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禁宫绾暒传
1124800000384

第384章 :得势(一)

“皇贵妃吉祥、慎贵妃吉祥、嬛妃娘娘吉祥。”朝圣宫正殿之内,以皇贵妃为首端身正坐与大殿之上,我与慎贵妃对面而坐。下首众妃嫔齐集问安。

这种感觉说不出的奇怪,仿佛又回到了后羿射日之前的时代。皇后被困于宁寿宫中,轩辕已正式下旨,由我三人暂代后宫主位之职。

而兰氏首当其冲成为后宫之内最显赫的女人,一朝一夕患得患失,短短的时日兰氏就登上了嵘端,果真令人唏嘘不已。

顺理成章,后宫自然分成了三派。以皇贵妃马首是瞻的一党人,靠拢慎贵妃凭借甄氏一族庇护的一党人,还有便是依附在我身后的一党人。

当然也不乏中立或者无心趟浑水的一些人,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其实我倒乐于见到这样的势头,毕竟越多股势力,越多纷争,后宫才能越安定,轩辕的江山也就越稳当。

倘若权利尽归一人手中,那么只怕轩辕也无法容忍此人长久的立于后宫之地,只怕这个能统揽后宫之人,也定能左右皇位的传承,这怕是哪一位君王都不愿看见的事罢!

“今日众位妹妹齐集朝圣宫正殿,无非是想知会大家一声,即日起就有本宫代替皇后娘娘,掌管珍制司、营造司以及后宫大大小小的事物,且会有慎贵妃、嬛妃一并协助本宫。除此,各宫主事的妹妹要肩负一个宫里大大小小的事物,若有越权之事,必先只会本宫商定。”

兰氏一派母仪天下的华贵气度,比起日前见到那样孱弱不堪的样子,简直天壤之别。美貌本就是后宫女子赖以生存的利器,更何况是如她这般美貌,且能屈能伸,收放自如的聪慧女子。

“不知两位妹妹可有什么话说?”兰氏问及我与慎贵妃,面庞凌起一股高姿态的镇压之势,却恰到好处的融进自己的伪善的笑里,让人挑不出错来。

明明兰氏如今也只有一十九岁,比起年过三十的慎贵妃,和已过二十岁的我来说,要年轻许多,可偏偏卖弄自己的身份口口声声唤我们妹妹。

我不知道慎贵妃听了作何感想,只觉得自己浑身发冷,汗毛更是根根分明的竖了起来。慎贵妃柔和的笑着,一如以往的谦卑:“娘娘已经言明扼要,臣妾并无异议。”

“那么嬛妃呢?”兰氏不依不饶,定要我开口复议才行。我知道她想当着众位妃嫔的面,盖过我的风头去,也无可厚非。

毕竟我有皇子依仗,而慎贵妃身后更有庞大的家族兵权支撑着,却偏偏她什么都没有。唯一能倚重的不过是皇上微不足道的宠爱。

然而也如我一早便明白的道理一般,是轩辕给的,他早晚也能收回去。

如此,兰氏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必然是重要的。

“绾暒也无异议,全凭皇贵妃做主。”我没有慎贵妃那般低柔垂目的柔和,也不如兰氏那么肆意的骄纵,只有不咸不淡的一股子韧劲儿,保持恰到好处的柔韧也就罢了。

兰氏淡然一笑,神情端和:“如此甚好。”

我打眼环视众人一圈,均是淡雅的衣色,清一色的银质饰物,偶尔有一两个嫔妃别着白玉簪之类的饰物,也是小巧而精致的,一点也不显得奢华抢眼。

唯独一人例外的让我有些诧异。

那边是一向柔顺的颐妃,她竟然绾了一个逐月髻,鬓边簪了一只银质的花簪子。那簪子上面五光十色耀目生辉的宝石星星点点,尽管是镶嵌在银质的饰物上,到底却是格外的奢华。且碎石围绕着一颗龙眼大小的圆润水滑的夜明珠,美的让人移不开目。

这反而让人觉得很诧异,若是旁人如此,到不难理解。可颐妃一向从简低调,也从不轻易得罪人,今日的举措显然是很突兀的。

自然,我能看见,兰氏又怎么会瞧不见?果然她瞧见了那银簪子,脸色马上阴沉下来。秀眉也蹙得更紧了些,很是不悦道:“皇太后不幸薨逝,作为妃嫔,理当守节。更何况,皇上已经下了旨,吩咐妃嫔衣着一律雅素,众位妹妹可知其事?”

“回皇贵妃娘娘的话,臣妾自然知悉。即便不是皇上的旨意,也有娘娘作为未免的表率,为皇太后尽尽守节的孝心,只怕是有人仗着自己的身份不同刻意出格。”

“定是以为背后有人撑腰,才不把孝义当回事……”玉贵嫔的眼神游离在我与颐溪之间,说的话尖酸刻薄也就罢了,偏偏连那神色都令人厌恶到想要呕吐。

看来玉贵嫔势必要站在兰氏这一边了。而她口中为颐溪撑腰之人,显然指的是我。

我以为颐溪会站出来说些什么,岂料她并无半点表情,茫然无所回应。兰氏见了她这样子,自然心生气恼,没好气道:“颐妃没听见本宫说什么?”

颐妃见兰氏直点了她来说,只轻巧的向前迈出一步,正停在殿下中央处:“臣妾愚钝,并未明白娘娘话里究竟何意,还请娘娘直言。”

兰氏不听也就罢了,这一听顿时脸色阴沉的不行。别说还是当真众位妃嫔的面儿,且今日还是兰氏以皇贵妃之尊首一次坐上了朝上宫内的凤辇。

玉贵嫔见势头不对,紧忙站出来道:“分明是颐妃佩戴了过于华丽的头饰,罔顾皇上的圣旨,对皇太后不敬,怎么这会儿倒是学会装傻了。莫非当在场的众位姐姐妹妹没长眼么?”

难得玉贵嫔站出来继续指责颐妃,众妃嫔也明白了始末。兰氏的脸色这才稍微缓和了些,犹自带着一丝宽和的笑意:“这话不错,颐妃可听明白了?”

“话是听见了不假,可臣妾不敢苟同。一样是银质地的头饰,何以玉贵嫔这般见不得颐溪这一根。倘若皇贵妃娘娘也作此想,不妨告知臣妾内里究竟是何不妥。”

颐溪昂着头,如一只桀骜不驯的孔雀,柔媚里颇带了些犀利,顶的皇贵妃一句话也说不出口。从我这个角度,方好能看见兰氏抽搐的眼角,心里得意面上却始终未露半分喜色。

“颐妃教而不善,肆意顶撞皇贵妃,娘娘,请治她逾越之罪,以儆效尤。”很多话,玉贵嫔自然知道皇贵妃不能开口,所以必要的代劳不过是攀附的手段罢了。

这一招对兰氏果然很受用,她居高临下故作大方道:“颐妃可知错么?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若颐妃知错并不再犯,本宫自然宽容不再追究。”

“颐溪自问与众姐妹没有不同,娘娘若是仗着皇贵妃高高在上的身份迫使臣妾低头,请恕臣妾不能屈从。皇贵妃只管惩治便是。”我倒是没看出来,颐溪骨子里竟然这般硬朗。可是看到了现在,我也无从体会,何以颐溪会这般抵触兰氏?

还是她故意做做戏码给旁人看呢?

“给本宫掌嘴。”兰氏轻柔的说道,如同呼一口气一般的容易。众妃嫔一下子慌了神,当众捆打妃嫔,恐怕是只有皇后才有的权利。区区一个皇贵妃,这样不留情愿的侮辱皇帝妃子,若是养成风气,恐怕日后人人自危。

慎贵妃眉心微跳,正欲开口劝说,却被皇贵妃噤了声:“其余人只管给本宫好好瞧瞧,教而不善、心存不敬者究竟适合下场。”

皇贵妃的话音刚落,忙有近身的内侍小程子走了过来。只道一声得罪,便“啪”的一记耳光狠狠摔在了颐溪脸上。

玉贵嫔露出了谄媚的喜色,下巴索性仰得更高了。眼尾的余光却是挑衅一般的向我投来,似乎这一切都是做给我看得。

颐溪不卑不亢,甚至没有用捂住红肿的面颊,只立在正殿之上和靖的与皇贵妃对视而望。“妹妹可知错么?”皇贵妃冷冷问道,手里不停的摆弄这手腕上的玉珠串子,眼尾精光似不经意的扫过我的面庞。

“颐溪并不知自己所犯和错,还请皇贵妃名言!”颐溪抵死不肯改口,皇贵妃倒也不动气了:“小程子,只管让颐妃明白明白。”

小程子似有一丝犹豫,但又不敢违背自己的主子,只弓着身道了声是。我再也看不下去了,起身俯首施礼:“请皇贵妃娘娘宽恕颐妃,毕竟当着这么多姐姐妹妹的面……”

“怎么嬛妃忘了么?如今皇上赐了你‘嬛’字为号,而并非‘善’字,在宫里什么话该说,什么事该管,想必你心里也是有数的。”

皇贵妃的话音刚落,小程子又卯足了力气,重重打在颐妃另一边粉嫩的面颊。颐妃一时没有站稳,整个人重重的摔倒在地上,我都能清晰的听见她的膝盖撞击青砖发出的闷响。顿时心头一惊,一股怒意窜上心头。

“皇贵妃此言差矣,无论皇上赐了哪一个字给我都好。见到不平之事,我便要管要揽着。颐溪不过是带了一根银质的夜明珠簪子,名贵是名贵了些,又哪里不素雅了。况且臣妾也瞧见了娘娘您手上的玉串子,也并不见得就是寻常的货色。”

“该教训的娘娘您也教训过了,到底颐溪也是十四皇子的生母,还请娘娘手下留情。”我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只引来兰氏更加的不满:“本宫的决定,什么时候轮到你区区一名妃子来质疑?你还当是你为皇贵妃的时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