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进取心:穿越大海的海鸥
11242800000007

第7章 冒雪求学

北宋学者杨时,从小聪明好学,胸怀大志,后来他不负众望,考取了进士。但杨时不愿做官,只想专心研究学问,于是辞去官职,奔赴河南颍昌,拜当时的理学奠基人程颢为师,潜心做学问。

杨时40岁时,程颢死了。为了进一步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杨时和同学游酢一起到洛阳,拜访程颢的弟弟程颐,继续跟随同样是理学大家的程颐求学。

有一天,天气异常寒冷,眼看一场大雪即将来临。杨时与游酢在家研究问题时,遭遇到难点,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僵持不下,可总找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他们决定去老师程颐家请教。

杨时和游酢顶着寒风,艰难地走到老师家,正欲上前敲门,却隔窗望见程颐正在椅子上打瞌睡。他们知道老师因为治学辛苦,时常不定时小睡一段,以养精蓄锐。杨时就对游酢说:“我们不要打扰老师休息了,就在这里守候吧。”于是,杨时和游酢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等候程颐醒来。这时,天上已下起大雪,寒风更加刺骨了。

足足等了好几个小时,程颐才迷迷糊糊地从睡梦中醒来,见窗外下起了大雪,就披衣推开房门。这时,他才发现学生杨时和游酢站在门外,鹅毛大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而他们俩依旧没有一丝不耐烦。他们见程颐开门,立刻恭恭敬敬地向老师行礼,说明来意。程颐心疼地责备二人:“这么大的雪,你们怎么一直站在这里,可以把我喊醒,或者改天再来啊。”杨时说:“我们不忍心打扰您,又不甘心一无所获地回家去,所以站在门外等候。”程颐十分佩服两个孩子的毅力,更加用心教导他们。

尊师重道是古人一直推崇的美德。在知识日加深广和重要的今天,从师更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尊师重道,虚心求教,你才能获得丰硕的果实;只有不断地去实践它、体会它,这种美德才能成为你性格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