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美德:一束鲜花
11243200000007

第7章 沙中学字

这是一个关于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的故事。欧阳修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那时候家里家境不好,日子过得异常艰苦,连基本的温饱都是问题。不过,欧阳修的母亲是一位有才气,声明大义的女子。她靠纺织维持家用。即便生活清苦,她也决心让孩子一定得上上学,读起书,将儿子培养成才。不过以她现在的境遇,是交不起私塾的学费的,于是,便自己亲自教儿子读书,认字。

这一年,欧阳修才四岁。母亲将欧阳修叫到自己跟前:“孩子,你长大了,不能再玩了,要开始读书、学习才是。”

小欧阳修歪着脑袋说:“娘,读书要用纸和笔,咱们家没有纸和笔呀!”

母亲笑了笑:“没有纸,就用沙子代替纸,没有笔,就用竹枝代替。总之,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有出息,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样,也才能对得起你死去的爹爹。”

说着,母亲拉着欧阳修到窗前,折下一根细竹枝。又在地上均匀地铺上了一层沙子。便开始教小欧阳修练字。母亲教给欧阳修的第一个字,便是“人”字。母亲用竹枝在沙上写了一撇一捺然后对自己的儿子说:“天地之间,以人为本。”

小欧阳修便学着妈妈很认真地在沙上写了个歪歪扭扭的“人”字。从那天开始,母亲成了小欧阳修的第一位老师,每天都会教他认字,写字,背文章,还会讲一些古代先贤的故事给他听,教他做人的道理。每天妈妈还像私塾里的老师一样给他布置任务。母亲一直鼓励着欧阳修。这座小屋里,经常可以听到朗朗读书声。

小欧阳修十分聪明,学什么都快,也记得很牢。时间一长,欧阳修就变得散漫了起来,骄傲的情绪让他每天只顾贪玩,不完成妈妈给他留的作业。母亲非常生气,将欧阳修喊到身边来。欧阳修原以为要被训一顿,谁料母亲一句话未说,只是安静地织着布。欧阳修不解地站在旁边看着。

过了一会,母亲终于停了下来。母亲拿来一把剪刀递到欧阳修的手中对他说:“现在,你把这匹布给剪了吧。”欧阳修一听,大惊,忙对母亲说:“娘,你好不容易织成的布为何要我将它剪毁?这样这布还怎么卖呀?我不能剪。”

母亲这才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既然能懂这好不容易织成的布剪了可惜,为什么不能懂你好不容易读到的书中断了也同样可惜呢?如果你不能将你学到的知识很好地积累和巩固,那你之前读的书就如同这布被剪了一样,会荒废,你还如何成才呢?”

母亲的话让欧阳修低下了头,惭愧地红了脸。

从此,欧阳修再也不贪玩了,每天更加发奋读书,不敢有一丝懈怠。直到他长大后,成名后,他都没改变勤奋读书的习惯。

越是艰苦的条件越能磨练出一个人的斗志和意志力。而如今,我们都有了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我们更不该懈怠了。每个人,都应该要从小养成不怕吃苦,不怕艰难的习惯。不是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他们的奋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