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大众快乐处方
11251300000018

第18章 寿向乐中寻(3)

生活固然不能没有紧张的节奏,但老是一味紧张,只会弄得神经衰弱,疲惫不堪。幽默可以化紧张为松弛,它是人类生活极好的精神调节剂。

精神上的愉快效果,是任何物质享受和药物疗疾所无法取代的。有人说:乐天性格是一个人终生受用不尽的内源财富。

许多人都曾感受过:人在患病长期休养时,难免烦恼和忧愁。若此时亲朋好友前来探望,说上几句幽默的劝慰话,叙叙往日的乐事、趣事,无疑可以帮助病人排除消极情绪。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不论任何年纪的人,幽默感都可以帮他减轻病痛。

研究现代人心理状态的一些英国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如果一天笑上十分钟,则晚上睡觉安稳,白天精力充沛,头脑清醒。因此,英国心理学家建议:每种出版物都应辟有一个幽默角,每天晚上的电视节目中播放笑话不应少于30分钟……这样将对人们的健康大有益处。

学会幽默,要允许旁人开自己的玩笑,要懂得自嘲、解嘲。这也是学习幽默的一种途径。幽默了才能放松,放松了才可以从容,从容了才好潇洒自如。

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人们生活在快节奏、大信息量的环境中,这必然会使人的大脑容易疲劳,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中需要有更多的笑、更多的幽默,以调剂精神和保持心态平衡。幽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真如那位老翁所言,真如游泳者需要救生圈那样。

生活需要幽默。幽默可以消愁、祛郁、化怨、解仇……愿君与幽默结伴。

国外兴起幽默潮

我们完全可以断定:幽默犹如灵丹妙药,能消除疲劳,松弛肌体,平衡情绪,增进健康……因此,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兴起了幽默健身活动。

美国的幽默俱乐部最多,那里还有专为病人设计的幽默诊所。如美国堪萨斯城北部有个幽默诊所,一半工作人员是善于言谈、颇具感染力的幽默大师。那里还有喜剧电影,幽默故事磁带、电视录像和图书等,病人在医护人员精心看护下,辅以少量药物和手术治疗,均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美国健康学家专门创办了一种杂志,取名《疯狂》,被西欧一些国家的评论者评为世界最佳幽默杂志。它刊载的文章幽默风趣,文章中挖苦的社会时弊很快成为在美国公民中流传的笑料。人们在操劳之余,常常被《疯狂》中那些滑稽而并不庸俗的幽默话语逗得开怀大笑。近年,美国爱达荷州的波卡特洛市又恢复了该市340年前通过的一项法令,即市内所有的人均不得愁眉苦脸或拉长面孔,违者要受到罚款,以此来强制人们驱散脸上的乌云,鼓励人们以乐观的态度应付逆境。所以该市人人面带笑容,肌肉放松,被誉为“微笑之都”。

英国有“幽默空间”,伦敦米埃特大街上的幽默俱乐部全天候向公众开放。在那里,每个职业或业余幽默表演者的才华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社会学家认为:俱乐部帮助了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人恢复了清醒和理智。

法国有“笑的联盟”,每年举行各种以笑为主题的比赛,很吸引人。法国除了有幽默协会外,在各大城市里都设有笑的影剧院。

保加利亚的卡布洛沃市,素有“笑城”之称,它是世界上有名的“幽默中心”。该中心包括一个图书馆、一座剧场、一个公园和一幢第一流的旅馆。图书馆内收藏有2万多种世界著名的幽默作品和照片。

南斯拉夫的幽默协会,由医学博士创办,它规定了参加者每天发笑的次数,人人都要达标。

日本则创办了“笑学校”和笑的“疗养院”,用笑来为病人治病。一位日本医生利用笑声治疗癌症和其他病,他将笑声和优美动听的谈话录下来让病人听,通过潜意识驱解患者的病灶和提高人的免疫力。他的研究表明:笑可以明显地促使消除癌症的细胞活跃起来。病人在听长达30分钟的录音时,想象体内的健康细胞正在吞噬病变细胞,这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在印度,当东方破晓,晨曦初露,一群男男女女就开始向孟买市中心附近的场地聚集。他们首先伸展双手,举过头顶,接着开始微笑,继之转为咯咯地笑。稍后,咯咯地笑转为低声暗笑,片刻过后,便放声大笑……孟买现有大笑健康俱乐部50多个,不难想象,笑声已在这个城市四处飘荡。

至乐从文寿且康

一个意外的惊喜是:人类学家已把编辑、记者列为可使人长寿的职业中。这是由于采访写作是一项有益于脑力劳动,也是一项锻炼人的意志和毅力,增加生活情趣的活动,它不但使人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而且使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一个普遍的观点是: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脑运动。从事新闻职业的人,广泛的接触社会人群,从实地采访到坐下来“爬格子”写成文字稿,这两项运动几乎是同步进行的。

纽约的心理疗法医生艾维·赫尔斯汀认为:“笔迹是思维的轨迹。”因为人在握笔写字时,思维被无意识地输送到手指尖上。通过笔者的研究也表明:书写是大脑在纸上的思维跃动,是心灵的舞蹈。每一个跃然纸上的文字,都是大脑思维的外在显化。象形文字的汉字归大脑右半球分管,右脑同时也是人的快感中枢所在。从大脑两个半球分工可知:艺术、沉思、创意、想象属于右半球功能,所以,写作不是苦差事,是快乐的体验。

笔者的一位文友,在谈到自己的写作感受时说过这句话:我写作,等于是写给全人类的情书。言下之意,他对写作充满了爱意,把“爬格子”植根于爱的土壤。更有一位文人老兄幽默地道出:笔杆,是我的罂粟。每每通过笔杆把它们“释放”出来,便有一种快乐已极的感觉从我心坎深处汩汩地流出来……而快乐犹如江河,奔流不息。

现代社会是脑、笔、手的结合——用脑来策划社会的进步,用笔来表达对是非的判断,用手来塑造美好的明天。新闻从业人员是脑、笔、手结合并用的典型职业者,是受人尊重的无冕之王。

威廉·卡尔文在《大脑如何思维》一书中写道:“新闻记者们常用的提问内容是:‘谁——什么——哪里——何时——为何——如何——’这对于探索智力的奥秘是一种有用的策略,这可以避开不成熟的定义。”书作者把新闻写作的5个W,用于智力的研究上,这是一个创意。

一个善于运用自己的头脑、思维奇异的人,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也是一个最懂得生活和获得快乐的人。笔者坚信,新闻界的从业人员的健康优势,在于每天从事的是一种心智锻炼运动,在于有奇异的思维——动态思维。动态思维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善于在快乐中生活,须知,快乐者是不会生病的。

读书至乐亦养生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我素有以读书为乐的习惯,现已退休6年,仍乐此不疲。

我读书之多,虽不敢说“学富五车”,但几千本总是有的,既有古典名著,也有当今畅销书,既有神话小说,也有科普读物。然而,我爱读的还是活化大脑功能方面的书籍,如《伊甸园的飞龙》、《第四意识》、《关于思维科学》、《脑内决策》……此类书不是通读一遍,而是爱不释手,反复研读。

养生之道,首推养神,因为神的安乱与否,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内经》上说:“聚精会神是养生大法。”

中国古代养生家认为,书卷乃养生第一妙物。人的衰老,首先是脑的衰老,大脑用则进,不用则退。读书相当于大脑的运动操,可使脑机能得到锻炼。只要大脑功能健全,人就可以延年益寿。

书本原是人类思想的结晶,也是启发人类思想的母胎。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净化心灵,提高道德修养。好书是健身强心的上乘补品,是使人思维保持敏捷、心态保持平衡的万灵良药。正如一位外国作家所说:“有一种非医药性的延年益寿的简单技术,这就是读‘书’。”

关于读书养神之道,我总结出“无乐不读书”的妙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后者是指其中乐趣。我感悟到,在快乐的情绪中读书,又从读书中获得快乐。以乐得乐,乐法益神,神乐体安,何病之有?

为传播读书养神之道,我曾出版过一本《读书与健康》的小册子,向周围的人们普及这方面知识,以便与更多的书友分享读书养神之乐,使大家身心更加健康。

读书最是补神功

养生之道,首推养神。养神之妙,当属读书。读书悦心,可以延年。

妙用为神。好学不倦之人勤用大脑,使“元神之府”衰退现象缓慢。而人的衰老,首先是脑的衰老。而大脑用则进,不用则退。因此,勤学的老人虽年逾古稀仍思维清晰,综合分析能力不退。

元神本好清静,无奈人之思虑偏好动作,时常以扰之,故不能清静,朝伤暮损,渐磨渐亏,元神一衰而百病相攻,无常至矣。

取乐琴书,颐养神性。观书释理,可以养心。人在读书之时,能够心神集中,心不外驰。神聚则身健,神耗则气散,神是生命之本。安心养神为历代养生家所提倡。

安心养神在清静。静,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指身态之静,二指心态之静。由于身态之静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所以仍然属于以动养生范畴。本文所说的“静”是二种兼而有之,即身态与心态之共静。

“身欲动,心欲静。”这是中华养生的一个根本原理。因为,惟有静其心,然后才能平其气;惟有平其气,然后才能固其精;惟有固其精,然后才能凝其神。以静养生,精气神三宝合则为“一心”。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读书益动,心乐体安。人在读书之中,能够心神集中,精诚专一,一切杂念、愁苦、病痛容易随之驱散、消尽,如同心理疗法:“安定病人心,疾病去七分。”

要想长久地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态,非智者所不能。学识丰富的智者对宇宙人生洞悉得十分透彻,任何外在的环境和人、物都不能搅扰他们那深邃而宁静的心。

从养生学角度来讲,好学不倦之人,远离酒、色、财、气,不粘染恶习,无不良习惯,洁身自爱,就可避免因不良习性引起的疾病。加上好学不倦,读书明理,胸襟开阔,处事从容,心地善良,仁者则寿长。

腹有诗书神自华。读书人有其内:在于心神守舍,心灵净化;有其外,看上去神态有光彩照人之感。这是由于境由心造,貌随心改之致。

现代医学证实:读书确是有益的健脑防老活动。因为读书时,视觉、听觉和其他感觉器官积极参与,脑内血液循环较好,有助于防止脑细胞衰老。所以传统又有“常用脑,可防老”之说。

直觉思维养生法

直觉思维是一种心智现象,它不仅在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阶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是人生命活动、健身防病的重要保证。想象疗法即是起到思维给药、诸恙悉除的作用。

人的大脑可分为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等四个功能区。在通常情况下,人们运用前三个功能区的机会较多,而运用想象区过少。人的想象中枢在大脑右半球,人在想象时能够消弱大脑右半球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研究人员发现:对未来的美好想象,不仅可以促进人们奋发有为,而且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有些患有情绪方面疾病的人,在接受医生“对未来作美好幻想”的告诫后,病情逐渐好转,甚至完全恢复了健康。

研究显示:富有感情的美好想象,对心率、血压和呼吸都会产生好的效果。轻松的想象,可以帮助人们解除由于精神紧张而引起的疾病。一些心理学家把“想象”列人治疗方案,结果发现:当病人进行美好的想象时,体内免疫机能即得到改善。

想象养生,即是利用各种不同的观想来达到调节精神、愉悦身心的目的。如观想蓝蓝的大海,常会有一种宁静、宽广的感觉。观想星空,就会有一种浪漫、静谧的感觉……观想不同的内容,对身心的调节也有不同的作用。

记住,要尽可能唤醒你的各种知觉。“如果你所想象的心像模糊不清,那也无妨。重要的是借着集中你所有细微的知觉——声音、抚触,甚至味觉——在某个综合意象上,而使心思平静下来。”波士顿新英格兰妇女慈善会医院行为医学科的指导员玛格丽特·爱妮思解释说:“仔细欣赏并接受你所体验到的——别担心下一波浪潮会有多大。”整个创意想象的过程可能耗时数分钟或半小时。

美好的想象会促使脑功能活跃。奥地利化学家米歇尔·尤吉努·舒普雷尔指出:“人们如果在头脑中描绘出一幅与现实相同的画面,大脑就会向全身发出适应这幅图画的指令,包括让肌肉僵直、使激素分泌等控制身体的所有指令。”也就是说,眼前没有的东西,如果你去想象它,而且仅仅是想象,大脑就会作出反应,使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它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在想象过程中,想象者脑内的各种细胞会以新的方式联系起来。同时,大脑对肌体外围部分也起着调节作用,改变着外围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所谓“念动”就是凭借“意会”的想象动作,使之能出现微弱的实际运动反应。

英国曼彻斯特都会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对研究对象的分组调查实验发现,只凭想象在脑中进行模拟运动,也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分组实验中,仅凭想象力做运动锻炼的一组,其力量的增加竟达到进行实际运动锻炼一组的一半。研究人员认为:在脑海中做想象运动,肌肉也会有生理反应。因为大脑运动皮层并不知道身体是真在运动还是想象中在运动的区别。

想象养生的特点是鼓励人们运用想象力,通过默想或绘画等形式,来调动人体内部的自愈能力和抗病能力,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吃喝玩乐巧养生

有句口头禅:吃喝玩乐。从某种意义上说,吃、喝、玩是因,乐才是果。人类的一切活动,最终的目的无非是乐。

乐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根本标志。如果说吃喝具有生物学意义,玩与乐则是属于灵性的。究其原因,显然与人的大智慧有关。

“吃喝玩乐”说起来简单,其实并不简单。

吴欢在《论吃喝玩乐》一文中写道:“古人有云:‘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又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弹琴学字可以养脑,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经验之谈,至理名言。”

明代名医龚延贤活到92岁,他写的一首《摄养诗》,是根据多年从医治病、保健养生的实践归纳出的一套有关“吃喝玩乐”的规律。诗的全文如下:“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休兼味,酒过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这首诗告诉人们:“吃喝玩乐”这四个字是每个人终其一生在做的“大文章”,只不过岁片给每个人判的分数不同罢了。“吃喝玩乐”切不可小看,这四个字是保证人类身心健康的配套工程。

“吃喝玩乐”并非漫无章法地可以胡来下去。任何游戏都有规则,须适可而止,且不可过头。为此,先贤早有训示:“酒足以狂智士,色足以杀壮士,利足以疯素士,名足以绊高士。”这些都是不刃而杀人的典型例证,我等今人须时时记在心上。

就玩而言,也应玩出水平。已经是经济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的于光远,早在几年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还号称要成为一名“大玩学家”。

玩是人生的根本需要之一,人生不仅需要艰苦奋斗和严肃,还要轻松、愉快,这是于老大力提倡“玩学”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