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民道德规范读本
11248900000026

第26章 服务群众

一、什么是服务群众

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就是说,任何人要生存、要发展、要工作、要劳动,首先总是要接受社会和其他人提供的大量服务;同时,任何一位从业者也总是在自己本职的岗位上通过自己具体的工作、劳动,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所以,服务群众是社会全体从业者通过互相服务来达到社会发展,共同幸福。服务群众是一种现实的生活方式,也是职业道德要求的一个基本内容。

二、为什么要遵循和坚持服务群众的规范

首先,服务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的具体体现。大家知道,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我们的一切都是人民群众给予的,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无论是过去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人民群众。所以,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服务于人民群众,这既是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的根本宗旨,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

其次,服务群众是每一个从业者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每一个从业者来说,既有权利享受他人提供的服务,同时,也承担着为他人提供服务的义务。服务者与被服务者都是平等的。这些年来,我国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许多为群众服务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尊敬。徐虎风雨无阻,为群众排忧解难,修理水电故障;李素丽在十米车厢、三尺票台的岗位上,真情为他人;

吴天祥急群众之所急,把家庭电话向全区居民公开,方便群众;徐州“下水道四班”、连云港“雷锋车”的模范事迹等等,都是我们每个公民学习的榜样。

三、怎样才能做到服务群众

第一,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心中时时要有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想问题,做事情,要看一看是否符合群众的利益,看一看群众是否高兴和满意。焦裕禄就是一个被人民群众称为“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的好干部。一个人如果心里没有群众,只有他自己和他的领导,这样的人怎么能服务群众呢?要充分尊重群众。要尊重群众的人格和尊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没有人民群众的创造,就没有我们辉煌的事业;没有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没有我们正在从事的职业活动。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群众是我们的生活之源。要看到没有群众的支持,我们什么事也办不成。所以,我们只能热情为群众服务。有的干部特别是近几年新提拔的个别干部,年龄不大,也没有多少工作经验,却自以为比群众高明,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看不起群众,动辄教训群众。有些服务人员,对服务对象挑剔蛮横,出言不逊,连起码的礼貌都不讲。这些都是违背了服务群众这一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第二,每个从业者必须自觉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以发挥本职业和岗位的职能作用。医生就是要治病救人,教师就要教书育人,公务员就要为前来办事的人提供服务,售货员就要耐心解答顾客提出的问题。

第三,必须严格遵守职业规则。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职业规则,职业劳动者不但要熟悉本职业的全部规则,还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并承担自己责任范围内的后果。如组织人事干部在选用提拔干部时,必须按照任人唯贤的制度选用提拔,如果他搞任人唯亲,则是背离了服务群众的本分,他就要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第四,必须保持与其他岗位间的有序合作。要达到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同时通过交换服务来服务自我,以谋取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幸福的目的,就必须与其他岗位间保持有序的合作,而不相互刁难,相互要挟。否则,就是失职,就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如触犯法律,还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五,服务群众,遇事要先为群众着想,先为群众打算,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为群众排忧解难。服务群众还不能仅仅满足于出满勤、干满点,出正品等,还应时时想到便利群众,为此,可能要牺牲一些休息时间,做一些超义务的服务。李素丽为了乘客方便,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了解沿途各站点情况,为老、弱、病、残、孕、外地人等不同乘客提供了方便。如她自己说:“辛苦我一个,方便众乘客。”正因为如此,她受到了乘客的热情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