一条生路,放走了雷蒙德一行人。然而,回教徒遍地都是,这些冲杀出去的十字军,没有多久又被包围起来了。只有雷蒙德本人,终于率领着少数骑士突围而去。
被困在海廷山上的十字军,一个个苟延残喘,绝望地坐以待毙。萨拉丁只令士兵围而不攻,同时在四周点起火来。干渴的折磨和只能等死的处境,终于迫使十字军选择了投降之路。最后,“真十字架”倒下来了!国王的帐幕也倒下来了!国王乔弗利,他的弟弟阿奈特亲王,神庙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的首领,以及包括所有将领在内的残存十字军,统统成了萨拉丁的俘虏。
会战结束了。萨拉丁在自己的帐幕里接见了几个特珠的高级俘虏,除了对罪魁祸首理纳德宣布严惩并当场处死之外,对其他人一律予以宽容,并声言决不杀害一个国家的国王。随后不久,提比莱斯守军开城投降。萨拉丁很钦佩固守城池的伯爵夫人,对她格外施恩,准她自由地返回的黎波里,去同丈夫雷蒙德伯爵团聚。不过,由于忧愤过度,雷蒙德伯爵不久便死了。
海廷山惨败和国王被俘的消息,震撼了整个耶路撒冷王国。萨拉丁乘胜进军,于9月20日兵临耶路撒冷城下。为使圣城免遭破坏,他希望不动干戈,争取城里的十字军和平投降,因此,仍然采取围而不打的政策。起初,守城的十字军不肯就范,但终于抗不过大势已去的危局,熬不过饥饿的威胁,最后还是主动请降。
萨拉丁没有按照传统的做法把投降者一律当做奴隶,然后拿去拍卖,而是提出了用金钱赎回自由的条件:每个男子只要交纳10块金子即可获得自由,两个妇女和10个儿童折做一个男子计算;没有黄金的穷人(估计可能约7000人),只要凑足3万拜占庭铜币,就可获得自由。十字军欣然接受了这个和平条件,并于10月2日签订了降约。当天,萨拉丁率军入城。
萨拉丁进城后,严禁埃及军队扰乱秩序,命令开放耶路撒冷市场,以便让市民出售物品,筹钱赎买自由。但是几天过后,仍有几千穷人交不出赎身钱。于是,萨拉丁的弟弟赛弗,第一个请求萨拉丁让他从穷人中挑选1000人做他的奴隶,萨拉丁允许了他的请求。赛弗挑足人选之后,马上就把他们释放了。接着,大主教也以同样的方式释放了另外1000人。最后,萨拉了对大家说:现在该轮到我了。
他派人分赴耶路撒冷的各条街道,向过路人通报:埃及苏丹宣布,所有交不起赎金的人,从现在开始,都可以自由地离开圣城!消息迅速传开,一批又一批的穷人很快上路。他们通过圣拉查鲁斯门,愉快地走出了圣城。直到太阳落山,人流方才终止。萨拉丁这个壮举,如果与1099年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时屠杀7万平民的事实相比较,真正是一个在天之上,一个在地之下了!正因为如此,萨拉丁打败十字军的战争,灭亡耶路撒冷王国,不仅为阿拉伯人民所赞扬,也为世界人民所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